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無減租 wrote:
我個人是覺得1月債券價格波動劇烈,新光適時避開了債券崩盤...(恕刪)
三妻大論點沒有錯,現在就是要趁債券還在高點時賣掉,等升息後再買回來。
很多人不知道債券利息是固定的,你花100元買的1%利息舊債券,你可以等約滿領回本金和利息,但債券與定存利息升到2%,就算你固定取息,同樣的錢你卻損失了1%的機會成本,不如賣掉等升息時再買2%的債券回來。
只要升息,1%的債券就沒人要收了,你中途想賣,你必須折價才賣的掉,這時債券會下跌。
所以債券的價格與利息才是反向的,債券利息愈升,債券的價格就會愈下跌。
如果新光金不趁這個時候賣,未來將會有利息的損失,與債券價格的未實現損失。
為什麼是未實現損失?因為壽險公司一定不會賣,一定會等時間到期了以後領回本金和利息。
但市場上的債券價格因為升息而下跌,政府就會要求提列損失,到時候就會像潤泰全的南山人壽一樣,明明有賺錢,但錢卻配不出來。
所以李紀珠這招雖然是金融操作,也只是一次性獲利,但只要未來走向升息循環,新光金就可以趁那時候買回利息較高,且價格較低的債券。
但如果李紀珠真的卸任,接任者會不會完成後續的金融操作?沒人知道。
如果把債券賺來的錢,又拿去亂買像宏達電這類股票,那前面的辛苦的擘劃都是多餘的。
人家只會記得當時107年1月,新光金是敗家子,賣掉了固定收益的債券,又把錢填入坑裡。
未來如果如紀珠姐這般操作,回頭來看,現在都是低點。
但如果不是,回頭來看,現在都是高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