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 1502 wrote:
民國50-55年間佣人月薪新台幣50-100,菜市場賣菜月入100左右,
機車行收學徒沒薪水....
55年在新生北路/民生東路(剛開路,大慨在七喜大樓那一帶,
新生北路一直到敦化北路松山機場全雜草地,沒有柏油路.),
(恕刪)
差別是:合理的通膨和低得嚇死人的物價上漲
民國55年時的菜販如果敢買房,大概十年後他就能還清台北市房貸
2014年的年輕人如果敢買房,大概十個月後他就被房貸壓死
這就是為什麼一直希望我們的10A總裁能夠拿出9A來給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人)?
那是因為那份榮耀本來就不是他的,而是全體國民用十幾年的艱苦生活堆砌起來的
老年人吃光喝光拿光
資本利得滾出來的資本,拼命掠奪資源
留給年輕人的只有高築的債台和龐大的勞健保老人農人殘障帳單
一場學運不會是終結
如果這個國家再不重視世代的矛盾和不公平
相信我
年輕人追打老人的場景,會在不久之後的未來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