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8664 wrote:
投資修行在個人 大方...(恕刪)


因這幾天跟樓主聊

昨天在路上又留意兩位 老人家夫妻 大概就是七八十幾歲...

(沒跟他談這一次 理應不會特別去留意)

我五秒鐘可以走完的斑馬線 他們恐怕要走二十至三十秒

(能走路 還算很好了喔! 更多 都必須坐輪椅給人推了!)



(樓主也已經五十歲。抓大概 2030年=57歲。)

[我前面一直舉例 歲數 跟 消費的關係。 就好像接70億的這位,40歲時接 可能對名車 對正妹 還有點樂趣,會去玩這些‧‧‧ 如果是60歲接70億家產‧‧‧ 那應該只有當火山笑子的樂趣而已‧‧‧] <===但40歲時接啦!然後就把傳產部門都弄倒掉,害幾百個人失業!!! 唉!

還找什麼留美專家來管理 笑死人。(這些協力廠 隨便找一間老闆 去代管理 還是找協力廠中比較能幹的員工去管理! 隨便哪一個 都比這個留美專家來的強上太多!!!)



我可能還是維持固有想法 錢到一定歲數時 效能就已經非常低。
(我就是那一個 "相對"比較年輕 但有很多數字的實證)

(但我歲數也已經很高 超過四十歲了 老化中!)


[就像我前面提過的 年輕時就認識一些...幾億 十幾億 三十幾億比較熟的阿北 或同業。

也認識 就是七十億(不過交給兒子做後 做的很差 傳產部門全收掉 因為這兒子 就是比較類似 多數人 有錢就做怪 就把妹 就名車 什麼都不會 又像大部份人 隨便介紹個專家 就以為找專家來管理 就好了。不找沒事 找了 傳產部門全收掉)

還有百億身家 幾乎都在公司外面晃來晃去 每天沒事做的老董]

(這老董應該每天都很我一樣心煩 為什麼始終在老化。 好想有不老之身。 好想回到他16 17歲時。醬就可以好好的花他的幾百億‧‧‧)


(大略可以感覺 應該是目前 可能還是不如樓主的意,才會想像出一美好憧憬 某個時刻起 就可以一年花五百萬! 這是某種幻想型式...)

(我們一堆人 早都可以這樣做 花到畢業都還有剩,但我們誰會這樣做?沒任何一人!)







樓主的家人歲數大我更是多很多。


我到現在還是不懂 與其想像 2030年後? 或203X年後 開始年花五百萬這計劃



到畢業時

大約還能剩下1E(含以上)



為什麼就是沒辦法在 2023年 (親屬可能也真的有80Y了?)

讓親屬一年24W左右的使用額度 幻化為一年34W? 或一年40W?






假設 花錢 消費 是正向的? (如果不是正向 那究竟想著一年花五百萬 這是在幹嘛?)

何不趁現在大家都還健在‧‧‧ 只增加一些些消費額度。

使還能用的時候,增加一些些生活品質?


=


(我完全不認為這事上 大方向 是對的!)
Mirage-Ulysses wrote:
何不趁現在大家都還健在‧‧‧ 只增加一些些消費額度。


有時是親人不願意阿,還會被罵浪費....

你是不是要說,怎麼不跟親人講道哩,分析給他們聽?

之前我換車時,家人說國產就行...但是我覺得還是進口車安全性高一點

要不是我堅持...現在可能開的是 YARIS ?



Mirage-Ulysses wrote:
我到現在還是不懂 與其想像 2030年後? 或203X年後 開始年花五百萬這計劃


好把,我把目標改為2028年好了,免得你一直糾結...我看了也很難過...


Mirage-Ulysses wrote:
大約還能剩下1E(含以上)


現在剩不到一億了....因為我昨天又還了100萬的貸款....(之前台灣的RMB我換回台幣了)

這樣一年少2萬多的利息,可以去泰國玩幾天.. (這樣聽得明白?)

反正現金流是要控制的,尤其有大額負債的我....不然一文錢會逼死一條好漢的....

你沒在管理金錢,所以也許沒這概念....很幸福捏...
🫡
還看不出來你到底錢要怎麼花
我今天決定以後買東西不用看價錢只買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其實才這點資產.......你去歐美澳國家一趟你就知道你的錢有多薄了😂
rickchiu
呵呵
Mirage-Ulysses wrote:
(我完全不認為這事上 大方向 是對的!)

這你就不懂老人家的心態 他自己不花 更不准下一代花
辛辛苦苦一輩子 省下一堆不動產
只拋下一句 這些以後都留給你們
問題是等到那時 這堆磚頭還能值多少錢
但若提到要賣房產 那等於是要了他的老命
所以我的作法跟樓主類似 就是轉個彎設定抵押 轉投資
這是我起家的成功心法
照樓主的算法 我一年大概要花五千萬才夠
但現在卻花不到 十分之一
花錢也是很累的
最近剛從瑞士會來
疫情過後 心態真的跟過去不太一樣
外面的風景再好 還是不如待在家裡舒服
不過說歸說 下個月準備再去一趟法國
最後還是建議樓主 大陸的資金慢慢撤回來
如果房產有處分權 能賣早點賣
避開高風險的投資 找些穩當的台股或美債 管控好現金流
如果沒有傳宗接代的打算
相信以樓主的財務規劃能力 適時適當地提高生活花費標準
讓家人與自己過得舒服一點
應該是一點難度都沒有
重複了
阿波8664 wrote:
花錢也是很累的
最近剛從瑞士會來
不是花錢很累,是旅遊會累,花錢只是動動手指的事情而已。

講到花錢會累,我就想到健身教練課,一小時1600也不能說是小錢,可是即便免費送我,我也只想一個禮拜花一次就好了。

講到健身課,我就想到滑雪,年輕時每年都會去日本滑雪,結婚有小孩之後就停了,10年後終於小孩長大了,就開始帶小孩參加滑雪團,第一年一起跟小孩滑ski很不錯,第二年小孩繼續ski,我換snowboard (年輕時玩過),安全起見我護具全上了,還是摔了幾下大的,回台灣後痛一個月才好,那時是有些沮喪的,以後大概不能再玩snowboard了,有種時不我予的感覺。

這幾年健身課維持不斷的一個重要動機就是想能繼續滑雪,這兩年又因疫情而中斷了,明年再去滑雪怕又要重新練習,然後現在膝蓋有些問題,心臟也有些問題,誠如樓上M大所希望的,花錢能買到不老之身嗎?

確實,能花錢要趁早,以我自己來說,50之前跟之後確實身體狀態有比較大的gap,40幾的時候,只會覺得外表變老但身體還好,現在是真的覺得身體變老了,有些原本沒有的不舒服會突然跳出來,讓你懷疑東懷疑西,老化 aging,這個進行式ing現在能體會了。
stanley5000
哎,認同,我也慢慢有感覺了
JuliusCeasar wrote:
給我了就是我的,我想怎麼花又沒礙着誰,


真的....但是有分好幾種...

1.有拿到家產的,就棄長輩於不顧,自己花天酒地敗光家產的...

2.有拿到家產的,但是長輩不用他們顧,自己爽自己去了...

3.有拿到家產的,但是長輩他們在顧,所以跟著節儉過日子...

看一看,我好像屬於第三種也...

我名下房子很多都持有20幾年了...但是我一直都是掛名...

長輩節儉,我只能跟著節儉阿....(這樣不算看得到吃不到吧)

想一想,我發現自己小時候幾乎都沒有玩具也....因為爸媽把錢都拿去買房...

所以有失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iamaminimalist wrote:
還看不出來你到底錢要怎麼花


又不是馬上要花...弄半天,也沒覺得大家有啥花銷好建議...


阿波8664 wrote:
大概要花五千萬才夠


挖,我的10倍...看來大大是十幾億的資產...(有沒低估?)
阿波8664 wrote:
不過說歸說 下個月準備再去一趟法國
最後還是建議樓主 大陸的資金慢慢撤回來
如果房產有處分權 能賣早點賣
避開高風險的投資 找些穩當的台股或美債 管控好現金流
如果沒有傳宗接代的打算


看來還是環球旅遊是花銷大宗.......

大陸資金就放著阿,沒啥好撤的...撤回來也不知道幹嗎...

房子我都覺得是掛名,現在暫時沒要處份的...

現金流當然有在控制,不然之前2018~2019,突然一億資產就沒了

房子還是沒賣...

至於小孩生不生還難說........
聽說台灣貸款,利率會變更,假設錢太多就把它還清,這樣全部資產沒貸款比較容易算出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