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通膨經濟學、兩萬二、與台灣人大滅絕

公路車ing wrote:
大哥您好 " 我是 ...(恕刪)


superscreen講的沒錯啦, 政策是可以調配供需的, 今天研發替代役, 低學士門檻等等, 都是造成勞工市場失衡. 當然配合產業結構變化互相絞殺就造就今日就業市場了. 只要形勢比人強, 就是誰飄進來也是要接受事實, 除非人為操作.
你說的強者拿走一切是不折不扣的掠奪殖民經濟, 在這時代是不恰當的例子. 你的空氣與鑽石也不恰當, 當空氣有天能被操作控制那獲利絕對比鑽石高.

rebels wrote:
我還特別去查了汽車在美國製造與進口的比例呢


大大其實可以不必去查資料了,
01大大討論事情都是靠FU的...
superscreen wrote:
美國輸入外勞是有政策性的
不是想來就來

不可以搶現有的工作機會
不可以拉低薪資
這是很明確的...(恕刪)


這我也覺得不是很有道理。世界上哪個國家輸入外勞沒有政策考量咧?應該也沒有哪個國家是想來就來吧?

不可以搶現有工作機會?不是這樣的喔。學生實習簽證是全都會發,大部分工作簽證的申請都是抽籤的,並沒有針對現有工作機會限制。或許有但是我不知道,也就是公司在背景洗掉了。

最低薪資限制是有的,就跟在台灣的外勞、本勞一樣,都有限制,避免踩到低收入群眾的飯碗,以及保證這個人對美國是有某種程度價值的。

草本野 wrote:
大大其實可以不必去查資料了...(恕刪)


這樣自己也長點見識囉~
rebels wrote:
我還特別去查了汽車在...(恕刪)


去看看零件比例吧, 最終組裝不代表生產.
walaman wrote:
superscreen講的沒錯啦, 政策是可以調配供需的, 今天研發替代役, 低學士門檻等等, 都是造成勞工市場失衡. 當然配合產業結構變化互相絞殺就造就今日就業市場了. 只要形勢比人強, 就是誰飄進來也是要接受事實, 除非人為操作.
你說的強者拿走一切是不折不扣的掠奪殖民經濟, 在這時代是不恰當的例子. 你的空氣與鑽石也不恰當, 當空氣有天能被操作控制那獲利絕對比鑽石高.
superscr...(恕刪)


請問您的邏輯是什麼?

1. 變動了我的假設再來說我是錯的?

我假設空氣是不虞匱乏的.... 您改我的假設再來說我的結論不對.....

????? 這是哪門子邏輯????? 可以請說明這樣的依據是什麼嗎?

2. superscreen講的沒錯啦, 政策是可以調配供需的, 今天研發替代役, 低學士門檻等等, 都是造成勞工市場失衡. 當然配合產業結構變化互相絞殺就造就今日就業市場了. 只要形勢比人強, 就是誰飄進來也是要接受事實, 除非人為操作.


請問這樣的邏輯是什麼? 根據是什麼? 直接跳結論? 為什麼? 邏輯是什麼?

3. 你說的強者拿走一切是不折不扣的掠奪殖民經濟, 在這時代是不恰當的例子

誰說 Winner take all ? 我舉的例子 從頭到尾都是講相對差異、差別取價,為什麼可以不管我的推論跟結尾,然後用自己的想法自由解讀再來證明我錯?

請問這樣的邏輯是什麼? 根據是什麼? 直接跳結論? 為什麼? 邏輯是什麼?

4. 最後 水跟鑽石的邏輯我會請 致文 張清溪教授 , 請他不要在誤人子弟了,您知道嗎?這例子台灣用幾十年了....原來 全台灣的經濟學相關系所都是腦袋空空? 都是被亂教.....

我個人事小 張清溪教授 真是罪孽深重.... 我去寫信罵他 謝謝您 偉大的發現

5. 還有最終組裝不代表生產.....
這也真的是非常偉大的發現,所以這代表tw根本沒有產業外移,因為不過就是幾間小公司過去做組裝嗎? 沒事的
零件還是在tw呀,您的意思是這樣?

5. walaman 大大 請問您是為反對而反對,還是真的認為全世界都是錯的?
反正我的例子 是 經濟學錯誤 您不認同 這百年的經濟學歷史就是垃圾?
你的例子不認同 最終組裝 生產計算的 會計原則跟 GDP 計算也不重要....
請問 明天那支股票會漲? 下期樂透開幾號呀?

您的comment 都 變 command 了 上帝 差不多也只有這種水準吧? 因為我不懂 就是你錯......
請不要再自我感覺良好了 !!

或是 請提出 理據來好嗎? 我是對的 因為 ? 我認為......
是否 我找個10個網友 來po 我是對的 我就是對的了呢?

那我說 您好帥 您好高 您是總統 這樣 有意義嗎? 你真的會成真 (前兩者我不知道) 明天 真的變總統?
還是說 您說了才算? 我說了不算? 這樣又回歸上帝論了.....

結論:完全不懂您的邏輯是啥? 可否惠po 您的高就?

我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意見跟批評,我可以忍受別人的炮火,但是我不能忍受沒有理據的胡扯....
如果在開會有人說話不帶腦袋,我是人頭豬腦,我是會翻桌的 <= 故我說過 我不成功 起碼 脾氣就很爛

再次致歉 各位
炎黃 wrote:
為什麼呢 若沒這層保障 就供需平衡的觀點 假設資方只願給15K
勞方要25K 最後到底誰會讓步? 我覺得是勞方 因為資方沒勞方只是少賺 死不了
勞方沒工作養家活口可是會出人命的 別忘了 資方有兩票: 鈔票跟選票
...(恕刪)


如果這世界上只有這一家資方,老大哥您說的就是對的...
明明這世界上資方這麼多,不會講英文,講中文的也不少。成功失敗不論,勞方沒有一定要就範的理由。我念機械的,為何不能轉行寫程式?

我可以了解大家都想死守一種專長,不要一天到晚換軌道,想東想西。如果環境變了,都是政府與老闆的錯,就像每年都要上演好幾次柳丁、高麗菜、蔥、大蒜這類的大缺貨與生產過剩大戲一樣。我同意這樣人生比較簡單。

工會或許可以在固守勞工權益上發揮一些作用,但是很可惜我現在服務的公司沒有工會,不清楚其真實運作。
rebels:

這裡說的不是最低工資

實習的不算,那是讓你試水溫,不然以後公司拿什麼來檢驗你是否適任

當你申請正式的職位
移民局規定
你的薪水不可以低於市場行情
比如你的職位一般行情來說是六萬
那你不可以以低於六萬來搶工作

還有公司必須在主要報紙先刊登求職廣告
沒有人應徵或是應徵者不合資格(不可以主觀的喜歡或是不喜歡)
才可以輪到你

公司的資格
個人的資格
職缺的名額
等等都有嚴格的標準

以前是這樣‧現在應該差不多吧

PS 大家認為美國公司招外勞容易的印象不知道又是哪來了,媒體?

如果是IC設計的話,當然沒問題
因為這樣的人才本來就很稀少
美國人的理工頭腦不好
少部分的高中畢業生連讀寫英文都有困難
大學學費很貴,大部分的父母都沒有出錢讓子女上大學的傳統
所以進大學的比例低的可憐
其實高中畢業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又輕鬆
IC設計這種高學歷的工作
當然要仰賴移民

有些卡車司機都有十幾萬
老美為何要讀到博士
superscreen wrote:
這裡說的不是最低工資...(恕刪)


您說對了, 還有學位產業配額
superscreen wrote:
這裡說的不是最低工資

實習的不算,那是讓你試水溫,不然以後公司拿什麼來檢驗你是否適任

當你申請正式的職位
移民局規定
你的薪水不可以低於市場行情
比如你的職位一般行情來說是六萬
那你不可以以低於六萬來搶工作

還有公司必須在主要報紙先刊登求職廣告
沒有人應徵或是應徵者不合資格(不可以主觀的喜歡或是不喜歡)

公司的資格
個人的資格
職缺的名額
等等都有嚴格的標準

以前是這樣‧現在應該差不多吧


嗯,之前在國外留學,在找工作的確是這樣… 但不代表不好找啦~ 要是你能力夠強,公司一樣會幫你申請這些東西的…

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像是美國政府說公司要先登廣告,沒人應徵/不合資格才可請,所以公司如果決定要請你,就會為你 "量身打造一個工作,及其工作職位需求"… 基本上,就是除了你這個人,沒有別人可以完全符合資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