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9日11:58
【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今天再度針對媒體詢問匯率問題開玩笑說:「這是明知故問」,不過,他在夫人張淑芬的阻止下,還是忍不住還是對匯率提出看法,他認為,中央銀行總裁彭懷南對匯率的說法也是對的,不過,若僅以台幣貶值有利出口業但恐造成進口物價上揚,「這是對中學生的回答。」
張忠謀說,匯率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的一環,彭總裁講的也是對的,貶值有利出口但會帶動進口物資的漲價,導致通貨膨脹。不過,仔細算一下,台幣貶值對台灣出口業有利,事實上不止是對出口業的老闆有利,「應該是增加出口業的就業機會及獲利,也會增加員工的報酬,增加員工的報酬也會增加消費,會很多連鎖效應」。
他強調,這個效益不知有無算過,無論匯率是升或貶,中央銀行的答覆就是對出口有利、對進口物價上漲,這是對中學生的回答,他建議「應當成一個博士論文把相對效益計算一下,因為匯率常有變動,所以每年都要做計算」。
hyc0707 wrote:
張忠謀:央行對匯率的說法 是對中學生的回答
2013年11月09日11:58
【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今天再度針對媒體詢問匯率問題開玩笑說:「這是明知故問」,不過,他在夫人張淑芬的阻止下,還是忍不住還是對匯率提出看法,他認為,中央銀行總裁彭懷南對匯率的說法也是對的,不過,若僅以台幣貶值有利出口業但恐造成進口物價上揚,「這是對中學生的回答。」
張忠謀說,匯率是國家經濟政策的重要的一環,彭總裁講的也是對的,貶值有利出口但會帶動進口物資的漲價,導致通貨膨脹。不過,仔細算一下,台幣貶值對台灣出口業有利,事實上不止是對出口業的老闆有利,「應該是增加出口業的就業機會及獲利,也會增加員工的報酬,增加員工的報酬也會增加消費,會很多連鎖效應」。
他強調,這個效益不知有無算過,無論匯率是升或貶,中央銀行的答覆就是對出口有利、對進口物價上漲,這是對中學生的回答,他建議「應當成一個博士論文把相對效益計算一下,因為匯率常有變動,所以每年都要做計算」。
網友:張忠謀對匯率的說法 是對高中生的回答
苦哈哈的台灣青年們說,張忠謀對匯率的說法也是對的,不過,若僅以"台幣貶值增加出口業的就業機會及獲利,增加員工的報酬,增加員工的報酬也會增加消費,會很多連鎖效應",「這是對高中生的回答。」
苦哈哈的台灣青年們說,張忠謀的確是位傑出的企業家,也肯定張忠謀在公司獲利之後會給員工更多報酬的行為。但是,在台灣,像張忠謀一樣的老闆太少了。
苦哈哈的台灣青年們強調,台灣的老闆大多只顧著自身的利益,即使因台幣貶值獲利,台灣老闆也幾乎不會給員工更多報酬,而是把獲利放進口袋。結果就是台灣貧富差距更加拉大,老闆愈富,新生代愈貧。
苦哈哈的台灣青年們認為,雖然張忠謀說得也是對的,不過顯然彭總裁才是真正了解台灣社會現況的人。
於1916年由加塞爾(Gustov Cassell)所提出,認為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是決定於二國通貨的相對購買力,而不是貨幣的含金量。匯率是依照本國貨幣在本國市場的購買力和外國貨幣在外國市場的購買力兩者比較而決定。
若各國之間有品質相同的商品,且無運輸成本及貿易障礙,則均衡時各國貨幣對此商品之購買力均相同,此稱為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說意謂匯率等於商品(可貿易財)價格比。
一個測量購買力平價的簡單而幽默的例子就是大麥克指數。這個指標由於《經濟學人》雜誌的使用而聞名於世。《經濟學人》雜誌將麥當勞的在各國的分店中賣的麥香堡的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麥香堡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3英鎊,那麼美元與英鎊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3英鎊=4美元。假如在這個例子中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是1比1,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後的真實匯率將會向購買力平價匯率靠攏。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graphicdetail/2012/01/daily-chart-3
The Big Mac index:
國家(別) Big Mac price*,$
Switzerland 6.81
Norway 6.79
Sweden 5.91
Brazil 5.68
Denmark 5.37
Australia 4.94
Argentina 4.64
Canada 4.63
Uruguay 4.63
Colombia 4.54
Euro area 4.43
United States 4.20
Japan 4.16
Israel 4.13
Chile 4.05
New Zealand 4.05
Costa Rica 4.02
Britain 3.82
Singapore 3.75
Peru 3.71
Turkey 3.54
Czech Repuglic3.45
UAE 3.27
South Korea 3.15
Latvia 3.00
Pakistan 2.89
Lithuania 2.87
Mexico 2.70
Philippines 2.68
Saudi Araia 2.67
Hungary 2.63
Poland 2.58
Egypt 2.57
Russia 2.55
Sri Lanka 2.55
Taiwan 2.50
Indonesia 2.46
Thailand 2.46
South Africa 2.45
China 2.44
Malaysia 2.34
Hong kong 2.12
Ukraine 2.11
India 1.62
如果以大麥克指數,日本=4.16,南韓=3.15台灣=2.15
日本物價是台灣的1.94倍,南韓物價是台灣的1.46倍,
台灣的物價相對於日本南韓,台灣物價是相當便宜的,但是不能這樣子比.
要考量薪資狀況,
一般人的認為:日本薪水是台灣的2倍,南韓薪水是台灣的1.4倍,與物價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但是以日本人的薪水來台灣玩覺得台灣物價很便宜,
以台灣人的薪水去日本玩會覺得日本物價很貴。
所以台灣的上班族出國是很可憐的。
一、假設把台幣升值,台灣薪水一直没升:
今天若把台灣匯率升值1.4倍從1:29升到1USD:20TWD,台灣的薪水(4萬台幣=2000USD)以美元換算跟南韓(月薪=2000USD)一樣,但是台灣科技業恐怕倒成遍體鱗傷,所以是不可能的。
二、假設台灣走貶值路線,貶值帶動出口物價會跟著上來,但問題是台灣人民薪資有没有辦法調升?否則恐怕月光族會變多。
今天若把台灣匯率貶值到1USD:40TWD此時台灣物價一定會上來,台灣月薪4萬一定要調到8萬(等於2000USD),才會與南韓換算美元月薪2000USD水平一樣。但問題是台灣整體企業會不會幫員工調薪到這麼多呢?否則恐怕因台灣貶值物價上漲造成的月光族會變多。
調匯率這東西說簡單也是很簡單,說難也是真的很難,就看執政當局考量的是什麼?
大破大立要往哪一個方向?恐怕執政當局永遠是在1USD:30TWD左右搖擺吧!
於1916年由加塞爾(Gustov Cassell)所提出,認為一國貨幣的對外價值,是決定於二國通貨的相對購買力,而不是貨幣的含金量。匯率是依照本國貨幣在本國市場的購買力和外國貨幣在外國市場的購買力兩者比較而決定。
若各國之間有品質相同的商品,且無運輸成本及貿易障礙,則均衡時各國貨幣對此商品之購買力均相同,此稱為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說意謂匯率等於商品(可貿易財)價格比。
一個測量購買力平價的簡單而幽默的例子就是大麥克指數。這個指標由於《經濟學人》雜誌的使用而聞名於世。《經濟學人》雜誌將麥當勞的在各國的分店中賣的麥香堡的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麥香堡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3英鎊,那麼美元與英鎊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3英鎊=4美元。假如在這個例子中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是1比1,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後的真實匯率將會向購買力平價匯率靠攏。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graphicdetail/2012/01/daily-chart-3
The Big Mac index:
國家(別) Big Mac price*,$
Switzerland 6.81
Norway 6.79
Sweden 5.91
Brazil 5.68
Denmark 5.37
Australia 4.94
Argentina 4.64
Canada 4.63
Uruguay 4.63
Colombia 4.54
Euro area 4.43
United States 4.20
Japan 4.16
Israel 4.13
Chile 4.05
New Zealand 4.05
Costa Rica 4.02
Britain 3.82
Singapore 3.75
Peru 3.71
Turkey 3.54
Czech Repuglic3.45
UAE 3.27
South Korea 3.15
Latvia 3.00
Pakistan 2.89
Lithuania 2.87
Mexico 2.70
Philippines 2.68
Saudi Araia 2.67
Hungary 2.63
Poland 2.58
Egypt 2.57
Russia 2.55
Sri Lanka 2.55
Taiwan 2.50
Indonesia 2.46
Thailand 2.46
South Africa 2.45
China 2.44
Malaysia 2.34
Hong kong 2.12
Ukraine 2.11
India 1.62
如果以大麥克指數,日本=4.16,南韓=3.15台灣=2.5
日本物價是台灣的1.66倍,南韓物價是台灣的1.26倍,
台灣的物價相對於日本南韓,台灣物價是相當便宜的,但是不能這樣子比.
要考量薪資狀況,
一般人的認為:日本薪水是台灣的2倍,南韓薪水是台灣的1.4倍,與物價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但是以日本人的薪水來台灣玩覺得台灣物價很便宜,
以台灣人的薪水去日本玩會覺得日本物價很貴。
所以台灣的上班族出國是很可憐的。
一、假設把台幣升值,台灣薪水一直没升:
今天若把台灣匯率升值1.4倍從1:29升到1USD:20TWD,台灣的薪水(4萬台幣=2000USD)以美元換算跟南韓(月薪=2000USD)一樣,但是台灣科技業恐怕倒成遍體鱗傷,所以是不可能的。
二、假設台灣走貶值路線,貶值帶動出口物價會跟著上來,但問題是台灣人民薪資有没有辦法調升?否則恐怕月光族會變多。
今天若把台灣匯率貶值到1USD:40TWD此時台灣物價一定會上來,台灣月薪4萬一定要調到8萬(等於2000USD),才會與南韓換算美元月薪2000USD水平一樣。但問題是台灣整體企業會不會幫員工調薪到這麼多呢?否則恐怕因台灣貶值物價上漲造成的月光族會變多。
調匯率這東西說簡單也是很簡單,說難也是真的很難,就看執政當局考量的是什麼?
大破大立要往哪一個方向?恐怕執政當局永遠是在1USD:30TWD左右搖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