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台灣的未來令人憂慮


TPA_GaTaoMo wrote: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大家不能接受拼裝

飛機就是拼裝出來的阿 大家不也搭得很安心


你說的是哪家,波音或是AirBus?我還沒聽過哪家航空公司用拼裝出來的飛機打廣告的.

"因為是拼裝貨,我們的機票特別便宜,請各位乘客快樂搭乘."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文湖線沒問題是哪裡聽來的
文湖線信號異常問題從來沒有解決 只能靠增加隨車司機讓當機時列車仍然可以行走 等於從自動變成手動駕駛系統
核電廠破管或斷電或控制室事故失靈 可以雇員去手動舀水喇控制棒嗎
全國一致愛戴的官僚體系想出了把責任推給你這招 看你要不要吞下去...(恕刪)


您是在模糊焦點嗎?
我是在說 一個大型系統測試時難免有問題..經過長期嚴謹的測試..問題若能解決...就讓他運轉吧
呵呵 這和有無人駕駛有何關係 難道文湖線現在不穩定嗎? 還是您很不樂意看到文湖線正式營運?


重點是..
文湖線試運轉初期..大家怎麼罵的...一堆人很高興的說他爛透了..一定有弊案
結果是:文湖線在試營運期間把問題解決了..通過了測試..
文湖後續營運..整個穩定了...

...就如文湖線從測試到正式運轉的過程...
核四測試期間...一定會有問題...
這時大家不用急著看衰 否定它...或幸災樂禍...
交給專業..
看核四是否通過安全及試運轉測試...
試運轉穩定下來...就可進入商轉...


這回大家都在看...又要公投
可以預想核四安全測試一定是非常嚴謹
中央說了 朱立倫也說了...
沒有核安 沒有核四

核四做這樣安全嚴謹的安全測試..難道您不同意嗎?
code_hard wrote:
也許吧,研發就是走在...(恕刪)


什麼風險都不敢冒,只想等人家做出來再說
賈伯斯可能早就去當和尚了,誰會在他虧那麼多錢時還給他機會?
研發之路一路就是風險
不敢冒險,給你人才你都不會用

至於核融合,終歸一句話,輸出的能量無法大於輸入的能量
就算你用電磁場控制得再好
輸出能量小於輸入能量還是沒用
在自然界中,較重的同位素傾向於借由幅射放出能量往較輕的元素演化
而核融合自然界中除了借由重力,並不存在
用電磁場去引發核融合搞不好就像提水上水庫一樣

另外,核融合的定義只是把輕元素變成重元素
並沒有規定是怎樣的元素

至於實驗室為何用氫的同位素,我的猜測是容意離子化,可以讓電磁場控制

如果像核分裂的風險一樣把核融合的風險無限上綱
不要用黑洞來恫嚇啦,到時候又有人說擺一個氫彈在台灣炸了怎辦?

不是我反核融核,
比起行波反應器那更遙不可及
當然核融核的研究也要做
但以經接進要商轉的東西更要跟上腳步


另外,人類能在自然界中脫穎而出
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人類願意冒險去克服火的危險,去利用火
而不是像其他動物一樣畏懼火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您是在模糊焦點嗎? ...(恕刪)


我也只是指出文湖線其實完全不穩定 而相關因素套用在核電廠上無法用一樣的條件得到令人接受結果這件事上
另外我也希望核四可以改善成功 只是我比較相信核安專家跟原能會的說法 就是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改善成功 所以任何時間表除非這些核安專家背書 都代表P話一句 更有可能到時政治性因素主導下硬幹過關 最後全家逃命了結
最後我已經不想在列近十年所有信誓旦旦保證最後跳票政策列表了 有人有興趣可以列一下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最後我已經不想在列近十年所有信誓旦旦保證最後跳票政策列表了...(恕刪)


你是說原本信誓旦旦說核四2011年要商轉, 結果因日本311而全面補強核四安全結構並增加

擋水牆及水密發電機組等對應措施致使完工日期延宕至今這件事嗎 ??


這也是沒辦法的呀 ! 政治總不能凌駕專業吧 ?? 原能會的專家就是認為安全第一呀 !!!



總不能去學某個下台政權以政治凌駕專業 , 當時說停工就停工的做法吧... 嘖嘖 ~~


KCLin0423 wrote:
什麼風險都不敢冒,只想等人家做出來再說
賈伯斯可能早就去當和尚了,誰會在他虧那麼多錢時還給他機會?
研發之路一路就是風險
不敢冒險,給你人才你都不會用

至於核融合,終歸一句話,輸出的能量無法大於輸入的能量
就算你用電磁場控制得再好
輸出能量小於輸入能量還是沒用
在自然界中,較重的同位素傾向於借由幅射放出能量往較輕的元素演化
而核融合自然界中除了借由重力,並不存在
用電磁場去引發核融合搞不好就像提水上水庫一樣

另外,核融合的定義只是把輕元素變成重元素
並沒有規定是怎樣的元素

至於實驗室為何用氫的同位素,我的猜測是容意離子化,可以讓電磁場控制

如果像核分裂的風險一樣把核融合的風險無限上綱
不要用黑洞來恫嚇啦,到時候又有人說擺一個氫彈在台灣炸了怎辦?

不是我反核融核,
比起行波反應器那更遙不可及
當然核融核的研究也要做
但以經接進要商轉的東西更要跟上腳步


另外,人類能在自然界中脫穎而出
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人類願意冒險去克服火的危險,去利用火
而不是像其他動物一樣畏懼火



你之前不是說台灣人沒能力開發新技術,現在又開始要開發新技術了?一下說風險太不該做冒險的事情,現在又說不冒險沒進步,你到底想說什麼?老外雖然喜歡冒險,但是事前的風險分析也不是隨便做做,風險必須要可以掌控,否則暴虎馮河,愚勇矣。

就因為風險管理,所以你看不到老外把核電廠蓋在離首都不到30公里的地方,即使首都需要大量的電。因為他們知道在最糟的狀況下,他們賠不起。

話說核電也不是新技術,出來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從來沒有方法可以解決核污染,從來沒有。在實驗室裡都做不到,更遑論在現實生活上。現在世界上就有兩個重大核災的地區,如果有任何人提出任何可行的除核污染方法,日本政府跟俄國絕對會重金禮聘去幫他們解決。目前福島都兩年了,連要把核燃料棒從反應爐裡拿出來都做不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怎麼做?

你有把那個網頁的文章好好看過嗎?
癮科學 wrote:
任何輕原子核理論上都能撞在一塊產生能量,但原子序愈高的元素(即質子愈多),原子核間的排斥力就愈大,引燃的條件也就愈苛刻,所以大部份的研究都放在最輕的幾種元素上。

當然你要用鈾來做原料不是不可以,但是用氚跟氘都已經很困難了,用鈾235這麼巨大的原子根本就是自找麻煩。

核分裂與核融合最大的不同在於一旦啟動核分裂,則不斷的反應直到原料消滅到不足以發生連鎖反應為止;核融合的反應條件十分嚴苛,一旦任何條件消失則馬上消滅。不過說到底台灣也沒參加核融合研究,我看還是等到別人都商業化了台灣再去買吧。

code_hard wrote:
就因為風險管理,所以你看不到老外把核電廠蓋在離首都不到30公里的地方,即使首都需要大量的電。...(恕刪)


你的意思是說 , 因為核四半徑30公里距離人口稠密區遠的多 ...

所以應該要以核四取代老舊核一核二的意思囉 ??






piwu0531 wrote:
你的意思是說 , 因...(恕刪)


參考您的圖...


對90%以上的北市,新北,桃園居民而言 核四比核一二要遠10-20甚至30公里, 核四較遠反而筆核12更安全!!


---所以就算是逃命圈(50公里)公投...也不見得反核四會佔優勢----
1.逃命圈人口分布...對90%的北市,新北,桃園居民而言 核四比核一二要遠10-20甚至30公里, 反而更安全!!
2.只要核四通過安全檢測...安全的新核四當然比老舊的核一二安全
3.安全的核四運轉..老舊的核一二有機會提前或準時除役...對90%北市,新北,桃園居民而言是有利的

如果我是那90%北市,新北,桃園居民(離核12近 離核四較遠達10-20公里), 反而會支持核四安全商轉...又能享受相對便宜電價 呵呵


code_hard wrote:
你之前不是說台灣人沒能力開發新技術,現在又開始要開發新技術了?一下說風險太不該做冒險的事情,現在又說不冒險沒進步,你到底想說什麼?老外雖然喜歡冒險,但是事前的風險分析也不是隨便做做,風險必須要可以掌控,否則暴虎馮河,愚勇矣。
...(恕刪)


我從來沒說過台灣人沒有能力這回事喔
我只說過,不敢冒險,萬是取經心態,不然就是改現成的
這樣的心態,就算台灣人再聰明,也是敗在心態,無法在未知的領域承擔風險
我以說過,全世界人類的智商大致相同,不會相去太遠,但,民族性大大不同
是被心理因素社會風氣影響而不敢去做

是反核人士甚麼都說別人做得出來再說

是壓,我成任何事問題是個工程與制度問題
我也認為,有弊案就要抓,工程有問題就要改善

甚至,如果工程真的無法改善,停建核四,直接考慮核五或者行波反應器

是反核者一昧的反
就像民進黨抱神主牌一樣的反
(我沒說反核者皆是民進黨喔)

code_hard wrote:
話說核電也不是新技術,出來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從來沒有方法可以解決核污染,從來沒有。在實驗室裡都做不到,更遑論在現實生活上。現在世界上就有兩個重大核災的地區,如果有任何人提出任何可行的除核污染方法,日本政府跟俄國絕對會重金禮聘去幫他們解決。目前福島都兩年了,連要把核燃料棒從反應爐裡拿出來都做不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怎麼做?
...(恕刪)


不可否認任何能源科技都會有他的危險,而危險也會發生
對,福島目前污染是沒有完全處理好
但,火力也有汙染,然則,火力的汙染誰有關心過了?
你要不要來看看高雄的天空是怎樣的情況? 有像台北那樣藍天白雲嗎?
然則,你不要用火力了嗎?
別告訴我妳真的不用火力
說真的,我並不會強烈抗爭新達港的活力發電,我也不會強力抗爭國光石化
因為,我了解,這是經濟發展必須的
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這些汙染法律與制度規範下受到控制
只要她們合於法律與制度,我願意容忍他們的存在
因為,我知道高雄有一大部分人要靠這些產業生存
(不像某些人是這個反那個反,
就像我只要iphone,其他的我都不要,買htc 送 iphone 我也不care 的影片一樣)

人類的進步就是在避免這些危險,從而利用資源
就例如,反核者常用的車若比,問題是,輕水反應器的設計就是避免了車諾比那樣的物理機制

另外,日本不能做的,台灣未必不能做
而日本現在違法解決的,台灣未必無法解決
所以,我說,台灣人的民族性總是這樣,美國不行歐洲不行日本不行。。。那台灣行嗎?
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那誰要當第一個去開發的人?
所以,我才說,台灣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民族性總是想,別人確定能做我再做
然後高等教育也這樣做,使得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老是要等別人做,老是要等答案
這就是台灣人的問題

code_hard wrote:
當然你要用鈾來做原料不是不可以,但是用氚跟氘都已經很困難了,用鈾235這麼巨大的原子根本就是自找麻煩。

核分裂與核融合最大的不同在於一旦啟動核分裂,則不斷的反應直到原料消滅到不足以發生連鎖反應為止;核融合的反應條件十分嚴苛,一旦任何條件消失則馬上消滅。不過說到底台灣也沒參加核融合研究,我看還是等到別人都商業化了台灣再去買吧。
...(恕刪)


我已經說過了,使用氫同位素是容易使其離子化,形成電漿,然後電磁場才容易控製,這樣的東西需要去看那網頁才知道嗎?
(不過,核廢料理論上也可以當成靶材,像 MBE 那樣,幾個原子操作甚至,利用大質量帶有較大的動量,去克服不同原子間原子核的斥力,而達成和融合,只是這樣像高能對撞機一樣,大費周章)

另外,台灣在核融合的"理論研究"上,是有人在研究的

所以,核融合適合能,他可能會變氫彈
你還反核嗎? 你還要非核家園嗎?
我堅決反對非核家園法案化,因為,這樣甚麼可能性都沒有了

不過我贊成核四要運轉(如果要運轉的話)必須在法律制度與規範都達到要求才能運轉
但,我不會反核五核六,我也不會反型波反應器
總而言之一句話,我不會把話說死,絕對反核

piwu0531 wrote:
你的意思是說 , 因為核四半徑30公里距離人口稠密區遠的多 ...

所以應該要以核四取代老舊核一核二的意思囉 ??



我沒有這樣說,你不要自我腦補。

核一核二已經運轉下去就沒救了,核四還沒運轉要廢除還有機會,只要運轉下去要除役就麻煩了。舊的東西未必不穩定,就工程上最容易出問題的時間通常在一開始運轉的時候與壽命快要終結的時候(bathtub curve),特別是這種核四特殊規格的東西。

我個人認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廢除核四,並且盡快建立新的發電機組以取代核一二三,核一二三最多就讓台電運轉到使用年限,絕不延期,當然如果可以更早除役是最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