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r2654 wrote: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2015-05-04 08:57 #1-----------------------------------蘇菲克妞 wrote:金融股=長期不投資交流園地 ps:請留意全球風險2015-08-18 17:51 #1----------------------------------追蹤檢討,時間會給予正確的解答!請問現在呢?
第一金今年稅額扣抵率4.12%(就如財報査的一樣)繳稅要5%,扣抵退稅只有4.12/2=2.06% 不划算 (單就稅額考慮)要不要參予除權息,若單純考慮稅負的話用看的就知道。自己邊際稅率是多少,比一比 就可以了還有健保補充保費無法退稅,跟綜所稅無關。費率已修正為1.91%
鼴鼠 wrote:財報不會錯,股利發放...(恕刪) 原來是103年度,104年稅額104年度的,105年稅額還沒出來我自己搞烏龍,真是不好意思,哈哈不過很納悶的是,105年報綜所稅104年度,今年5月不是就報了,結果105年(104年度)可扣抵稅額還沒出來,很奇怪哈,菜鳥笨問題,見笑了
感謝前輩們的分析,這也點醒了小弟當初買入第一金的目地,是為了10年後孩子的教育經費所準備,小弟雖再股市有10年以上的資歴,但總是浮浮沈沈,從為享受到複利的果實,除非價差有5年以上的除權價格,小弟再考慮買出,除權當天小弟會再加碼買進,朝100張目標前進。願主賜福,願菩薩保祐給大家。
紫微0726 wrote:weber2654...(恕刪) 基本上,金融股是適合長投的股票。我的前提是績優金融股,當然我也常說壽險雙雄,我只願意短線。長期與短線投資最重要的是看個人的專長。約20年開始進入股市,當時也拜讀了不少國內外書籍及文章,其中最有印象的壹篇是某位美國學者針對30年來美國股市績優股的長期持有及波段進出作了詳細的探討,她發現:長期持有的投資(從來不賣)的獲利約為每次波段都猜對最高點(賣出)與最低點(再買進)的70%。我認可她的看法也實際實踐在我的首支投資標的-台積電。個人投資,量力而為,自負盈虧。
要想想當初為何買第一金,除權除息和稅不會是賣出和買進的理由那只是讓你的成本變高,券商賺的比較多而已而且根本無法算何者比較划算,如果算的出來,你就直接賺價差就好了因為你只能算的出來除權當天的參考價,但無法預測當天實際的"開盤價"但你前一天賣出,當天買進,就已經多了賣出,買進,證交稅三個成本了我覺的真的不需要多此一舉
安安兒 wrote:要想想當初為何買第一金,除權除息和稅不會是賣出和買進的理由那只是讓你的成本變高,券商賺的比較多而已而且根本無法算何者比較划算,如果算的出來,你就直接賺價差就好了因為你只能算的出來除權當天的參考價,但無法預測當天實際的"開盤價"但你前一天賣出,當天買進,就已經多了賣出,買進,證交稅三個成本了我覺的真的不需要多此一舉 這位大大說的真好!!!!覺的可用在任一股票上!!!!筆記ing 受教了!!!
1.參與除權息:現金股利:29*950=27,550元股票股利:29*45=1.305張=13,050元。股利超過兩萬,所以要繳補充保費,算百分之二,也就是約812元。新手發問大大你好請問一下繳交補充保費第一金 參考價目前16.03算10.0???現金股利:29*950=27,550元股票股利:29*45=1.305張*16.03=20,919元。
mrlin wrote:1.參與除權息:現...(恕刪) 不用懷疑,股票股利在稅法上以面額計價,與市價無關。所以明年5月底算綜合所得稅與及健保附加費用都是以面額每股10元計算例如台中銀行今年也會配股,若明年股價仍低於面額,一樣也是依每股10元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