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fostery wrote:
我持股全部都是金融,(恕刪)


F大您本金雄厚且資金有時會遊走不同金融股。

===
其實金融股就有不同的族群,像是壽險金控,證券金控,銀行金控,這些族群的資金也算是會輪動的,以價差而言可以賣A加碼B。

最小的定期定額金額是1000, 最多大概是2萬?。

每次可以調整的金額有500元或者1000元。

最少的次數是每月1次,每月最多3-5次。

股價漲幾%開始賣出,股價跌幾%開始加碼,自己可以決定一套規則,謹守紀律。

若是一開始的基數大,次數多,檔數多,沒有個1-200萬真的會買到沒錢。

小小資金慢慢賺,至少會是正的,不要嫌少
fostery wrote:
我持股全部都是金融,...(恕刪)


F大的300萬股息已經贏過99趴上班族的年收了,灰熊利害。

👍
每個人都不同。所謂不同是「在人生階段的不同」,「現有可運用資金額的不同」及「個人投資個性的不同」。

我是建議剛入職場就開始存股,以最可靠、配息合理的公司為標的。每年有多餘現金就買股,可以壹年才看壹次股價的公司。壹切以工作為要。

40/50離開職場,投資收入可能是要支付全家費用,心態自然不同。要全心投入研究股票脈動,個股訊息及產業狀況。

60以後才離開職場,壓力較輕。投資可積極,可清談。很多人是把投資當消遣、當愉樂,當自己的眼光正確,會有最大成就感。
enzo69356 wrote:
還是想再吃一間小房小套...覺得惡性通膨快來了...錢都不敢拿還貸款..


如果認為惡性通膨快來了,應該不要持有現金或將錢還貸款,反而更應該買小套房才能保值。
因為貨幣的價值減損的幅度大。
yen sheng wrote:

如果認為惡性通膨快來了,應該不要持有現金或將錢還貸款,反而更應該買小套房才能保值。
因為貨幣的價值減損的幅度大。


台北市的跟新北市連套房都靠北貴阿
買房跟買股一樣...我都追強勢地段
都買市中心近公園捷運站...
外圍再便宜都不考慮
以前買的很便宜
現在飆成這樣~心裡的坎有點過不去

存股---就是選好一檔等跌~越跌越買一直攤...很多存股達人的手法就是這樣
大俠&肥羊等等等
(有人一次4~5檔甚至10幾檔...)

差價---一次一檔~還在想策略~也用越跌越買?還是追強勢股?這2種完全不同的邏輯
(強者我朋友是天女散花式追強勢股...因為不喜歡輸的港覺...攤到贏?所以只追一檔資金才夠)
weber2654 wrote:
每個人都不同。所謂不同是「在人生階段的不同」,「現有可運用資金額的不同」及「個人投資個性的不同」。

我是建議剛入職場就開始存股,以最可靠、配息合理的公司為標的。每年有多餘現金就買股,可以壹年才看壹次股價的公司。壹切以工作為要。


是不錯
以工作為要~見人見智
除非你是什麼百大企業或是高科技或銀行或公務員
再不然是自行創業者

工作就是上班就是賣時間當奴才
我很早就参透這點~十幾年前班照上~領個溫飽的薪水
開始房地產投資
工作就是混吃等死~沒花太多時間跟精神在本業上(因為本業也沒啥路用~就是外面很普通的薪資~不特高也不算差)

累積了數間房產( 當然也有天時地利種種因素)

我是真的建議不要花太時間替老闆打工~除非薪資特高
或你將來打算用工作技能出來開業創業
把時間拿來投資

上班族就是求溫飽~其他不要想太多
靠現在的工資我連台北一間房都買不起
還好我覺醒的早

要學習承擔風險
控制風險

年青人真的不要太早存股
要衝一點
因為工資跟存股都算的出來...
你的未來沒大意外也只能這樣


1.創業
2.股票
3.房地產
4.嫁娶豪門(女人比較容易適用~要長的正)
5.重新投胎

1我沒勇氣創~個性也不適合
當老闆要智勇雙全
智者必詐,勇者必狠
(10個老闆~9個是渣~1個還再學當渣)

3現在全台飆到一個誇張
4~5不考慮
剩下2
weber2654 wrote:
weber2654 2021-02-13 9:55 21658樓
每個人都不同。所謂不同是「在人生階段的不同」,「現有可運用資金額的不同」及「個人投資個性的不同」。

我是建議剛入職場就開始存股,以最可靠、配息合理的公司為標的。每年有多餘現金就買股,可以壹年才看壹次股價的公司。壹切以工作為要。

40/50離開職場,投資收入可能是要支付全家費用,心態自然不同。要全心投入研究股票脈動,個股訊息及產業狀況。

60以後才離開職場,壓力較輕。投資可積極,可清談。很多人是把投資當消遣、當愉樂,當自己的眼光正確,會有最大成就感。



樓主的「人生階段的不同」==簡單分:「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有職場閱歷的中年人」「退休族的壯年人」三個階段------

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可運用資金」及人生閱歷後的「投資個性」也會有不同…

人生階段相同的也會因:「現有可運用資金額的不同」及「個人投資個性的不同」呈現投資屬性的不同…

------------------------------------------------------------------------------------

佛渡有緣人…

正如樓主人說的...每個人都不同…

也許正順風順水的人、想快速致富 賺「快財」的人聽不進去…

-------------------------------------------------------------
看完覺得人生大概就這樣了,感覺以前花很多時間跟金錢在專業上像個呆瓜,還好我還有執照以後沒全職工作還可賺點零用錢不致於餓死...大富大貴沒希望了...


enzo69356 wrote:
是不錯以工作為要~見...(恕刪)
weber2654 wrote:
60以後才離開職場,壓力較輕。投資可積極,可清談。很多人是把投資當消遣、當愉樂,當自己的眼光正確,會有最大成就感。


但X大好像不是這樣???

他退休了也有6千萬以上的資產,買對台積也沒成就感...
fostery wrote:
綜所稅及二代健保不是(恕刪)


後來看便宜又多買一些,股災45年來已碰過太多次了,很習慣了不會難熬,哈哈……
真乃神人,醍醐灌頂-好股不怕,都會過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