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2561 wrote:華信銀行的傷害太深 華信銀行 20年前 資產品質最佳銀行與建弘證券 合組建華金控建華金控 後來好像併入 永豐金好像 2008年掛了 不知出怎麼事2007年報導 是高獲利 好像買很多高品質美國車貸以上印象回覆 可能有誤
可達瓜瓜 wrote:華信銀行 20年前 資產品質最佳銀行與建弘證券 合組建華金控建華金控 後來好像併入 永豐金好像 2008年掛了 不知出怎麼事2007年報導 是高獲利 好像買很多高品質美國車貸以上印象回覆 可能有誤 2002/5月華信銀行(成立於1992年1月28日)與建弘證券,金華信銀證券,共組建華金控次月華信銀行更名為建華銀行2006/7月建華金控更名為永豐金控迄今2006/11月建華銀行與台北國際商銀合併,更名為永豐銀行迄今
金融股也好好加油吧!***謝金河FB:走過2020,台灣留下不少令人感動的紀錄,這當中,我整理出三張表格,值得大家參考。一個是去年一整年,台灣每個月及整個季度的出口表現,台灣從每月的250億美元,一直成長到年底的330億美元,可用一個漸入佳境來形容。過去一年的四個季度,台灣出口由787億美元,793.5億美元,900.8億美元到972.1億美元,呈現一季比一季高的走勢。2020年,台灣出口3453億美元,比2019年成長4.9%,台灣與中國是過去一年疫情肆虐下,罕見出口能成長的國家。第二張表格是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最低是二月的2.09兆元,七月之後跳升至3兆元以上,到12月創下3.66兆元新紀錄。而營收也是一季比一季髙,從首季7.41兆元,次季8.32兆元第三季9.25兆元,到第四季寫下10.46兆元歷史紀錄。而且每一季淨利都大幅跳升,從第一季的3510億元,第二季5412億元,第三季7694億元,如果第四季營收比第三季超過一兆多元,第四季浄利有坐8000億到9000億元的機會,全年純利約在2.5到2.6兆元之間,這比2019年的1.99兆元,出現大幅成長,這是支撐台股上漲的最大基本面。第三張表格是全球主要國家的前三季Gdp數字,大家可以比對一下,歐美用季對季來比,起落非常大。如果拿年對年來比,去年東恊各國表現黯淡,日本,印度很慘,新加坡,香港也是衰退顯著,照這個數字來看,台灣若第四季表現亮眼,將超過中國,越南,成為2020年經濟成長率跑第一的國家。
gy2561 wrote:歷史會重複發生的.金(恕刪) 這週我也在大降庫存了,只有泰山1218還沒降,再等一週月線上來後看看。金融類股所剩不多,最多就百餘張中壽等收購。至於元大金,去年四、五月買,到上個月底清掉,收獲很滿意,非常感謝元大金控團隊。去年第一次領到股息時才知道它是"復華金"。
2020年金控股大都獲利不好,壽險、證卷除外!基本面不好,股價當然不會漲!會漲才奇怪⋯⋯漲也是無基之彈吧⋯⋯跟大盤指數多少沒有關係⋯⋯萬四 萬五萬六都是反應 台積、聯發科、鴻海、聯電⋯⋯航運、原物料!去年基期低,等待今年營收是否春暖花開+公佈股利政策才有可能有輪到金融股。
KELLY8116 wrote:等待今年營收是否春暖花開+公佈股利政策才有可能有輪到金融股。 股利越多越好(感覺是在做夢),這個病毒還會自體演化變種,來首碎碎念的詩吧。。。春暖花開病毒散,消費力道動起來。民生百業齊運作,股東數錢樂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