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觀點:美系外資保守看待鴻海,重申「中立」評等,目標價下看74元
2016/09/09 11:57 財訊快報 劉居全
【財訊快報/劉居全報導】美系外資在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對於鴻海(2317)持較保守的看法,重申「中立」評等,目標價下看74元;同時下修今明年獲利預估,降幅分別為13%及6%。而外資連續賣超鴻海兩個交易日,其中光是昨(8)日一天就賣超逾2.3萬張。
美系外資表示,預估iPhone 7產品周期動能不佳,而鴻海市占率也因和碩(4938)、緯創(3231)搶食而流失,欠缺蘋果相關的利多題材,加上鴻海非蘋事業進展緩慢,以及重整夏普營運對短期自由現金流量不利等因素,重申「中立」評等,目標價則下看74元。
《業績-半導體》台積電8月營收年增40.7%
2016/09/09 14:49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 (2330) 公告8月營收報告,8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943億1,100萬元,較前月增加了23.5%,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0.7%。累計1至8月營收約為新台幣5,960億8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6%。(編輯整理:林哲生)
領先群雄!傳台積7奈米2018年Q1量產、比Intel快3年
2016/09/09 14:50 Moneydj理財網
MoneyDJ新聞 2016-09-09 14:50:48 記者 陳苓 報導
台積電(2330)不愧是晶圓代工龍頭,7奈米研發速度領先群雄。該公司表示,預計在2018年第一季放量生產7奈米晶片,比英特爾(Intel)足足快了三年。
Fudzilla 9日報導,台積電高層在本週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表示,7奈米製程有望在2018年Q1放量生產。台積電從2014年初開始投入7奈米製程研究,預定2017年上半進入風險生產(Risk Production),再過一年後量產,搭載7奈米晶片的消費產品應可同時上市。
台積在SEMICON展前記者會表示,該公司的7奈米晶片效能應會優於同業,相信未來四年成長將來自智慧機、高性能計算(HPC)、物聯網、汽車產業。四月份台積表示,有20名顧客對7奈米製程感興趣,預料明年有15位客戶會設計定案(tape-out)。
外媒從英特爾的徵才啟示抽絲剝繭,發現似乎暗示7奈米量產時間延至2021年,追不上台積的2018年,慢到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The Motley Fool先前報導,英特爾在印度班加羅爾尋找處理器設計工程師,原本內容寫明,負責研發預定2020年問世的處理器核心和圖形卡,使用英特爾前瞻的7奈米製程。不過近來英特爾修改徵人告示,時間從2020年改為2022年。
The Motley Fool據此推測,這可能暗示英特爾再次跳票,7奈米生產時間會拖到2020年以後。報導稱,對照英特爾當前的生產進度,確實有此可能。一般預料,英特爾10奈米晶片2018年1月進入量產,如今該公司研發週期從兩年延長為三年,表示10奈米晶片需要三年時間才會推展到7奈米,將經歷10奈米(2018年)、10奈米+(2019年)、10奈米++(2020年)階段,到2021年1月才會生產首批7奈米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