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這是問答題、複選題,不是 是非或單選題。
服務、觀光、文創重要,製造、通路、管理等方面,不重要?
新興市場重要,成熟市場不重要? 國內市場重要,國外市場不重要?
台灣這麽多國外品牌店是我在做夢,還是他們沒有0與1的僵硬思維?
歐美提倡科技不限於科技相關產業,事實上,是要科技帶頭,使各行業都能科技化,提供高薪資救業? 我們是?
去看看美國亞馬遜,近幾年就有多少新消費產品,例如,智能家庭相關的控制器,這是國內多少中小企業能代工或自創品牌,美國一間知名網路設備公司全力轉型中,不見台灣廠商。
精密的微灌溉也是如次,等等等等。
不談升級及開拓就不用面對自己的懶散又達到政治鬥爭的目地。
過勞與低薪是回饋。
繼續糾結,繼續沈淪。
buggub0921 wrote:
一個修配廠的老闆在跟我抱怨:
大家都是下班,房價才會把車牽來保養,修理.平時真的還好,沒那麼多車.
過去周末還會多請2,3個師傅來幫忙,現在這樣搞,賺得不夠發師傅薪水,看看情況,可能要把廠收了.
我們的政府,獨排眾議,一意孤行. 給幾乎所有的產業,民眾,甚至是機關帶來困擾.卻還是拉不下臉,不願意調整.
這就是我們和 人民站在一起的政府, 傾聽人民聲音的政府.
你們會上也只是因為國民黨太爛,只是沒想到,你們竟然還能夠比國民黨更爛.
台灣史上第一位無法連任的總統或許就要出現了!!
這老闆沒搞懂法令吧 例跟休這兩天又不是綁在周末 是可以挪移的.
KHLL wrote:
一例一休通過前有些公司平日工作時間是一到五 休假時間是六日
通過後公司要求大家分組在平常日排休 六日要正常上班
這樣子一例一休等於看的到吃不到
再來物價上漲這樣薪水沒提升的情況下誰受的了
反正就是"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這說法怪怪的,只要是非上班日(不管禮拜幾)的"休"去加班的話 還是有比以前多的加班費吧?
為什麼會看的到吃不到?
standpoor wrote:
直接講現實面 除了台積電 還有一堆公司根本沒差
2001年以來換過幾間公司 這些公司早就是週休二日
砍掉七天假日 多兩三天特休 這些公司還賺到
只是這些公司不會出來吠
給了假怎麼會沒用 AI取代大量勞力的年代就要來臨 更多休息的時間讓你充電
你不充電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我還嫌假太少哩
我真的很懷疑你的現實面是從哪聽來的?
你說了這些公司多送你兩三天特休還賺到?還不會出來吠?
怎樣的賺到法??願聞其詳!!!
七天假是原本就沒有的,因應一例一休多送你特休兩三天也到還沒甚麼
但是加班費呢?給不給報才是問題!
從頭到尾都是錢的問題,公司有賺錢才會給福利,老闆賺飽飽才會給湯喝..
我身邊已經很多親人公司明文規定不給加班費,其中一位更扯
2016年公司淨利54億,獲利快200%,也發公告出來,從1月1日起不得報加班費
但是老闆也很爽快拿10億當尾牙跟年終發放
根本沒人在乎多了一兩天特休,因為一堆人20~30天特休的老員工
很多沒有去抗議的人不代表 真的贊成你們的想法 資方也不是全都是壞人 賺飽飽都沒有照顧勞工 我就看到很多公司 還在招待員工出國旅遊的一堆 只是機會來了 全公司上下同仁 都能努力完成 再創台灣優質產品 台灣很多無名的慘業 無名的資方 無名的勞方 都杯水車薪 但也不要否定它們的付出 沒有他們也不會有 通訊 不會有交通 不會有住宅 他們要休假(老闆也是人他也想放假) 但是只想要伸縮性 而不硬性規定 它們只要他們的付出 被政府學者看到 幫助它們有穩定的頭路 別每次都問說 今年好不好 明年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