我以前同事賠五十萬.而且追回來不到1成,還要強制拿回來哦
同事就一直罵那專員...結果同事最後根本就不想理會那筆錢了

之前朋友一直來推銷基金之類的東西

但我問了他一堆東西它也都不太清楚,感覺我知道的還比他多

讓我越來越懷疑是不是考理專的題目全部都是是非題呢?

最後當然是沒跟他買,也會少跟他聯絡了.....

他還叫我介紹朋友給他做業績
西瓜弟弟
在國外連動債都是法人在買的...
全世界只有台灣.新加坡.香港賣連動債給一般投資人...
國內銀行真帶種...
燦坤卡號 36382479
Johnpeace wrote:
我媽投資中信的連動債...(恕刪)



那是澳洲聯邦銀行發行保證的利率型連動債
條件是10年期 到期保本(但若是中途要提前解約 就要看流動性及當下的債券價格)
連結的指數會跟美國聯準會的利率貼的很近(參考歷史數據)
若是聯準會利率沒有升息超過7% 每季都可以拿到7%左右的利息
基本上像這種條件的連動債 都算是較為安全的
若發行機構沒啥問題
每季都可以正常拿到利息(免稅) 且到期有保本 發行機構不想玩了 也會提前call回
台灣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就是台灣話所說的
人說不聽,鬼牽摳摳行


上次在新聞中看到一個很猛的現象
一個婦人被詐騙,跑去銀行要提領三百萬,行員警覺通知警局,恰巧有記者在旁,一同前去阻止婦人

哪知,婦人很堅決的認定前來的警察與記者才是要騙他錢的人,執意要把錢領出,以防戶頭被凍結!

一般所謂的保本型連動債,就是先以一零息債為基礎,到期時當然能拿回百分百本金。當然,這不包含所謂的違約風險。

再來所謂的連動債並不可怕,可怕是你搞不清礎狀況,就簽一堆。

還有人在說,連動債只有台港星再賣個人,其它地區只賣法人,我聽妳在屁。只要利率偏低的國家,都有人在買連動債。台幣這種利率,資金不外留,才有鬼。

最後,投資組合需依你的資產部位作配置,大家常說,理專不專業。你拿十萬去銀行,我問你理專能叫你買什麼。只有MF而已啊。如果,你只有五十萬,想請問你,再專業的理專有能力幫你配置嗎?

我就是理專,那一家? 全台灣開戶門檻最高的那家。當然是外銀。這行業卻實濫芋充數的很多,但不代表任何人能可以不負責任的亂罵。如果這社會,大家都不願對合約負責,或想事後反悔,想請問一切的後果,是由誰承擔。社會大眾。

最後,近一個月的市場雖然是跌得亂七八糟,但客戶從九月十五日入場到現在還有三成的獲利。這市場在獲利的人多的是。所以,大家多向市場的盈家看齊,而不是同輸家瞎起哄。



我也是雷曼受害著,那些理專 說難聽只是在騙錢,我們都知道銀行要付很大責任,

並不是賣這個商品 以後就不管,也不管目前好壞

我問過很多律師,拿出當初簽那些文件,,100個會說沒辦法,因為銀行當初在賣這個產品,

就已經請過相關律師看過,定出一堆文件給你簽名,白紙黑字,,

就算你有錄音證明是理專沒說,或是 沒告知,,或是 亂說,,沒什麼用,白紙黑字

在幾份文件中,包括風險評估,如果你是1 ,,但是商品是4 ,,也會補一張給你簽名,

就算在法官面前,也很難推拖是受到蠱惑 ,,畢竟已經設下很大圈套,很多防線,要告贏真的很難

理專有固定%抽成,只負責賣,,不負責後面虧損,也沒有任何通知客戶每個月虧 或 賺多少,要注意什麼

說難聽 比賣保險業爛100%, 至少理賠或是送保單會出現,真是吃人不吐骨頭


(當初我只想去定存,櫃台就call 理專出現,,開始鼓吹利息高 100%保本 比定存好....)

今年5月我想贖回,理專說 美國要降息,叫我忍幾個月看看,,結果就這樣,,也是要怪自己 耳根軟


報紙黑道去找上門.把理專打成重傷

我也是非常想 拿雞蛋去丟,也很想去買殺手去殺,,但是畢竟我不是壞人,我不想一輩子良心不安,只能認了






尤其是 單筆連動債基金

我個人一向不贊成親友買.

什麼固定6%. 8% 或幾% 配息.還保本.說沒風險.


我只問一句話 那麼好 銀行把錢統統去買連動債基金就好


為什麼那麼辛苦! 去做 3%. 4% 房貸. 賺這3%. 而6%不賺
.

更可怕的是連動其中一支 價位最差 .就以它計價...........太神了.............
Sato989 wrote:
一般所謂的保本型連動債,就是先以一零息債為基礎,到期時當然能拿回百分百本金。當然,這不包含所謂的違約風險。

再來所謂的連動債並不可怕,可怕是你搞不清礎狀況,就簽一堆。

還有人在說,連動債只有台港星再賣個人,其它地區只賣法人,我聽妳在屁。只要利率偏低的國家,都有人在買連動債。台幣這種利率,資金不外留,才有鬼。

最後,投資組合需依你的資產部位作配置,大家常說,理專不專業。你拿十萬去銀行,我問你理專能叫你買什麼。只有MF而已啊。如果,你只有五十萬,想請問你,再專業的理專有能力幫你配置嗎?

我就是理專,那一家? 全台灣開戶門檻最高的那家。當然是外銀。這行業卻實濫芋充數的很多,但不代表任何人能可以不負責任的亂罵。如果這社會,大家都不願對合約負責,或想事後反悔,想請問一切的後果,是由誰承擔。社會大眾。

最後,近一個月的市場雖然是跌得亂七八糟,但客戶從九月十五日入場到現在還有三成的獲利。這市場在獲利的人多的是。所以,大家多向市場的盈家看齊,而不是同輸家瞎起哄。


昨天晚上才聽到某一很紅的談話性節目 裏面有個來賓講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去當理專 去當Trader就好了"

的確 真正能看清楚市場的人何必去當理專給人家罵? 去交易室當交易員不是更好? 薪水又高 投資錯了頂多被老闆罵一罵就好了

現在的理專跟房屋仲介一樣 被罵的永遠比較多啦!

我覺得九月十五日入場到現在還獲利應該是很正常的吧? 您覺得是理專的功勞嗎? 如果您還在居功的話 我認為這種心態並不是很好喔~ 而且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或輸家 現在輸不代表就輸了

您說這市場在獲利的人多的是 我很好奇想聽聽是什麼樣的市場 投資組合又是什麼呢? 真的很好奇耶~
marklan wrote:
昨天晚上才聽到某一很...(恕刪)


投資門檻最高的理專?pb嗎?

理專和trader的工作分野還是不同的,
專業的理專除了投資建議以外,還要針對稅賦和資產配置作縝密的規劃,trader則是將重心放在交易本身。而且理專講長期績效,trader偏短期,兩者的risk也不太一樣

連動債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銀行是否有讓資訊不對稱的客戶承受太大的風險,產品本身是沒有好壞的

利率低的地方會推連動債沒錯,但是投資者也都會被告知這是高風險產品



最後就我所知,pb其實不見得都會大推連動債,對高資產淨值客戶來說,資產的保全遠比孳息重要,海外配置和賦稅等才是他們的重心

有錢人擔心的確實不太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