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當年同意台新併彰銀...(恕刪)



彰銀不是有一個高層先閃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曾銘宗的說法是記者 筆誤還是曾銘宗口誤? 亦或者是曾銘宗心中真正的想法?
過去在金管會任內,從曾銘宗的發言,
我感覺得出來他是不反對的,只是為了保住位子,口頭上不說。

曾銘宗是否換屁就換了腦袋,還有待觀察,是堅持專業還是支持民粹?
雖然綠的要讓它過絕對不是問題,但國民黨是否會叫他藉故發揮,也是該考慮的情況。
彰銀的問題應該不是問題了

該注意的倒是業績獲利如何才是重點

明年度股東會後若能編合併報表,對2887應有美化效果

剛算了一下目前總持股是319,275股已有獲利27,642元

這都要拜這10天外資猛買3萬多張之賜

看來市況已有好轉,就看5月EPS如何?



看來這就是台新金第四季和第一季提列的30億?


台新金抗TRF 提列30億準備金
2016-03-09 00:54:25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饒世湛說,台新金核心子公司台新銀,去年全年已按人民幣6.8元匯價提列25億元損失準備,今年前兩月每月各自再增提2.5億元。人民幣3月來已止貶回穩,加上台新銀和客戶商談把交易金額轉成貸款,未來只要人民幣不再大貶,提存的TRF金額有機會回沖、挹注獲利。

饒世湛說,台新銀目前的TRF名目本金,瘦身幅度不到一半,加上全世界景氣都不好,「今年來講,對我們最大挑戰是風險管理,必須要做好」,因而以最嚴謹、保守態度對待潛藏的TRF風暴。

台新金昨日舉行第4季法說會,台新銀與客戶承作的TRF金額並非國內最大,連前三大都排不上,但因國內金融機構對此議題態度曖昧,投資人訊息不透明下,TRF議題成為昨日外資法人第一個提問的問題,也是整場熱點。



TRF投資 陸客倒帳30億 國銀要告

2016-06-06 05:17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兩岸金融糾紛,再添一樁。部分銀行之前透過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香港分行,對大陸企業主或投資人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但在人民幣貶值出現虧損後,許多大陸客戶都違約不還錢,國銀也準備提起告訴。台新金控總經理饒世湛表示,銀行追討債權是職責,拿不拿的回來,都要告告看。

兩岸金融市場,繼聯貸放款糾紛後,投資爭議再起。TRF爭議與聯貸案踩地雷不盡相同;因為銀行多是透過OBU或香港分行,對大陸投資人推銷TRF,許多「尚未登陸」設據點的銀行,都有陸客TRF投資糾紛。

另外,聯貸市場只踩到幾個陸企地雷,但購買台灣銀行業TRF的大陸投資人,卻幾乎是集體不還錢。

有銀行業者甚至說,投資TRF的大陸客戶若有10個人,「就是10個人不還錢」。據了解,有家民營銀行針對TRF等衍生性商品,已提列的呆帳損失準備金額中,有超過8成都是因為大陸客戶倒帳造成。市場初估,大陸客戶投資TRF倒帳金額至少有30億元。

雖然國銀也知道提告可能於事無補,但還是決定要告。一家民營銀行總經理說,這些倒帳的大陸客戶都自認,放在台資銀行OBU的資產不多,台資銀行也追討不到他們在大陸的資產,才會鐵了心不還錢。但對銀行來說,保全債權是職責,且對這種有意違約的賴帳行為,若不告,銀行可能瀆職。

過去兩年,金管會大動作施鐵腕整頓國銀銷售TRF,許多立委又代客戶向金管會施壓,不管投資人有無理由,都一面倒指責銀行,也讓國銀面對兩岸客戶時都「矮半截」。許多大陸客戶也比照台灣客戶,指責國銀都是「不當銷售」,前年甚至有陸企透過立委,針對TRF投資損失跨海求償,一開口就要銀行賠500萬美元。

目前各大銀行TRF業務已處於無量狀態,TMU部門不是凍結人力、就是裁撤或轉型。一家民營銀行因為提呆金額超出預期,該行金融市場一名資深副總經理已在日前離職。
按人民幣6.8提列,查了一下好像都在6.5左右,
所以年底有可能會回沖一些??

另外,賭輸了不付錢…OOXX…
總經理說知道提告可能沒用,
但還是要提告…
跟財政部官司才剛判決,又來一個…
一整個心酸。

jerry9933 wrote:
總經理說知道提告可能沒用,
但還是要提告…
跟財政部官司才剛判決,又來一個…
一整個心酸。

往好的方面想,如果台新金能哪一年沒有這些有的沒的問題,
獲利成績應該會很不錯。
不過我看以饒先生愛衝的性格,出這些有的沒有的包的機會大一點。

今天能收近兩個禮拜的高點,不容易喔。
近期支撐應該是12.25,壓力12.75。
加起來除以二,這樣算起來,
這禮拜能過12.5就不錯了。


另外,剛剛看了一下線圖,想不到,最近一年(12個月),和今年以來,台新金居然都漲贏玉山金和富邦金。有點意料之外⋯⋯不過拉到兩年期(含董監事改選)後,就差很多了⋯⋯

jerry9933 wrote:
按人民幣6.8提列...(恕刪)


科科科
所以金融業要風險控管
以前房市一日三價
看漲沒有超貸問題
等房價下來了
就是看各家銀行控管風險能力


人民幣會走到哪裡看瞴
就風險控管
才能度過壓力

linchen245 wrote:
所以金融業要風險控管...(恕刪)


台新就是很拼, 業績壓力很大, 行員業績不達標, 下班後還得去參加精神講話課
所以才會努力賣金融商品(含TRF...), 只要客戶身家達標, 就開始鼓吹課戶買能買的金融商品
結果就是, 手續費銀行賺, 賺賠客戶的事...

台新主力有人說是車貸, 所以這一波房價緩跌, 台新影響應該不至於太大
saya wrote:
台新主力有人說是車貸, 所以這一波房價緩跌, 台新影響應該不至於太大

去年台新金有在推加值房貸,其實這就是低利二胎,
利息是1.95%~9% (按I+0.8%~7.85%機動計息)。

這對銀行而言比一般二胎還差,因為利息太低,
雖然只能貸到 80% (最高貸款金額為本行房屋鑑估價值80%)
所以除非台新銀行的鑑價夠保守,不然我看也是危險。

房屋加值貸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