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指數:4628.24 → 5237.78 上漲 609.54 (+13.17%)
2009/3/9 4628.24
2009/3/24 5237.78
My選股:$1,850,800 → $2,092,100 賺 241,300 (+13.04%)
2009/3/9 各買一張需$1,850,800(185萬零8百元)
2009/3/24 各買一張需$2,092,100(209萬2千1百元)
0050:33.32 → 37.45 上漲 4.13 (12.39%)
2009/3/9 33.32
2009/3/24 37.45
--
My選股:
水泥–1102亞泥
塑膠–1301台塑、1303南亞、1326台化
紡織–1402遠紡
化學–1710東聯、1722台肥
鋼鐵–2002中鋼、2006東鋼
橡膠–2103台橡
半導體–2330台積電、2325矽品、2454聯發科
光電–2409友達、3008大立光、2448晶電
通信網路–2412中華電、2498宏達電、3045台灣大、4904遠傳
其他電子–2317鴻海
航運–2603長榮海、2606裕民
金融–2880華南金、2881富邦金、2882國泰金、2891中信金、2892第一金
貿易百貨–2912統一超
油電燃氣–6505台塑化
needlucky wrote:
你的答案是... 不...(恕刪)
你的觀念,我滿認同的!
已經知道的或一些可能爆發的地雷股之類的,
當然都會盡量去避免!
另外,你所說的價位(或另一位大大說的),我想意思大概是買點的決定吧!
這點我也贊成!
其中有位大大提到量的多寡問題,我當然也盡量避免,
因為成交量太少,價位也低,一進場,極有可能就變成主力了!

小弟我平常選股都是看量價結構來研判的,
當然,股海瞬息萬變,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不同的選股策略,
通常我自己選到的股票,我都不會知道他是在做什麼的(也就是基本面),
因為我只是短線在操作,金融也不大,
在我認知裡,當我看到一檔股票有買點時,
與其研究他的基本面,倒不如研究他的線型、量價結構關係!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觀念啦!
各位大大的方法當然都是很贊的!
方法沒有好與壞,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不是嗎?
有時候我覺得選股還滿累的,
相較之下,期貨好像就簡單多了!不用選股,只要看得懂線型!

如果要更精準,可再加入RSI來參考,只要0050的週KD值低於20,然後RSI往上走,就全部家當留下半年生活費後全部投入,週KD值高於80,然後RSI往下走,就全部0050賣光(頂多留1成即可),用週KD來作0050,最少一個月作一次,最多半年買賣一次,也就是說,一年最多作12次,最少作2次,我想只要本金夠,一年要賺100萬,應該有機會(當然要看股市是否熱絡啦)。
能不能賺錢,全憑一念之間,買賣股票有賺有賠,我本金200萬,最多賺250萬,最多賠150萬,目前帳面還是虧錢當中,但實際計算下來,應該有小賺(但以前不是用KD值來買賣,而是亂玩)。
現在沒有工作,所以要好好利用KD值來玩0050。
如果要當作穩定投資,當然買賣龍頭股即可,其餘的都不要去碰了!
塑膠
電子
金融
觀光
食品
航運
鋼鐵
......
這樣買下來我看一種一張也可能要準備好幾十萬吧,所以想懶人致富,還是買0050即可,因為一張0050,就有50種權值股在裡面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Since1979 wrote:
My選股:
水泥–1102亞泥
塑膠–1301台塑、1303南亞、1326台化
紡織–1402遠紡
化學–1710東聯、1722台肥
鋼鐵–2002中鋼、2006東鋼
橡膠–2103台橡
半導體–2330台積電、2325矽品、2454聯發科
光電–2409友達、3008大立光、2448晶電
通信網路–2412中華電、2498宏達電、3045台灣大、4904遠傳
其他電子–2317鴻海
航運–2603長榮海、2606裕民
金融–2880華南金、2881富邦金、2882國泰金、2891中信金、2892第一金
貿易百貨–2912統一超
油電燃氣–6505台塑化
哇!多達30間公司的股票
如果是我,根本就沒辦法同時顧到那麼多間公司
我光是目前手中的3間就不太想再增加了,要同時了解那麼多產業,非我能力所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