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這支離譜的紀錄還不少...常常漲的令人意外,跌的令人意外.
這支有夠離譜24多就...(恕刪)
當年和宏碁分家,宏碁拿走台積電,國基(後來換成鴻海股票)..一堆值錢的股票.但代價是承擔超大的300億股本.
緯創拿走 機器設備,全球廠房,研發單位....緯創擁有大筆的資產,但當時股本卻只有80億,股本小而美,遠比廣達,仁寶,英業達小很多,營業成本低,做的生意規模卻是一樣,理當上市後股票會大漲.
2003/8 剛上市,股價$31~34,公司高層對內對外都發表樂觀看法,股價號稱要超越仁寶.吸引了公司內外一堆人追價投資..結果當年底,就意外宣布打消菲律賓廠和建基損失幾十億的重大虧損,股價從31跌到22,
2014/10 再跌到剩下$15....
隨後又因xbox接單題材,有人預先大買,開始大炒特炒,加上歐洲過度需求,NB大賣,一路漲上去,印象中
2007/10股價來到$70,外資最後加碼到70%以上.
到了2008/8 國際金融風暴時,又有人預先知道在$58大賣,隨後股價大幅下跌
2008/11跌到$17.隨後又大幅上漲
2009/7來到$69,又有人知道內線大買.
股價來來回回,長期下來,某些熟知內情的特定人士確實是賺了大錢,但外資的持股水位從30%到70%又到30%,最近又到45%,外資不知是套牢還是賺錢?
退休老人 wrote:
(賣出條件)=(本益比>30)+(殖利率< 3.3%)+(淨值比>3.5 )
B=(上漲月)就是賺錢加碼買; (下跌月)就是虧錢減碼賣
C=耐心等數月半年,抓到1支股,就追隨主力玩半年1年玩到下跌月才出場
退休老人大:
感謝無私分享
您的方法看過後有三個問題請教,煩大大解惑,感恩!
Q1.賣出條件(本益比>30)+(殖利率< 3.3%)+(淨值比>3.5 )是達到一個就賣1/3,達到兩個就賣2/3,達到3個,就全部出清?
Q2.上漲月,下跌月,盤整月定義不太懂,翻了大大前文:
上漲月=加碼買=收盤價>前面下跌黑K棒的開盤價
下跌月=減碼賣=收盤價<前面上漲紅K棒的開盤價
盤整月=不動,動了就輸=收盤價介於前面紅黑K棒之間
前面指的是上個月K棒,還是前面幾個月?有明確定義嗎?
至於盤整月前面紅黑K棒之間,這部份其實看不太懂?
Q3.(上漲月)就是賺錢加碼買; (下跌月)就是虧錢減碼賣 ,上漲月加碼幅度?及下跌月減碼幅度?
問題有點多,不好意思,煩退休老人大大解惑,感恩~
Q1=定存股的賣出時機
(買進條件)=(本益比<15)+(殖利率> 6.6%)+(淨值比<1.5 )
(賣出條件)=(本益比>30)+(殖利率< 3.3%)+(淨值比>3.5 )
A=本益比15買進=現在變30售股1/3換現
..本益比是下次股利的先行指標,高本益比代表著下次會發放低股利
B=殖利率6.6%買進=現在3.3%售股1/3換現
..低股利報酬率差,還要承擔股價下跌的風險虧價差,求保本就殺掉
C=淨值比1.5買進=現在變高危險售股1/3換現
..高淨值比隱藏著老闆售股變現後股價長期看跌風險,求保本就要閃
x
Q2=上漲月,下跌月,盤整月定義
(上漲月)=加碼買=收盤價>>最近1根(上漲棒+下跌棒)
(下跌月)=減碼賣=收盤價<>最近1根(上漲棒+下跌棒)
盤整月=不動,動了就輸=紅棒是反彈.黑棒是回測.
多頭是=數個上漲月+盤整月(沒有下跌月)
空頭是=數個下跌月+盤整月(沒有上漲月)
x
Q3=加碼幅度,減碼幅度
3年低點出現(上漲月)重押如$100,接著有上漲月,加碼$20
出現(下跌月)減碼1/3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