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40歲的時候一年股息收入一百萬,你還會工作嗎?

podman wrote:
忍不住把這篇挖出來....(恕刪)

本益比可以控制長期利潤與風險
也是這樓靠股息收入的基本條件
並沒有不適用
只是最近漲覺得會少賺而已
但之前不是有個老市場說了一句話
我之所以能在市場生存那麼久
是因為我都沒賣在最高價
要有風險考量而不是猜還會再漲多少
投資的過程中以停利或停損的理由賣出股票是很正常的行為...不過這是基於個人投資的情況而論

換言之...A的停利或停損價格可能是B的進場價格...這是全然不相關的行為...之間毫無可參考的數字或根據

不同的思維產生不同的價格期待...成果也是各不相同(個人賺不同波段行情)

但是把市場變動簡化成某個單一數字的推論結果...提供給不特定人做參考...基本上是把自己的主觀傳輸給其他人

這不是停利或停損的舉動...是在扮演"神"的腳色

已經賺錢的人當然不在乎賺多賺少...但是剛進場的人可能因此錯過可能的獲利機會

已經獲利出場的人提供類似建議這是非常不妥的...請考慮不是每個人都已經入袋30%等著出場







Generation Kill
股市不就是這樣
有衝突才有成交
大家看法一致還有得玩
hx9850 wrote:
我想引用富爸爸的觀念,如果你的投資收入大於工作收入,您還會繼續工作嗎?



我想這樣要看個案吧,以小弟來說,年近三十,年薪也不過半百上下,投資收益時好時壞,怎麼能確保未來的生活品質?
如果投資收益超過GPD的3倍,我想才有多一點選擇吧,因為台股三年差不多就是一個小循環了
再不順,也能撐過三年的低檔吧。
1500w台幣,大約50多萬美元吧(對臺幣的匯率不清楚,算得不精確)?
沒有人敢說50w美元就到達財務自由吧?
後面加個0,才能勉強算財務自由吧。
40歲股息一百萬
我是還會工作的

如果每年股息365萬, 相當於每天要花一萬的話
那我會考慮退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