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今天台股盤勢比預期還強,
想說Omicron 看來是守不住了,預期昨天會重跌,沒想到竟然開低走高。
今天盤勢也是拉尾盤。
台股在 Omicron 跟 美國升息兩大利空下,顯得弱中帶強,也不曉得買盤來自何方。
Omicron 短期繼續發展,也許到 Q2會漸明朗.
從這幾天盤勢看來,台股走勢比美股強.
Q1-Q2 股東會,去年業績,配息會逐漸公佈,配息應該是可以期待。
高配息的利多,2022年科技業也許會續強,加上美升息利空,加上 Omicron 狀況不明。
我想台股可能會處於震盪格局,後勢並不看淡。

續上一篇所談的投資建議,個股輪漲不好抓的話,建議逢利空下殺買 0050比較簡單。
我昨天獲利了結一些股票,持投降到 9成,想避開Omicron的干擾。
但今天還是忍不住買了一些便宜股,持股拉高接近 9成5.
死多頭就是這樣,看事物先看美好的一面,然後就忍不住買股。

底下這個影片說明 Delta+ Omicron的合體 Deltacron,只是個污染物,英國多位醫生肯定的說,是在基因定序檢驗時,兩種病毒污染混在一起造成的結果,所以可以先假設這個合體並不存在。



美10年債
昨天短線出清一隻股票,不是看壞,而是現金存量不足。
短線最大的利空,我不覺得是美國升息,科技股下跌。
而是 Omicron在台灣爆發的可能性。
長線利空才是美國升息。Omicron 反而是長線利多。
收集現金,用來應付萬一Omicron 台灣爆發,股票下殺到相對低點時補回股票用。

底下是每百萬人每天感染Omicron 的7日平均人數(7-day rolling average/Million):
可以看出 最早的南非已經緩和下來,接著 英國。
加拿大,西班牙,Demark 進入高原期(plateau)。
美國,法國也接近高原期。
澳洲噴出。
德國,日本,印度 即將噴出。
比較擔心台灣走 日本 路線。
但其實最痛快的是直接噴出,驚嚇1-2周就永遠不用再擔心。
已經噴到頂的西班牙現在建議 歐盟把 Omicron. 當成感冒。



買個股或策略型ETF的人 , 可以參考如下網址 , 手上的個股或策略型ETF去跟0050比較 , 去看年化報酬率 , 年份可以設定 , 去比較長期 , 中期 , 短期的年化報酬率是否有贏了0050 , 0050就把他想成獲取市場平均報酬 , 0050佔大盤指數約7成 , 如選的個股或策略型ETF沒有贏0050 , 是否就要考慮加入0050 , 乖乖指數化投資了呢?

PS:切記 , 年化報酬率 , 比殖利率重要
PS:個股還要自行去看財報與本業是否賺錢
PS:策略型ETF通常內扣成本較高

https://www.moneycome.in/tool/compound_interest_comparison?stkCodes=006208,0050,0056



炒短 , 當沖 , 波段 , 期貨等等之類的 , 也需要注意時間價值 , 然後參考如下網址的0050平均年化報酬率 , 也可以計算一下自己操作績效 , 假設"所有的本金"一開始是100萬 , 隔年之後資金獲利是否超過0050的平均年化報酬率 , 假設0050平均年化報酬率是6% , 第一年度本金加獲利就要變成106萬 , 第2年度就要112萬3千六百元 , 第3年度就要119萬1016元 , 第4年度就要126萬2476元 , 第5年度就要133萬8225元 , 每隔一年不斷的乘上6% , 如果無法超越0050的平均年化報酬率 , 是否就要考慮加入0050 , 乖乖指數化投資了呢?

PS:切記 , 是用所有的本金換算 , 假設今天我本金100萬 , 但因為不敢大筆投入 , 結果只投入1萬 , 雖然獲利100% , 即使100%也只賺1萬 ,然後本金加獲利變成101萬 , 最後年化報酬只有1% , 而且這還是賺錢情況下 , 搞不好還是賠錢的呢
PS:不斷的買進股票 , 賣出股票 , 我也不會阻止喔 , 因為現金流的關係 , 卷商會收取這些人的手續費 , 卷商賺到的錢流入金控公司 , 各大金控公司又被納入0050裡面 , 我又買了0050(指數化投資) , 所以錢會一點一滴的慢慢流入這些當純只做指數化投資的人口袋裡面 , 這是很現實的喔 , 所以講白一點 , 不斷買進賣出的這些人 , 是指數化投資的人衣食父母 , 感恩
PS:所以啦 , 想要體驗破產人生嗎 ? 就去炒短 , 當沖 , 期貨 , 權證 , 做波段 , 融資 , 融卷 , 有95%以上的機會可以達成破產人生 , 成功解鎖

https://www.moneycome.in/tool/compound_interest_comparison?stkCodes=006208,0050,0056

台股當沖太熱?證交所董座:別忘要成本,100元沖一年只剩64元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2769/pawn-new-rule-end-or-not
AWEYWU wrote:
買個股或策略型ETF(恕刪)

感謝回應。
我雖然是主動投資者,但現階段不反對他人買0050, 因為相對比較簡單有利。
震盪輪動格局,個股不好抓,而且有些大型股會偷偷的漲。
2012年-2015年,我應該是輸大盤的。
但2016年後到現在,我投資就很順手了,專注思考且有趣。
現在我的產業深度,廣度,國際觀,抗壓性,也比 2012年好。
所以我還是採用主動投資,雖然沒把握會超越0050.

0050對我來說,無法準確計算控制獲利風險的相對關係,投資能力也不會長進,所以無法當成主力投資。
就算買0050,也不會是長期策略,而是中期波段佈局。
我也比較可能會買 期指取代0050,我在6-8月除息季偶而會買期指。

這很像山路下坡路開手排,自排車的差別。
主動投資像手排,0050 是自排。
很會開手排車的話,下坡路可以一路甩尾比較快速下山. 而且你平常也會練習開車技術。
如果技術不好,還是開自排注意路況慢慢下山好一點。你平常也不用練習開車。
有統計過如下 指數化投資 可以贏過8~9成的專業基金經理人與一般散戶的績效 也就是說這些專業基金經理人 擁有大量資源 但是績效卻還是輸給指數化投資 那為何還要堅持主動型投資呢 就連巴菲特他自己是價值型投資人 也知道指數化投資的績效是很難打敗的 所以連巴菲特自己也建議一般人指數化投資就可以了 如果看完以下資訊 還是堅持主動型投資 那你要想想你主動型投資的對手 是像巴菲特一樣的強手 如果自認可以贏過巴費特這樣的對手 那就堅持下去囉 但我入股市10幾年 看過破產賠光光的人太多了 堅持指數化投資的人破產我還沒看過 想想自己的家人囉



股神巴菲特關於普通人如何成為有錢人的建議!如何不用學習投資和閱讀財報都可以致富?(如相信地球經濟會持續成長,投資全世界會更好,投資全世界可以降低單一國家風險,股票代碼:VT,VWRA,VWRD) (巴菲特是價值型投資的人,也都推薦一般人指數化投資,是有其中的道理,如果連巴菲特都無法勸說你,那我也沒辦法了)
假設今天有4個人如下
第一位,跟你說:去買XXX股票
第二位,跟你說:大盤太高了,放空比較安全
第三位,跟你說:賺太慢了,要炒短才能致富
第四位,是巴菲特,跟你說:一般人只要指數化投資就可以了,巴菲特也自身實驗給你看了,指數化投資會贏過專業經理人
如上這四個人,理性想想,你要相信誰呢
https://youtu.be/W5Y4vcva_5U

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1/post/202001020028/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我愛Keroro
簡單說不必替贏家擔心,勸勸輸到離開市場的人幫助比較大
我愛Keroro
但是一般人確實要思考,自己的條件是不是適合主動投資;至少要有專業在,不是財經本科系的,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不然就真的像吳淡如一樣去念個專業的學位再說
AWEYWU wrote:
有統計過如下 指數化(恕刪)

巴菲特言行非常不一,
他自已是十足的主動投資,
大進大出,
也會賠錢,
也會停損,
也會大筆押個股,
巴菲特自已說不買科技股,
最後忍不住,一出手就套牢 IBM,最後停慣殺出。
現在就厲害了,買了巨量的 apple, 就靠apple 保住面子跟獲利。
我的投資看法,
跟巴菲特講的不一樣,
但跟他日常實際操盤,是一樣的。
你是要聽他胡說八道,
還是要觀察他如何買賣?

ps:
最大的關鍵是: 你為何要被自已或別人認定為普通散戶? 散戶也可以不普通啊~
billie eilish 的記錄片,我貼了很多遍,一個平凡家庭,平凡無奇的小女生,憑什麼會變成天后。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就一直作最喜歡的事而已啊 ~
在家裡一直跟哥哥彈吉他唱歌,就這樣就成了天后~

台積電法說,底下文抄中央社記者記者張建中的文,我把重點改成紅字,自已解讀。
解讀台積電法說,不是用來買台積電,而是去了解半導體整體面貌,去買賣你熟知的相關個股。
--------------------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2年1月13日電)眾所矚目的台積電 (2330) 法人說明會下午登場,一如市場預期釋出不少正面訊息。

台積電不僅2021年第4季及全年營運繳出亮麗成績單,2022年第1季及整年營運展望樂觀,對長期營運也具高度信心。以下是台積電法說會的7大關鍵重點。

●台積電2021年第4季及全年營運表現如何?

台積電去年第4季包括智慧手機、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及消費性電子平台銷售業績全面成長,單季營收新台幣4381.9億元,季增5.7%,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去年第4季5奈米製程比重約23%,7奈米製程比重約27%。包括5奈米及7奈米的先進製程比重約50%。

受惠成本持續改善,台積電去年第4季毛利率攀高至52.7%,較第3季拉升1.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1662.3億元,刷新單季獲利歷史新高紀錄,季增6.4%,每股純益6.41元。

台積電2021年總營收1兆5874億元,創年度歷史新高紀錄,年增18.5%;全年毛利率51.6%,較2020年下滑約1.5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淨利5965.4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5.2%,每股純益23.01元。

2021年5奈米製程比重19%,7奈米比重31%。包括5奈米及7奈米的先進製程比重約50%。

●如何看待今年第1季及全年營運展望?

在高效能運算相關應用的需求、汽車電子市場持續回溫,以及智慧手機的季節性影響較近幾年和緩下,台積電2022年第1季營收約166億至172億美元,季增約7.4%,毛利率區間53%至55%,營業利益率42%至44%

2022年將是台積電強勁成長的一年,不含記憶體的半導體業產值成長約9%,晶圓代工業產值成長約20%,台積電美元營收將成長25%至29%。包括市占率提升、漲價效益及出貨量增加,都是台積電今年營運成長動能。

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平台業績成長將優於公司平均水準,物聯網平台表現與平均水準相當,智慧手機平台表現接近平均水準。

● 今年資本支出規劃如何?

台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金額達300.4億美元,2022年將達400億至440億美元,其中70%至80%用於包含2奈米、3奈米、5奈米和7奈米的先進製程,10%用於先進封裝及光罩製作,10%至20%用於特殊製程。

台積電投入的資本支出是基於對未來數年成長的預期所規劃,不會針對特別客戶產品。

● 能否分析台積電長期營運展望?

在智慧手機、高效能運算、物聯網及車用電子平台成長推動下,台積電未來幾年,美元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至20%。

隨著對運算能力需求的提升,高效能運算將成為台積電長期成長的最強勁動力,為台積電營收的成長帶來最大貢獻;其中,中央處理器CPU、繪圖晶片GPU和人工智慧加速器,為高效能運算平台的主要成長動能。

台積電先前設定的長期毛利率目標為50%以上,因需求強勁及成本改善,長期毛利率目標提升至53%以上。

● 台積電在海外布局的規劃如何?

對於歐洲投資設廠一事,目前仍處於非常初期的評估階段。台積電海外投資設廠有非常多考量,首要考量是客戶的需求。

台積電規劃日本子公司Japan Advanced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ASM)採合資模式,由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Sony SemiconductorSolutions)投資入股不超過20%股權,是特殊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日本有非常大客戶,且具獨特技術,有助台積電加速學習曲線。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進展情況如何?

N4P製程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完成首批產品設計定案,而專門針對優化高效能運算產品工作負載推出的N4X製程,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試產。

目前3奈米製程符合進度,預計2022年下半年量產,將支援高效能運算及智慧手機應用;N3E製程具有更好的效能、功耗和良率,將在3奈米量產一年後量產。

● 能否說明目前半導體供應鏈庫存情況?

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庫存將維持比傳統季節性水準更高的水位,以確保供應穩定。

台積電具技術領先、卓越製造與客戶信任優勢,無論在景氣揚升或反轉都將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編輯:張良知)
MiPiace
5nm 是個分水嶺,拉開了跟三星的距離,台積電目前處於無敵狀態。三星5nm, 應該是輸tscm 的6nm; 3nm 輸台G的 4nm, 依此類推 未來三星的2nm應該輸台G 3nm.
彼得林區在富達基金公司時說,
學者說股價是隨機漫步理論,
但是他卻看到肯德基成長的動力,

因此彼得林區當然採取務實路線,
事實上彼得林區就是商學院的學者路線出身,
拋棄了學術理論.

散戶就是跟在專家後面才會失敗,
散戶要找出自己的利基,
例如沒有績效壓力,
生活與工作觀察等等,
在投資世界,
彼得林區認為,
散戶與法人並不在同一戰場,
如果散戶選擇與法人同一戰場,
當然輸多贏少.

我相信了,
所以2005至今,
我成長了超過30倍的獲利,
或許是倖存者偏差,

無所謂,
觀察公司吧.
stanley5000
兩位都是值得學習的前輩,在MOBILE01站久了,對兩位深感佩服。
stanley5000
彼得林區的書也是我的必讀經典,從中總是可以得到不同的想法與靈感。
今晚跟家人netflix 看了一部電影,沒看多久,就睡著了,實際上是給電影看,不是看電影。
醒來洗了個澡,決定把悲傷之歌作個結局。
悲傷之歌,接近滿一年。
人的四個情緒,喜怒哀怒,都是不可缺,各司其職。
悲傷當然也很重要,我在開版寫下:
日本文學家廚川白村說 苦悶的象徵是文學,
面對苦悶,心靈得到昇華,長出了智慧,譜出文學。
悲傷之歌,並不是真正的悲傷,而是有一種獲得重生的喜悅。
悲傷之歌 提醒自已 避免悲傷 面對悲傷


結局也是以這些話作為結局。
2021一整年,始於covid-19, 結束還是covid-19
covid-19 帶來的是悲傷。
人類面對悲傷,就有機會長出智慧,新的文學。
悲傷之後,反而開啟重生的喜悅。

covid-19 帶來了那些新的智慧:

The Great Resignation:
人類重新省思生活的目的,如何在工作如生活取得一個新的平衡,甚至把生活的重心從職場拉回生活。

數位轉型:
遠距上班,教學,學習,購物 的發展,大大加速了數位轉型的時程。
人類運用科技的能力,普遍獲得快速的提升。

AIoT:
數位轉型同時也加速了 AIoT 的龐大需求。

BlockChain:
BlockChain 應用面增加。
Crypto 也將可能興起。

MetaVerse 元宇宙:
Covid-19 未發生前,我認為元宇宙是個假議題。
但Covid-19後,數位轉型,5G, WIFI 6/7, 半導體科技,AI, 遠距應用 等元宇宙重要元素,同時到達,我是相信2022年應該是 元宇宙元年了。

MiPiace
感謝樓上各位,祝新年快樂~ 年後會開新版,換個心情~
stanley5000
在樓主換新版之前,趕緊來留言,謝謝M大一路來的分享,投資生活都受益良多,祝M大永遠健康平安快樂,虎年如虎添翼。基待M大的新樓開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