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wu0421 wrote:含金量少? 關鍵技術...(恕刪) 我對八核心和十六核心都持很保留的看法,散熱和電力消耗狀況不知怎樣,且跑手機軟體有需要那樣強大的CPU?使用差距真的夠大到消費者買單?
Weiter5494 wrote:曼尼兄不妨分享手上最...(恕刪) 不要這樣說, 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投資人, 依靠市場維生的,手中有幾張聯發科, 自然關心一下她的競爭優勢是否還存在???聯發科在行動裝置的競爭力還是有疑慮的, 但以發哥曾三度登上台股股王寶座, 基本上我對蔡老闆還是有信心的。台灣的公司能搬的上國際檯面的, 一雙手可以數的出來,我對行動裝置產業不了解, 只知道聯發科可以 :1. Facebook 協同三星、聯發科等, 發起全球網路推廣(還有 Ericsson、Nokia、Qualcomm、Opera)2. 富比士百大創新企業,聯發科是唯一上榜的台灣公司3. MT8135是聯發科首款bigLITTLE晶片 並成功打入亞馬遜平板供應鏈4. 2013年上半的全球前25大半導體業排名, 台灣3家, 聯發科排第18(去年22),若是以營收成長率作為排名依據, 聯發科排第35. 推出全球第一顆8核心晶片6. 2013年第2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 處理器方面,聯發科進攻平價機種策略使其排名上升至第三,僅次於蘋果及德儀(TI), 三星電子及英特爾(Intel)則緊跟於第四名NVIDIA之後。依據 digitimes 分析 :2H’13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突破5億支, 上下半年出貨比45:55, 市場需求3Q持穩4Q爆發, 包括 Sony 2013年下半起,將顯著增加採用聯發科及高通低價方案機種委外代工及推出。推動平板電腦方案最積極的聯發科在2013年將有機會進入前三大平板電腦應用處理器供應商的行列,而原有的龍頭大廠全志,則因為架構推進緩慢,導致產品競爭力不足,加上韌體問題層出不窮,2013年恐難複製2012年的強勢成長。未來LTE市場,原本高通打算複製WCDMA模式,以像聯發科客戶後收的方式商談授權條件,但聯發科此次不再甘願市場與客戶關係都攤在高通眼中,因此拒絕高通的提議,主因其產品競爭力漸強,未來聯發科寧可採用正常授權方式,也不願意將業務機密透露給高通。行動裝置產業, 趨勢還是向上成長的, 如果這個產業都做不起來, 那不知電子產業未來的希望在那裡 ??
台灣這裡的上市公司營收都可以在網站查詢但對岸的營收是2011年的那年對岸與台灣都還是在2g手機晶片發展3G智慧型手機晶片在去年才明顯出貨至少我不相信今年3g手機晶片對岸的總和會超越台灣明年差距更大對岸要說服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拿出數據證明吧!
economic wrote:我對八核心和十六核心...(恕刪) 您真的懂cpu??看您發表不少言論怎會如此膚淺說這種話呢??單核的時候就有井底之蛙說單核就夠了哪裡需要雙核,那只會更耗電雙核的時候又有人以管窺天說雙核心是完美的方案哪裡需要四核心,除了耗電我想不出有甚麼好處現在四核心成熟的時代又有一位預知未來的人士發表偉大言論惹...到底哪次升級核心技術電量是大幅降低的?從單核到四核請舉個例子!!手機廠商自然會克服這些問題才會推出給消費者使用,您也矇瞎擔心惹
愛吃牛肉麵的老王 wrote:您真的懂cpu??看...(恕刪) 我對單核心到四核心都沒有意見,但八核心以上我就很保留,過多核心的運算需要軟體的配合度要複雜多了,且到底可以快多少我很保留看法至少我以前看到的測試,八核心沒比四核心快多少,且八核心以上的設計複雜度高很多,至於你說的技術進步,起碼我在NB上沒感受到八核心真的帶來多大的效益,至於十六核心,先在NB上實現吧,手機上到底實不實用也需要看看真的大量出貨的狀況
economic wrote:我對八核心和十六核心都持很保留的看法,散熱和電力消耗狀況不知怎樣,且跑手機軟體有需要那樣強大的CPU?使用差距真的夠大到消費者買單? 嗯...老實講, 個人倒是挺看好八核在移動平台上的發展.Mobile跟PC生態有很大的不同, 很難類比過來.而且MTK的八核應該也會賣得比目前Q公司的高階四核便宜....吧??所以消費者會不會買單.....假如比較便宜, 為何不用呢?總之, 等八核心終端產品開賣之後就能知道答案了.
mstedom wrote:嗯...老實講, 個人倒是挺看好八核在移動平台上的發展. 可否請教為什麼會這麼想?Smart phone 大多數程式都是人機互動, 但人是單工動物, 很難同時做三四件事.此外mobile device有電力問題, 也鮮少跑batch process.所以個人認知多核的需求是 server > PC > mobile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