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Keroro wrote:


我還滿好奇的
其...(恕刪)

我的股/(債+現)比例也是7/3,年化報酬率是7.x%
我愛Keroro wrote:
我還滿好奇的其實獲利(恕刪)


我開始買etf之後,更關心國際財經新聞和長期趨勢。投資十年以來,最初是在金融海嘯之後揀了不少便宜,之後也經過幾次較大的跌輻,但都不如2008那年,所以我抱得很安心。

這些年的漲跌都很單純是金融面的問題,各國政府還在軌道上,公債OK。但今年複合式的災難,恐怕兩三年內全球經濟都很難恢復,目前美股大漲,靠的是無限QE不斷印鈔,本質很虛,美國金融高層已經慌了手腳才去買垃圾債,狀況不再如之前單純。世界正在翻天覆地改變中。

巴菲特看壞金融業改買黃金,就怕將來銀行有許多壞帳,搞不定時可能又是政府出手相救。美聯儲狂印鈔,卻沒有相應的黃金儲備量,會不會是將來通膨和零利率的導火線?這些年我抱過TIP,BWX,最久的是BND,但都半是小賠狀態,沒感覺到什麼穩定平衡的作用。

我比較想知道各位先進對BND還有強大信心的理由是什麼。

偷偷說,我這十年來獲利最多的部位並不占比最大的VT,,而是是VIG,還有FXI和GXC,唯一買的個股Baba部位少,但報酬率也很高,FXI兩年前賣出時報酬率是200%。因為以前台股時買滬深ETF嘗過甜頭,所以才重壓中國。不過在台灣政治太不正確,就怕分享時引發口水戰,只好默默藏私了。

簡言之,資產配置和長期的被動投資,讓我省事且獲益不少。不過每個人想法和風險承受度不同,或許可以慢慢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與大家共勉。
之前有人貼影片,Ray Dailo說你一定是瘋了才會現在買債券。最近他的基金公司也顯示他們賣出了20年的債券。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買黃金應該風險更高吧?但最近蠻多人在買。
sabinehua wrote:


我開始買etf之...(恕刪)

我在2018年底的時候配置債券部位,一開始是BNDW,後來為了退稅打算,今年初的時候換成BND。
sabinehua wrote:
簡言之,資產配置和長期的被動投資,讓我省事且獲益不少。不過每個人想法和風險承受度不同,或許可以慢慢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與大家共勉。


感謝分享
可能因為資產總額與部位不同,想法不一樣

我是因為有35%是儲蓄險
所以想要積極增加股票部位

早期也亂買過一些ETF,最後嫌麻煩還是改買VT

債券買過BIV,IEI,BWD,BNDW,目前都還是持有,現在單純買進BNDW
債券中BWD持有近6年,今年才賺錢,我覺得算穩定,至少股票大跌時,債券是上漲的

亂印鈔票這件事我也是會擔心,所以近兩年我開始買進VNQ+VNQI加以平衡
黃金部分我在4年前買進,買的是黃金存摺,最後可能考慮會換成實體持有

目標是
股:債:房地產ETF:黃金+儲蓄險
=5:2:1:2

投資6年,年化報酬率在之前4月時股市大跌時大概4.8%,現在應該在5%以上

因為有儲蓄險以及增加房地產的部位,所以債券就持續買進,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去猜測市場比較好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猜測市場的績效相當不好

所以我可能對債券沒信心,但是對自己選擇市場的能力更沒信心
好想放假
sabinehua wrote:
美聯儲狂印鈔,卻沒有相應的黃金儲備量,會不會是將來通膨和零利率的導火線?

現在又不是金本位時代
黃金儲備有多少根本無關緊要, 黃金就只是個商品而已

如果通膨上升就不會零利率
但我個人傾向是通膨跟過往長期平均相比, 依舊會溫和(2.5~3%以下)
我愛Keroro wrote:
感謝分享可能因為資產(恕刪)

債券現在非常貴
股票雖然也貴, 但相對於債券算是便宜
如果是我現在要買, 不會買債券, 而是買股票
p33mcv wrote:
之前有人貼影片,Ray(恕刪)

債券或黃金,都是用來避險的,大環境不確定時,黃金更有保值作用。這也是為何戰亂逃難時大家都要帶金條而非鈔票了。

另外,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債達1.35兆,達美國總外債的19.3%,是否會成為中美貿易和金融戰的角力點,也要留意。
pigstand wrote:
今天0050配息35700-10=35690入帳,轉定存~

通常配息會再投入,請教p大轉定存的用意是?我原本想是不是為了維持比例平衡,但我看VT+0050的比例目前低於設定的70%,為什麼不再投入0050呢?
我愛Keroro wrote:
黃金部分我在4年前買進,買的是黃金存摺,最後可能考慮會換成實體持有

嗯,要買就買實體的,貨幣體系真崩盤的話,黃金存摺很有可能會換不到黃金而變廢紙。

我個人是沒買黃金,因為資產還沒大到需要用黃金來避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