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pineman wrote:
  好消息!不用等L...(恕刪)


不錯耶,這樣中華電信除了可以收3G/4G的錢,
又多了Hangouts打市話跟手機的費用可以收~~讚!!
vext wrote:
不錯耶,這樣中華電信除了可以收3G/4G的錢,
又多了Hangouts打市話跟手機的費用可以收~~讚!!




Google Hangouts和Skype一樣都是網路電話業者



網路電話之所以能打電話給一般電話,就是去跟電信業者談「批發」 。電信業者用較便宜的價格將分鐘數賣給網路電話業者 ,而網路電話業者再跟消費者收費,因此通話價格比較便宜。錢,最後還是進了電信業者口袋。



網路電話趨勢無可避免,卻會是在電信業者控制下緩慢完成移轉。除了價格問題外,還有號碼問題(網路電話沒有號碼,一般電話打不過來 ),行動通訊還有手機補貼問題。發球權,始終都在電信業者手上。
劍神路亞 wrote:


Google Hangouts和Skype一樣都是網路電話業者
...(恕刪)


  真是太強了,任何事都可以解釋成利多。2412自己的財報都說了受VoIP影響而減少營收,結果卻能解釋成兩邊收費賺更多。立法院去年節費門號監聽事件,該不會也是解釋成太好了,節費電話可以兩邊收費,營收增加吧?


  網路電話沒有號碼

  應該說只要法令允許就能有。Skype曾短暫推出SkypeIn,就是有門號讓人撥進來,不知為何停止這項業務(有可能也是和法令有關,不確定)。另外有些固網業者也有推有門號的網路電話(如遠傳節費盒)。真正的重點在於,手機和手機間可以不需要數字門號(這是以往只有數字鍵的電話才一定需要的)。

PS: 更正,SkypeIn仍有,只是台灣合作單位(PCHome)未直接銷售,必須直接向Skype接洽。
純就投資角度來說
開花店真的不是甚麼好標的
那為何大家仍願在90以上掏錢出來
除了利率太低+保本為上之外
我想有很大因素是因為
台股已經太久沒有讓人可以眼睛一亮的創新產業了
反觀美股..只要是有希望的創新產業
全球性的資金都願意給他高本益比
pineman wrote:
 應該說只要法令允許就能有。Skype曾短暫推出SkypeIn,就是有門號讓人撥進來,不知為何停止這項業務(有可能也是和法令有關,不確定)。另外有些固網業者也有推有門號的網路電話(如遠傳節費盒)。真正的重點在於,手機和手機間可以不需要數字門號(這是以往只有數字鍵的電話才一定需要的)。

PS: 更正,SkypeIn仍有,只是台灣合作單位(PCHome)未直接銷售,必須直接向Skype接洽。...(恕刪)


劍神講得有點沾上邊了,不過一般人可能還是看不懂....


網路電話要落地(行話,不懂沒關係)還是得靠一類,而且還得付接續費(過路錢),重要的不是你想付錢就一定有人幫你轉,這就是之前VoIP一直做不起來的主要原因。

至於往後IP時代,網路互連規定怎麼改還有的等哩... 至於Line為何也想做OUT? 這應該很淺顯吧!

Line這種APP可以侵蝕行動語音營收,但三大語音用戶/數據用戶的ARPU差距可是很大的。另外2G用戶到目前為止整體還剩300W左右,等轉完了還可減少一點特許費的支出!

3~5年內三大要維持現在的獲利率應該沒啥難度!

電信股後勢:用戶多者為王,少者為寇,沒有用戶 其餘免談!

各家電信業者 網路吃到飽 已不是必殺技

擁有一千多萬個門號 語音網內吃到飽 才是中華電重要的必殺技

磁吸效應會越來越大


momoweb wrote:
電信股後勢:用戶多者...(恕刪)


電信業確實大者恒大,台灣已經是個飽和的市場,餅已經無法再做大,所以剩下的就是大家來搶奪彼此的客源。而對新進業者最不利的地方就在於融資和建設的成本,是無法和既有的前三大比拼的。雖然新進業者的規模小,但是一樣得建設到和既有業者相同的服務規模,才能吸引客源,這對新業者也很不利。更別提一些手機和費率補貼。而如果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要發動價格戰,只怕會更快玩完。

我是滿認同有花友提到的說法,貴族世家和王品都是在賣牛排,但是要說貴族世家會把王品做掉或是影響營收太大,是值得商榷的。
威寶這樣虧損累累的公司,如果沒有母公司擔保,在資本市場與銀行貸款市場,
根本借不到一分錢.
威寶做了十多年了,他的下場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母公司,金寶與仁寶所付出的代價,也都人盡皆知.
虧到一定的程度,到了危急母公司的營運,最後還是得賣掉.
金寶與仁寶原是長年賺錢的企業,因為威寶,虧了大錢.

除了股東不斷增資以外,這些新業者在資本市場根本沒有獨立籌資能力.
它們全都要在母公司擔保的前提之下,才能向銀行借到錢.

新進業者的母公司雖是大企業,但都有自己的本業在經營.
無法,也不能把本業收掉,轉行專做電信業.

反觀電信三雄,中華電信沒有借過錢與發過債.
台灣大與遠傳可自行在資本市場發債集資,向銀行貸款,
利率與我們一般人存的一年期定存相當.

三雄在現有的基礎設施上營運,自己有獲取極低成本資金的能力,
不需要母公司支援就可以展開競爭.

新的業者的基礎設施要從沒有到有,或者是從很小要做到像三雄一樣大,
自己又沒有籌集資金的能力,我是覺得成功賺錢的可能性不高,
價格戰的可持續性也不長.

Katong wrote:
威寶這樣虧損累累的公...(恕刪)


好幽默......

我相信3682 可以有一番成就!

pineman wrote:
真是太強了,任何事都可以解釋成利多。2412自己的財報都說了受VoIP影響而減少營收,結果卻能解釋成兩邊收費賺更多。


我看了一整段,也沒有您提到的「兩邊收費賺更多」的字眼或含義在裡面,您可以說明一下嗎?
只有提到下列的情況,讓消費者享受便宜通話費;網路業者賺進中間的價差,就這樣而已。

雖然錢進了電信業的口袋,但是沒有您提到的話語,您自行想像的嗎?
我看這句「最後還是進了電信業者口袋」的看法,是電信業都有賺,但是因為被中間商(網路電話業者)剝了一層皮,所以會少賺許多。
就是您提到的「2412自己的財報都說了受VoIP影響而減少營收」。

劍神路亞 wrote:
電信業者用較便宜的價格將分鐘數賣給網路電話業者 ,而網路電話業者再跟消費者收費,因此通話價格比較便宜。錢,最後還是進了電信業者口袋。



關於網路電話,目前世界各國電信業者面臨的問題皆相同,至於如何解決,也看不到解決方案。
個人認為先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因為要做這項業務,難道電信業者無法做嗎?當然可以,只是做下去,會損失更大,目前會使用VoIP大都是企業客戶,而在企業客戶方案,電信業都會有整合方案來處理這問題,所以單純使用VoIP的個人戶,不會影響,中小企業會影響中華電的營收。

屆時再看2412如何推方案把中小企業的語音整合,並增加營收。這是 2412 的課題,也是全世界各國電信業的課題,所以不用去煩惱。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