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man wrote:忍不住把這篇挖出來....(恕刪) 本益比可以控制長期利潤與風險也是這樓靠股息收入的基本條件並沒有不適用只是最近漲覺得會少賺而已但之前不是有個老市場說了一句話我之所以能在市場生存那麼久是因為我都沒賣在最高價要有風險考量而不是猜還會再漲多少
投資的過程中以停利或停損的理由賣出股票是很正常的行為...不過這是基於個人投資的情況而論換言之...A的停利或停損價格可能是B的進場價格...這是全然不相關的行為...之間毫無可參考的數字或根據不同的思維產生不同的價格期待...成果也是各不相同(個人賺不同波段行情)但是把市場變動簡化成某個單一數字的推論結果...提供給不特定人做參考...基本上是把自己的主觀傳輸給其他人這不是停利或停損的舉動...是在扮演"神"的腳色已經賺錢的人當然不在乎賺多賺少...但是剛進場的人可能因此錯過可能的獲利機會已經獲利出場的人提供類似建議這是非常不妥的...請考慮不是每個人都已經入袋30%等著出場
hx9850 wrote:我想引用富爸爸的觀念,如果你的投資收入大於工作收入,您還會繼續工作嗎? 我想這樣要看個案吧,以小弟來說,年近三十,年薪也不過半百上下,投資收益時好時壞,怎麼能確保未來的生活品質?如果投資收益超過GPD的3倍,我想才有多一點選擇吧,因為台股三年差不多就是一個小循環了再不順,也能撐過三年的低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