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2.減資款項不扣稅...(恕刪)


我相信這是中華電選擇以"減資"而不是配息的真正理由...雖然公積金配息即將在立院修法放寬(商業週刊報導)

但是不解是...如果未來非減資不可...為何過去2年還辦先增資再減資的動作

回頭看過去2次先增再減資的動作都是白做的虛工...現在決議一次減資20%等於還原前2次的增資

當初以溢價發行股票上市...溢價的現金只能納入公積金...過了幾年後再把公積金以減資發回股東

這些動作都是白做的工






Generation Kill
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如MBAnon大大所...(恕刪)


去年除權後買的,參予年初減資虧最大!

再聽在今年又要減20%,臉都綠了!

人家中華電抱一年,至少贏過定存

去年除權後買,抱到現在還虧勒

podman wrote:
我相信這是中華電選擇...(恕刪)


你可能是因為不大了解公司資本的結構才有這個問題…

上市公司,股東給公司的現金,只有一小部份是算進資本額… 大多部份是算進資本公積中…

資本額對公司有特別意義,不能亂動…

所以只要有動到資本額,都是很麻煩的手續… 把資本額這個帳增加了,就是 "增資",把資本額這個帳減了,就是 "減資"... (至於帳面上要相對應 增扣的 另個帳目是什麼,說穿了不重要… 所以有些增資 要跟股東拿錢,有些不用… 有些 減資會給股東錢,有些不會… 要看公司 動資本額 時 對應項目 有沒有 動用到 現金決定)

---

中華電 自 中華電股東 拿到 的現金事實上 共約 2664.6 億元,而掛在資本額下的,只有約 969.6 億… 剩下的 1695億 就是在資本公積中... (所以為什麼外資愛看 ROE,因為 ROE 有算進 資本公積,算公司賺不賺錢比較公平… 而 EPS 只算入資本額… 是算最後你股利可拿多少錢比較好用而已)

之前中華電所作的 "增資",是把 資本公積先減 "96.96" 億… 而資本額加 "96.96" 億… (只是錢從一個帳轉另一個帳… 只是剛好被動到的一個帳是資本額,所以就是叫 "增資" )

這樣增資完後,再作次 "減資"… 把 資本額 減 "96.96" 億掉… (會計原則,變動一定是對應的… 現金不會憑空消失… 一定是跑去誰手中了… 資本額減掉,是從那減?因為是現金減資,就是從公司的現金項,也減掉 "96.96" 億… 把公司的現金還給股東)

---

你會發現,上面的 增資,不用跟投資者拿錢… (因只是公司帳面數字作調整)

而明年的作法,只是少作第一步,不作 資本公積 轉 資本額這 段 帳面 動作而已… (後面還是一樣的…)

而仔細細想一下,資本公積 / 資本額 都是股東一開始付錢給公司的… (只是帳面上放不同項目) 所以先不先作資本公積增資?沒差啦~

---

之所以要增減資只是公司手上現金多,所以選這個時候來作 "調整 資本結構"... 減資事實上跟公司本身營運完全沒關係…

---

不過你說作白工是真的… 因為之前法律限制不能資本公積 直接配 現金給股東,所以才要先作增資,再減… 就真的是多一道工… 而且法律也限制,資本公積 增資 一次最多增 資本的10% (要不資本每年亂跳,那些財務報表作出的數字很難比較),所以以中華電信那麼高額的資本公積,要作好多次工才可以調整完畢… (不過,法律修改過了)
MBAnon wrote:
你可能是因為不大了解...(恕刪)


= =! 真的很不能夠理解跟想像,就因為抱到現在虧錢 所以做什麼都不對是嗎?
痔瘡怪衛生紙粗...... = =!

是不想懂還是故意的? 中華電原先的增資減資只有一種原因 (把資本公積 發放出來) <= 因為法令限制 無法用盈餘方式發放

這樣到底是還有什麼疑問? 我不禁懷疑 是 為反對而反對 還是 雖然不懂還是要反對

因為 反對的內容都是垃圾,我唯一理解到的中心思想是 "抱到現在虧錢" = =!

板上這麼多高手(如 MBAnon)用心思的打字,對比看起來真的很可笑 是她們對牛彈琴呢? 還是 是故意唱反調?
nokme wrote:
去年除權後買的,參予年初減資虧最大!

再聽在今年又要減20%,臉都綠了!

人家中華電抱一年,至少贏過定存

去年除權後買,抱到現在還虧勒


不是有幾位很會算的說除權前與除權後是相等價值嗎 ?

不過說真的,我去年除權前買,參加除權,又參加減資,到現在還沒填權,別人怎麼算都無所謂,有賺沒賺自己最清楚,不要被那些理論騙了才重要. 理論歸理論,事實歸事實.
clwu5724 wrote:
不是有幾位很會算的說...(恕刪)


沒錯啦,有賺到錢的說話才能最大聲… 放久一點囉~ 賺錢的機會是會滿大的… (但我也沒法跟你保障 100% 賺錢)

2009/7/31 收 65.8… 買 1000 股,花 65800 元…
參加除息,3.83 現金 x 1000 = 拿回 3830 元現金
參加增減資,1.00 x 1000 = 拿回 1000 元現金
2010/4/2 盤中 62.8,還是有 1000 股,價值: 62800 元

加上 減資/現金股利:62800 + 3830 + 1000 = 67630 元

說真的,你 7/31 買的話,是有賺啦,賺不多…

---

67630 - 65800 = 1830 ~= 2.78% 報酬… (又,時間花了 8 個月,年化報酬率約 2.78 * 12/8 = 4.17% 囉)

以去年7月開始投資到今天賺的情況來看,年報酬是只有 4.17%,是差強人意而已… (不過呆呆的投資散戶,在除權息前通常又會因為 "高股息" 的題材搶進中華電… 所以中華電在除權前一陣子通常會漲上去… 報酬應會再提高些)


clwu5724 wrote:


不是有幾位很會算...(恕刪)


其實版上幾位大大寫的真的很清楚,並且言之有物~

他們所做的就是清楚的說明公司增減資的作法~與計算方式~

至於股價是否填權~和持股者是否獲利~

這完全是看外資法人的操作動向~尤其以短線無法看出其趨勢

如果大大只以抱近一年的時間便不認同中華電信~

那大大當初買中華電信的想法是?

如果當成定存股~又何必僅一年便解約呢~

這支股票放個五年~再來統計報酬率也不遲~

當然大大可以選擇別支股票~

但是用股價些微的起伏來推翻~定存股的價值~確實有商議之處~

更重要的是~板上需要能給與建議的大大提供清楚的概念~

操作股票還是得看自己的中心思想囉~
靜心沉潛~

MBAnon wrote:


沒錯啦,有賺到錢...(恕刪)



補充一下 :

1000股 先增資 10% = 1100 股

1100股 後減資 10% = 990 股

所以差異值為 1000 -990 = 10 股

10股 乘上 65800 是否還有 658元未計算在內

我這樣的補充是否正確呢?
靜心沉潛~
podman wrote:
當初以溢價發行股票上市...溢價的現金只能納入公積金...過了幾年後再把公積金以減資發回股東

這些動作都是白做的工恕刪)


也不是說做白工啦~
從發行到現在~有人賣掉了~有人買進了...
應該有一半的股票已經輪過好幾輪了
當初上市買百元的中華電~如果2008年4X幾塊賣掉了
現在減資發的公積金就~~~沒享受到了
maway6427 wrote:
補充一下 :

1000股 先增資 10% = 1100 股

1100股 後減資 10% = 990 股

所以差異值為 1000 -990 = 10 股

10股 乘上 65800 是否還有 658元未計算在內

我這樣的補充是否正確呢?...(恕刪)

記得是 1100股 *0.909 = 1000 股~~
悠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