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四万亿基建出炉

我是理工組的,沒辦法像樓上幾位懂經濟的大大從經濟學面做深入的分析。我試著用條件機率看A股未來。這裡用條件機率著重在定性的分析,非定量的分析。另外,這裡用條件機率的樣本空間不像「機率論」的定義那麼嚴謹,尚請見諒。

上證指數:1849(2013/6)-5178(2015/6),漲幅180%,(中國南北車合併→自貿區→軟件。。,相當精彩的兩年);
美國道瓊:14909(2013/6)-17619(2015/6),漲幅18%

如果你在2015年七月以後求條件機率:a=P(美股下跌|陸股再上漲)=P(美股下跌∩陸股再上漲)÷P(陸股再上漲),你可以發現機率很低(歷史已證);

又上證指數2015/6~現在,跌幅50%
美國道瓊2015/6~現在,漲幅50%
如果你現在求條件機率:b=P(陸股再下跌|美股再上漲)=P(陸股再下跌∩美股再上漲)÷P(美股再上漲),你可以發現機率也很低(十月已證);

至於c=P(陸股再下跌|美股下跌)=P(陸股再下跌∩美股下跌)÷P(美股下跌),以後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怕的話可以用鎖單操作來控制風險。

從技術面看陸股是在修正那兩年漲了180%,當然你也可以從貿易戰什麼的來解釋,高興就好。

個人覺得不該再看淡陸股。當然各位經濟大大精彩的分析,也很可能會是以後很重要的相關佐證。

僅供參考。

saminhhht wrote:
我是理工組的..(恕刪)


理工組的只看兩邊數據?
而且是狀況迴異的個體?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saminhhht wrote:
我試著用條件機率看A股未來。


我覺得這是不好的方法,光指數的內容和計算方式就很可能是大問題

先來說美股Dow Jones好了,這才30家企業,美國最好的30家,在GE下去後,Dow Jones成立以來已經換掉所有的企業了,永遠都是最好的30家,漲高修正外,容易長多

指數計算也不同台股,台灣指數除權會修正,美股不會,台股跟Dow Jones一樣方式計算,台股幾萬點了


來說一下上海A股,這其實是一個不是那樣好的市場
太多的國有企業,且大多數的籌碼在政府控制的單位手上
操作的規則還沒有完全固定化,也就是政府只要改點東西,就可以很容易控制漲跌
資金面上政府幾乎可以主導大的流向,那受政府的控制太強了


但以投資來說,如果買在相對的低點,那只要不是有問題可能會掛的公司,買在相對低點,下跌空間和機率低得多,未來獲利的機會大,從中性角度看,當然屬於可以投資的(這邊指長期)

但如果考慮到市場受政府影響,如果政府就打算控制在2500~3200,那買在現在的點,利潤空間也不是多大
以時間成本和尋找更好的標的物來說,幾乎一定可以找到更有效益的市場,那何必一定在這?

中國的股市就是發展的差,所以企業擴張時股權的路幾乎沒了,只剩下債,所以槓桿來說一直都過大,之前有做一些改變的試驗,但不成功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中國股市還是得更公開和流動,對中國經濟發展會比較好,兩隻腳的資金怎樣也比一隻腳來得穩健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不長眼 wrote:
理工組的只看兩邊數據...(恕刪)


謝謝各位大大指教。

我純粹是業餘的。

試著建立一套粗糙模型論A股。

就當我在催眠我自己去買A股嘍!

Buy in or not,thank you anyway.

economic wrote:
我覺得這是不好的方...(恕刪)


大陆一直两只脚,因为有港股,A股是不会改的,否则就等于答应了美国消减国企的要求,这又是不可能的。人民币市场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国企和汇率这两大不市场化的东西必然存在于A股,A股就不会动。
这也是目前香港对大陆为数不多的作用之一,市场化的港股。

渣物渣人 wrote:
中国来的快去的也快...(恕刪)


基础建设是不考虑收回成本的。
第二,高铁是赚钱的,很多偏远地区不赚钱,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来弥补这部分的亏空,但是总的还是赚钱,财报在那里,南北车也公开。
第三,投资成本的话,还是那句话,基础建设我们从来不考虑成本收回不收回的问题,因为高铁带动了多少商业,方便了多少人流,这种社会效应是远远大于成本的,政府做事情要考虑整体经济的催动、
郑国成 wrote:
ockquote&g...(恕刪)


追樓,謝謝分享

郑国成 wrote:
大陆一直两只脚,因...(恕刪)


那個池子太小太小了

郑国成 wrote:
基础建设是不考虑收回成本的。


建設看的是效益,小賺、小賠其實都還可以,有特殊用途的虧略大還可以接受,但整體要小賠以上

郑国成 wrote:
高铁是赚钱的


那是EPS,這可以很有空間的
台灣高鐵也是調整,把折舊改99年,EPS自然就上來了

郑国成 wrote:
高铁带动了多少商业,方便了多少人流,这种社会效应是远远大于成本的,政府做事情要考虑整体经济的催动


這個是效益,建設本來該思考的主要要素
但邊際效用會一直遞減,所以建設到一定程度後要多估算適當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郑国成 wrote:
基础建设是不考虑收回成本的。
第二,高铁是赚钱的,很多偏远地区不赚钱,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来弥补这部分的亏空,但是总的还是赚钱,财报在那里,南北车也公开。
第三,投资成本的话,还是那句话,基础建设我们从来不考虑成本收回不收回的问题,因为高铁带动了多少商业,方便了多少人流,这种社会效应是远远大于成本的,政府做事情要考虑整体经济的催动、...(恕刪)


住中南海的高階官員.要角好像沒聽過姓"鄭"的..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住中南海的高階官員....(恕刪)
他好像沒說自己是「官員」,勿腦補。
若有,請提供全段文字截圖,不要斷章取義的那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