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是放空大盤,會不會被嘎死啊?

可以放空樂陞到10元嗎

如果放的到

我買10張拍照向您感謝

rdcmd wrote:
看這樓也好久了, ...(恕刪)


坦白講學無止境,一山還有一山高‧

我周遭的朋友也不相信我放空這麼久,居然沒被嘎死‧我這群損友們,每個可是等著我被嘎死開香檳慶祝呢?

想不到我還可以活到現在,每天跟大家分享心中一點點小小的心得‧

但是可能因為每個人的見解不同,所以立場不同‧看法也會不一樣‧

有些心得可能因為以前學得不夠多不夠廣,就會覺得夠了‧

但是有些心得確是因為經歷了更多行情波動,所以會有想要更成長的境界‧

但是確實地掌握身邊每一點點資料去作分析比較‧

最後就很難被市場所牽動,而有自己主張去面對市場‧



worldmanone wrote:
可以放空樂陞到10...(恕刪)


這種公司發生這種情況,其實很簡單就是貪婪而已,有些人利用遊戲規則‧算清楚利害關係‧

相比之下,利大於弊,可以做就做了‧

以前的股票可以連跌好幾十根,現在有‧未來也會有‧

政府不管怎麼做,都有人會講話‧

因為跌對事先賣出的人有利,漲對事先買進的人有利‧

相信幕後黑手就算手中有大量持股的時候,爆發這種利空‧還不是照樣大拉特拉‧

但是幕後黑手出清持股,就算股市都大漲‧照樣會跌停‧


tourcura wrote:
坦白講學無止境,一...(恕刪)


看大大如此言論,確實也有用心在面對行情
能夠在每次的漲跌中,汲取經驗
所以只要放開心胸,市場自然會教你
只是這兩個半月來,我真正每天觀察盤勢,實際放開手操作,我體會出期貨不適合波段操作
因為行情看愈長,錯的機率愈大
幅度看得愈大,停損就愈嚴重
這無異是賭博,因為真的沒人可以說準長趨勢
再加上人性的弱點,常常讓你錯到放棄後才反轉
這不是陰謀論,而是人性的問題
至於是否當沖,有時候做得太短,會迷失方向
為此我也曾迷失過,損失不少
我不想說出我的心得,即使說出來,也可能害人賠錢
只是說出我體會的,用什麼方法會遇到什麼問題


只是這兩個半月來,我真正每天觀察盤勢,實際放開手操作,我體會出期貨不適合波段操作




/////
你說到這2個月來的觀察 等於你大部分觀察到的是整理段

把格局放大到1月到9月 應該會覺得波段今年超好做

對一般人來講 波段才是輕鬆賺大錢的操作系統

當然某些年是整年都在震盪 那就績效差些 喜歡做擺盪交易的就績效好

以今年來講 其實光是用季線的簡單操作 績效已經打敗很多人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出場濾網 績效又是大幅提升

操作系統是風水輪流賺 有好賺的年代也會遇到不好賺的 也許你可能是前2年才開始做

那就會遇到只要乖離稍微大一點 就會大幅拉回 如果又沒用積極的出場濾網就容易白做工

久了就覺得期貨就是要一直進出

但仔細去觀察歷史的走勢慣性 今年的慣性不同於前2年的多頭崎嶇上漲慣性

punggol wrote:
只是這兩個半月來,...(恕刪)


大大說到趨勢盤,絕對很好做
但是用相同的標準,來做盤整盤,恐怕會死得很慘
如果真有方法可以濾,那大家何必爭論得面紅耳赤
盤整格局和趨勢格局的做法本來就不一樣
先不去探討哪一種方法較優,
但現下的問題在於:現在是盤整盤,何以用趨勢的看法去操作?那大大的所謂“濾網”真的發揮作用
倘若真有作用,那過往的兩個月來,真的閃過去了嗎?
這些問題應該好好的先問自己
至於我操作多久,不必亂猜,也不是重點

操作本來就沒有一個方法吃遍天下的
最理想的是趨勢盤用趨勢盤的操作去做
盤整盤用盤整的方法去做
但幾人能做到?
所以一般人通常只會採取一種方法去做
好的操作,閃掉不適合自己操作的盤勢
不好的操作,在不適合的盤勢吐回所有利潤,甚至賠錢
至於你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就看功力
不過做期貨的,你的波段該取多少幅度,真的該好好想一下
rdcmd wrote:
最理想的是趨勢盤用趨勢盤的操作去做
盤整盤用盤整的方法去做
但幾人能做到?

您好,小小建議,一個好廚師,能依據現場的食材做料理.

每人操作手法不同,您的獲利或許遠強於小弟,我只是提供另一種思維而已,若無助於己,那您略過小弟的微言,小弟很抱歉......
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朱昇 卍
tourcura wrote:
星座我沒看,也不想看...(恕刪)

我是外行人 只能看熱鬧
很精彩 


arqfool wrote:
您好,小小建議,一...(恕刪)


"你不是魚, 怎麼知道魚快樂"
我想如果您要回, "你不是我, 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這個答案前
請好好思考一下
punggol wrote:
只是這兩個半月來,...(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772646

其實很早以前我就用程式交易找出適合的參數,但是程式交易不僅僅是參數而已‧

圖中是累計到前幾個月的績效‧

當然還有很多配套措施,所以沒有完整的思考模式‧很容易掛掉‧

比如出現買進訊號,那是拿資金的一部分去買,還是全凹,或著全凹還不夠,還要擴張信用‧

擴張信用還不夠,還要極大化槓桿操作‧或者乾脆,All in ‧

套句某大金融班招生公告,與其庸庸碌碌過一輩子,不如痛痛快快的大幹一場‧

所以讀過這些金融班的學生,出來社會中,進入各公私單位‧

每個都大幹一場,最後就是社會某部分人買單‧

一百萬,五百萬,一千萬,一億兩億,八億‧最後瓦解,煙消雲散‧

https://tw.news.yahoo.com/%E7%B5%B1-%E8%AD%89%E5%88%B8%E5%89%8D%E7%B8%BD%E8%A3%81%E6%85%98%E8%B3%A0%E5%85%AD%E5%84%84%E5%85%83%E7%9A%84%E6%95%99%E8%A8%93-%E8%82%A1%E5%B8%82%E8%80%81%E6%89%8B%E6%9D%9C%E7%B8%BD%E8%BC%9D-%E7%88%86%E7%99%BC%E5%8F%B0%E7%81%A3%E6%9C%9F%E8%B2%A8%E5%8F%B2-%E5%A4%A7%E9%81%95%E7%B4%84%E6%A1%88-081516236.html

我相信不管甚麼時候,這世界某個角落都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本樓文章是寫給自己看得,盡量以一個初學者的角度去看操作的過程,每個細節都事先公開說得很清楚‧

至於準不準就留給市場驗證‧每個人只為自己的操作負責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8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