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gwie999 wrote:
最狠的是手上股票全部...(恕刪)
上者用別人的錢賺錢
中者用自己的錢賺錢
下者用自己的錢幫別人賺錢
這是市場法則,股票質押稀鬆平常,不需大驚小怪!
12兩烘乾老橘皮 wrote:
股票質借須要注意的眉角很多,
銀行得每天計算維持率.
其實政府最怕的就是這些董監質借的股票達不到維持率.
因為那不只是影響到公司也同時影響到銀行.
前陣子一堆公司進行庫藏股實施,基本上也是拿股東的權益,去護住董監自己私人股票質借在銀行的價值.
沒想到居然有一些不入流的記者為此還大肆歌功頌德一番.
只能說現在的財經新聞就當作是影劇新聞來看,比較不會吐血.
南山夫妻 wrote:
以各類五花八門的套取現金方式來說,銀行反而對股東的股票質借比較放心呢,因為股東用股票質借的錢一定會妥善利用,不然出問題的話連公司所有權都沒了,況且銀行要質押股票沒這麼簡單,要有往來紀錄、保證人、連帶擔保品...等,就算跌破維持率不會像股票融資公司那麼緊張。
過去幾年前套現炒股的方法實在很令人驚嘆,有一家100億資本的票券公司竟幫關係企業的公司票擔保1500億,套現炒股,發生股災以後一夕間集團瓦解。更誇張的是還有大戶拿保證金找基金公司或金主幫忙鎖單...
ypk wrote:
是這樣子嗎?
力霸出事前,股東質押比不高嗎?
為什麼本來官方要銀行接受股票質押可以用淨值或市值計算時,各銀行會反對?
比較明確的說法是股東質押比很高,有的是股東財務槓桿玩的比較大,有的代表股東的財務狀況不佳,
當然股東和公司本身是獨立的,或許公司的財務非常健全,只是股東個人財務狀況不佳罷了
但如果是集團內各公司互相交叉持股,又通通拿去質押借錢,那看起來還是蠻可怕的
還有那種家族企業色彩濃厚的公司,股東質押比高,也是恐怖的事情
...
南山夫妻 wrote:
為什麼本來官方要銀行接受股票質押可以用淨值或市值計算時,各銀行會反對?
這句話真有意思?股票不以淨值或市值計算還有第三種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