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GameStop掀起對做狂潮 美股震盪恐怕有增無減

2021-01-30 17:51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股市周五大跌,創下去年10月以來單周最大跌幅,除反映新冠疫情拖累經濟的疑慮揮之不去,本月席捲華爾街的交易狂潮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投資人擔心,美股接下來震盪有增無減。

道瓊工業指數周五大跌620.74點收29,982.62點,跌幅2%。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各跌1.9%和2%。一周下來,美股三大指數跌幅介於3.2%至3.5%之間,是10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周。

台積電ADR周五大跌3.4%,費城半導體指數也跌1.6%,周線各下跌5.9%和6.1%。

美股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率指數收在32.4,11月初以來首度站上30以上,遠高於長線在20以下的水準。

長期投資人青睞的亞馬遜、特斯拉和臉書(Facebook)周五和本周也都下跌。蘋果(Apple)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也收低。DataTrek Research創辦人柯拉斯(Nicholas Colas)表示,五大科技股下跌,與散戶和華爾街專業投資人對做有直接關係。柯拉斯說,如果大型投資公司做空部位一直賠錢,就得出脫一些賺錢的股票來變現。

本周,散戶繼續湧進被法人嚴重做空的股票,遊戲驛站(GameStop)股價飆漲400%,AMC娛樂大漲278%。

部分投資人漸漸擔心,GameStop等散戶追捧的股票波動太大,可能引發美股過度狂熱,進而加劇大盤震盪。

D.A. Davidson財富管理主管拉根(James Ragan)表示,GameStop這類投資行為「勢必讓我們有點憂心」。「最起碼得提防市場有可能進入修正」。

如此瘋狂交易,淹沒本周蘋果、微軟等科技巨人優於預期的財報佳績。蘋果本周大跌5.1%,也有投資人認為這反映的是獲利了結。

不過,如果被軋空的避險基金被迫出售其他股票來回補空頭部位,美股可能加劇震盪,是否演變為大盤的更大風險,也值得觀察。至於散戶追捧個股的交易本身,也可能是泡沫成形的最新徵兆
a14927 wrote:
出清金融…
我沒出清啊!

是小散戶出清
a14927大 是 中小或中型散戶
要加股元大金的同學
不妨等到配息政策出來再考慮
我是去年16塊的時候買入一次 18元再加碼一次
但是法說會後就停了要再加碼的念頭
因為法說有個重點 就是未來不會再配股
相關的資料可上網下載
再按照之前小氣的成度
有可能變成另一家與業績脫鉤的一元金
我是會等到今年的股利政策出來後再決定是否再增加持股
給各位同學參考
那就買入華南金啊!
2020年踩💩!2021年又是全新的開始,位階也低!現金/配股一直又是各半!

kg168 wrote:
要加股元大金的同學不...(恕刪)
kg168 wrote:
因為法說有個重點 就是未來不會再配股

法說會只說以現金為主的股利政策,它與不會再配股能劃上等號嗎?

另外108年元大金EPS1.75,配息率60%,現金0.65股票0.4
109年EPS1.99,法說會揭露配息率50%-60%,也就是股息是1-1.19
假設今年股利跟去年一樣,現金0.65股票0.4,有否符合法說會所說的配息率50%-60%及以現金為主的股利政策?
元大1月自結讓人很多期待,就算配現金1元也是很好了......報酬是定存好幾倍,更何況追綜幾季法說應該不止1元,這版很多達人,都是大戶幾百張領息...帶風向不容易
kg168 wrote:
要加股元大金的同學不...(恕刪)
一家近年在數位市場大幅崛起的銀行主管直言,那3家純網銀根本不需要懼怕,銀行真正要擔心的是,這些已自成生態圈的業者、擁有上千萬會員數中的「客戶完整消費數據」才是關鍵,簡單說,未來是「掌握數據者得天下」的時代。
「誰能搶佔客戶消費數據的海景第一排,誰才可以存活。

銀行會很慘...從食物鍊的頂層一下墜落

光支付的大餅就被刮分

保險也沒好到哪,現金股利都發不出來了,匯損嚴重阿。以前的高利保單更是雷

除了証券期貨類的,銀行獲利委縮是必然的了。

我還是把我中信跟台新出光
改買ETF。一次30檔分散風險,可以一直買一直歐硬

產業變化超大,高高在上的銀行金童要被踩下來了,房地產簡單多了。

江山輩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永遠在改變
enzo69356 wrote:
一家近年在數位市場大...(恕刪)

能不能有高手說服我繼續存中信台新

只前是台新台企,台企真的太鳥賣光光。
換成中信元大。中元各一張就要4萬,崩盤攤2檔真的壓力很大

肥羊大很推中信,但也不敢歐硬還是配了另一檔富邦。

大俠歐硬兆豐勇氣可嘉。但你們真的敢歐硬一檔嗎!

ETF買不帶台GG的波動小很多
一樣有個5%
ETF真的好,但真的空虛寂寞覺得冷。
日經:美中貿易戰釀全球晶片荒 台積電續挑大梁

2021-01-31 17:14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日經新聞指出,美國對大陸的制裁造成全球晶片荒,進一步拉抬台積電在全球晶片產業的主宰地位。 歐新社
全球半導體短缺日益嚴重,外國政府已求助台灣當局,向台積電(2330)轉達提高產能的請求,凸顯台積電在晶片產業無人能及的影響力。日經新聞指出,在美中摩擦加劇之際,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宰地位日益升高。

蘋果、高通、Sony等公司,目前天天派遣代表前往台積電總部,希望確保產品所需晶片供給無虞

日經新聞指出,1986年美國與日本簽定半導體協議,強迫日本半導體製造商調高售價,讓美國業者取得更大的市占率;當時,日本的NEC、東芝和日立,都是全球頂尖的晶片製造商。

美日的協議成為台灣的機會,台灣政府當局當時研判全球晶片產業將大幅變動,敦促張忠謀回國創立台積電;這個押注極為成功,台積電掌握美國轉向「水平分工」的趨勢,靠著代工快速崛起。

2010年代智慧手機普及,讓台積電獲得另一波成長動能;該公司迅速投入高額資金研發新製程,吸引更多訂單。

目前,台積電是全球僅有三家具備生產先進半導體能力的公司之一,另外兩家分別是三星電子和英特爾,但英特爾幾乎已要退出這個行列。

美中摩擦造成地緣政治風險,推升台積電的全球影響力;一度尋求與亞洲企業對抗的美國,如今在國安因素的考量下,正竭盡全力拉攏台積電。

華府35年前打壓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如今把目標對準中國大陸,也造成全球晶片荒;日經指出,美國再次造成晶片業動盪後,台積電仍將繼續挑起主角大梁
....................................
今年流行台積權重大的 ETF 還遠在季線上 如拉到季線非買不可 金融早已落後乖離季線 而有些科技成長股 本益比15 這幾天若測試季線 是好買點
................................
台積電 套句 INTEL前中國董事總經理黃節說的 匪夷所思 要感謝很多人 李國鼎的遠見 張忠謀世界一的格局
前技術長胡正明FinFET 曾繁城 開世界半導體會議時 碰到講中文的就挖角 前技術長蔣爸的前瞻 如10年前就買EUV原型機由林本堅10年磨一劍及 開先河的CHIPLET 很早就組了團隊 24小時研發的團隊 拼命的員工.....
日本硬是給 老美 擠掉了 早期勝過老美 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歐洲也只剩10% 台 韓獨大 中國全力拚 5年後再看
................................
金融就存股 存到零成本 5%還是有 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不滿意 就做功課 到非金融 衝衝浪 多空雙向 增加歷練 2 8 法則 2成的人會成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