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er wrote:
想要逢低或持平時買...(恕刪)


太過份了,看不起我們的施小~~

https://www.acer.com/ac/zh/TW/content/byoc-success-stories

你就別傻傻的讓他把宏碁通信和宏碁自建雲(智聯網)搞起來,上演王子復仇記~~~~


我個人比較好奇的事情是,即然大家對俊聖這這麼有信心,為啥股價還會在14.x~

俊聖兄似乎也相信宏碁的雲端事業~~~不要把小施說的一無事處~~

逆轉:選擇最強項的業務並積極向新業務延伸

在接手宏碁全球CEO時,陳俊聖研究了兩家逆轉成功的公司,一家是日本航空公司,一家是IBM,前者通過激發員工士氣以及較好控制成本讓公司業績改善,後者是採取「斷腕求生」的方式將公司重點業務轉移到新的方向。陳俊聖則選擇優化原有業務並找到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雖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在擠占電腦的需求量,但我相信真正的需求會被令人興奮的事物和用模型所刺激。我們也在擴大我們產品,提供從從1寸到100寸的無縫互娛智能服務,從純粹的個人電腦和1寸的可穿戴設備到100寸的投影儀。」陳俊聖並不認為個人電腦業務已失去了「生命力」,並著手將宏碁產品線進行優化。在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宏碁Chromebook二合一筆記本增長達180%,Chromebook在美國超過了五成的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伺服器成為宏碁上半年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並開始在雲服務業務上布局。陳俊聖認為雲服務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從電腦、電視到手機、平板,所有傳統設備都要變成IOT(物聯網),一旦變成IOT連接到雲以後,這將是20倍,30倍的增長。」

「我們從做市場調研當中了解到,未來10年,物聯網將產生包括前端設備、通信設備、雲服務、大數據四大產業,其中,最大的部分是大數據,這個市場機會大概是前面每一個的10倍以上。從這個思維來看的話,我們一開始IOT的部分就要差異化。」陳俊聖認為,宏碁需要做的是一個可將硬體設備和雲連接的中間平台。「硬體企業只要編程一次,便可以在不同的底層系統運轉,包括windows、安卓、IOS等等。」


據悉,宏碁在台灣擁有亞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之一,並在矽谷收購了一家做雲基礎業務的公司,目前在全球已為銀行、金融等客戶提供包括從產品的智能化、雲服務、大數據等解決方案。而圍繞雲服務和大數據,宏碁開始推出可穿戴設備,包括已推出的3款智能手錶。

在商用市場,宏碁在交通、出版、票務系統、拍賣已獲得不錯的業績。去年,宏碁商用市場增長80%,目前商業市場已占宏碁收入的23%,而2013年商用市場僅為10%。

▍兩次組織架構調整 激發員工士氣

陳俊聖接手宏碁全球CEO之後,對原有組織架構進行了2次調整。出於對公司全面戰略的考慮,陳俊聖將宏碁變成一個三層的組織架構,第一層10人,第二層25 人,第三層50人。「第一層是腦力激盪的過程,人不能太多,人多了以後,你一言,我一語的,就很難討論出一個結果了。第二層,是攻擊層,讓更多的人攻擊第一層人的想法,有沒有漏洞。等把你的問題想清楚了,漏洞堵上了,第三層中50幾個人認同你的想法,把這個想法推廣出去。」陳俊聖稱。

三層組織架構完成後,並在此架構上延伸了兩個執行委員會。一個是宏碁的主營業務,一個是新業務。做出此調整的原因,陳俊聖認為,「我們發現這兩個業務需要用到的元素是不同的。在核心業務上,每周都需要盯數字,全球市場的銷售變化。而新業務更多的是尋求公司的方向和出路,重點是策略討論新業務的方向,要不要進入,以及資源的分布等都在新業務執行委員會進行討論。」

「我不會詳細指導每個人,我希望留給留給每一位員工更多的空間。」作為一位有著從基層員工到擁有管理全球各個國家員工的CEO,陳俊聖表示他不會模仿任何管理者,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員工。「讓每一層都加值,而不是從上到下實施之後每一層都大打折扣。」這對於激發宏碁員工整體士氣而言尤為重要,陳俊聖稱,「讓每一個員工都知道他到為公司做出的貢獻和價值底做什麼,而不是只讓他砌磚頭。」

在簡短的採訪中,陳俊聖喜歡提出問題並悉心傾聽,這被公司員工稱為是一位溫和的領導者。「我喜歡正面鼓勵員工,我自己經驗也是這樣,沒有一位員工被挨罵後還會更積極地去工作。」他表示,此時的宏碁更需要注入多的能量和熱情。

正處於轉型的宏碁無可避免的將經歷一輪輪的陣痛,但陳俊聖並非採取激進的手法。他表示,「轉型中得公司往往選擇一個是比較突兀的改變,另外一個是緩慢的轉變,我選擇後者,突兀的轉變雖然速度很快,但風險很高,公司可能滅亡,緩慢的是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但會讓疼痛降到最輕。」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Ojm5e.html

jameschen1981 wrote:
宏碁的改造計畫進行...(恕刪)


毛利率10.X%, 營利率1~2%之間(營業費用8.x~9.x%),不論總共稅後賺多少,我一定all in~~~~


第四季63.4億元損失,2.45億,如果宏碁對匯率管理夠強的話,理論上第四季業外損益合計應該是63.4(打消無形資產)+2.45(其他收入+其他利益及損失)=65.85億,大概會賠eps 2.1x元,細算應該是其他利益及損失賠2.75億,其他收入賺0.3億。


如果是這樣,那宏碁對於匯率的年掌能力還蠻強的,只要其他利益及損失賠介於2.5~2.75億,宏碁對業外的管理能力真的就是強了,強到我都算得出來~~

最近盤勢有點悶,高點突破不過,各股的題材話題,似乎也用盡了 !
整個找不到有亮點的個股,不過最近因為禽流感話題,更體會到股票的最佳買點
往往需要有利空來淬鍊,例如那家賣雞肉的股票(1215)。
相對於 2353 這種股票,整天放些外行的利多消息(騙騙散戶進場,籌碼很難沉澱)
現在連" 神童說 " 都出來了,該不會改天換成 " 祖墳龍穴說 " 上新聞吧 !

P.S 最近偶而看看本版,還滿有娛樂效果的(發現某些大大似乎,滿適合去做直銷的)

我覺得還有趣的,很多人相信佔宏碁最主要營收的nb、pc及顯示器逐漸改善,以宏碁的股價來看,大概就只是在大盤87xx左右的點,應該是沒啥漲到,對於我來說,我應該不要說破這個道理,讓宏碁在12~15之間來來回回,我就能持續的增加我手上的股票數量,目前大家是覺得宏碁獲利還不夠穩,不夠支付每季、每年的折舊費,所以在股價預估上只予最低,最保守的價格,所以就是13~14,當宏碁的獲利穩了,且獲利足以支付每一季的折舊費時,股價會先回到淨值,當宏碁產品樣樣是強品後,才會有機會開始衝量,當開始衝量時,大家估價格就會以夢想來估。





操作宏碁其實很簡單~~
1、2014年初陳俊聖接掌宏碁,消息在傳時股價從16漲到18,到了2014年7~8月股價最高來到25.x,如果懂企業經營的人一定了解,陳俊聖剛接手宏碁時需要時間去適應宏碁、了解宏碁,在2014/7~8的漲,一般來說就是夢想的漲,宏碁的產品機乎是3~6個前就決定了,所以到2014/7~8的產品機乎全部都還是王振堂在位時所規劃的,所以在這一年的操作你就該是區間操作,來來回回,而且你也要了解股價是被高估了。

2、到了2015年初,宏碁要增資54億,資本變大,會導致獲利下降,股價市價20.x,增資價才18,一定會引來賣老股換新股的套利賣壓,如果營收、獲利沒有跟上,那勢必股價是要修正的,到了2015/8,台股發生股災,大盤跌到7200跌,宏碁跌到9.3時,你就該知道此時操作應該是屬於價值投資而不是來來回回,區間操作,到了2015年底結束,陳俊聖接掌宏碁滿兩年,離stan哥說的三年還有一年,那時股價不過12元,也沒啥好賣的,可以持有。

3、2016年年中時,宏碁由10漲到15.x元,此時價值性投資的人理論上賺到了,但由於錨定效應,在散戶眼中是兩個月漲了5x%,需要時間去讓籌碼沉澱,不如預期的財造就容易造成股價的修正,很不巧的第二季、第三季財報又沒有第一季漂亮,所以就很順勢的修正到12.x,到了2016年底陳俊聖接管宏碁滿三年,2016年底宏碁股價13.1元。

回顧這三年,不覺得散戶思考邏輯有問題嗎?你願意在陳俊聖剛接手宏碁時18~25之間買,你也願意在陳俊聖接手宏碁滿一年邁向第二年時以18元去認增資股,很有趣的點在於,現在陳俊聖接掌宏碁三年三個月了,如果我們不要理第四季財報,那今年5月1x的第一季財報就是陳俊聖三年三個月的接掌成果,大家也知道企業轉型需要兩到三年,所以目前的情況才是最適合買進宏碁的,比2014、2015年時買的更值得,2017年後我的策略應該會改成持續買進宏碁,這和我2015~2016年的操作策略不同,也和2014年操作策略不同,我想不同的時期你該有不同的策略。



4、2014年策略,因為大家玩的是夢想,有夢最美,所以股價可以漲到誇張的地步,你只需用技術分析,用區間操作,用量能分析,消息…等,反正有關散戶心理學,籌碼分析的你都用,基本面就先丟一邊去。

5、2015~2016年轉型正邁入陣痛期,夢想不見了,因增資讓籌碼變大了,此時基本面,企業價值才是重要的考量,基本面好,股價就該漲,基本面不好,股價就該修正,此時也是適合差價操作,只是股價低於公司價值過多,沒啥機會做差價,只能透過財報好壞調整手上持股。

6、2017轉成邁向成功期,目前差一個轉折點,理論上若轉型成功,股價就不該是區間來回,高低能做差價,現在的問題是轉型成功期是落在2017這一年還是2018這一年,我在想如果方向是正確的,理論上今年開始就該是只進不出的操作,但這樣做似乎是會違反人性,因為人性就是沒耐心,持股賠錢時會很嘔,持股賺錢時會得意忘形,持股賺錢變賠錢時會很悔恨…等,目前我正考慮邁進最後一階段的操作法。





我說過操作宏碁蠻無聊的,與其浪費手續費,交易稅交易,我不如常常寫一些文章,記錄著心情的變化,這樣我才能知道某一個時期我在想什麼,一陣子後,我回頭再來看這些心情的變化,也許可以找到一些健全心理的方法~~
來分析一下部份人覺得宏碁對業外,匯兌沒有管理能力的部份我們來深入討論一下~~

說到2014年/4月時,除了黃少華及陳俊聖加入宏碁外,stan還找了一位財務長胡競英,雖然改造宏碁最前線大家只有看到陳俊聖,但大家也別忘了黃少華及胡競英。


看一下這位財務長這三年怎麼幫宏碁處理業外收入及損失~~

注意看一下2014及2015年兩年的年度宏碁"業外損益合計",2014年是賠9300萬,2015是賠9200萬,2016前三季為止是賺1.53億,所以我和大家說,如果宏碁業外控制能力夠強,那第四季就是該賠2.4x億左右,這樣就是連三年,整年度業外都是賠9xxx萬,這種業外控制 能力算是蠻驚人的強。

目前宏碁無法做季與季之間的匯率避險,原因很簡單,因為客戶交款日期是3~6個月,試想如果你和客戶約定10月底給款項給你,現在是5月中,那你要怎麼避險?你能做的就是開一個遠期外匯合約,避險到10底,當你做完了這件事,理論上你在匯率是無風險的,那為什麼每一季都會有匯兌或匯損呢?因為財報規定,當6/30時,你必須去認列這筆損失或是收益,所以基本上短時間上你是必須認列這損益的,這也是為啥季與季不太好做避險。

有看財報的人應該知道,目前宏碁的定存利息和貸款利息機乎是一樣的,沒賺也沒賠,第三季有2~3億股利收入,這些錢都能拿來做業外的操作,讓業外更有彈性,看完了這三年宏碁的業外操作,我想眼光放長一點,看一整年的話,宏碁的業外操作成績是還行的。

如果想看宏碁Predator系列產品,可以從fb找Acer x Predator Campus 就能找到~~~

acer前年出了幾台電競筆電Predator 15,Predator17我個人都覺得有一點貴,感覺宏碁還沒有很認真的要衝電競這一塊,雖然電競營幕賣翻,但畢竟顯示器才佔了總營收15%,筆電佔60%,筆電才是核心,現在出了這一台Acer Aspire VX15,看起來有在認真的想衝電競筆電的量,看起來蠻無敵的價格及效能,這一台應該也是會很熱銷,i5的3萬2有找,i7的4萬有找,這種價格我想才打得進一般消費市場,要衝量才比較有可能,Predator 15,Predator17這種8~10萬的價格,雖然部份玩家不在乎價格,但你想要讓一般的玩家用這種價錢買應該是很難,3~4萬這種價格,我想衝量比較有機會,我只能說,宏碁在電競筆電,終於認真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3DN24kjZI

稍微解釋一下,這是產業面的東西,不會影響明天的股價,一周後的股價,甚至一個月的股價,但會影響一年後的股價,這就是長線分析~

整理一下
1、超短線=>心理面,打心理戰,資金配置,算平均獲利
2、短線=>籌碼面,數籌碼算對手均價
3、中線=>基本面,看財報,看毛利,營利,獲利,業外。
4、長線=>產業面

所以大家應該有注意到,我在操作宏碁時,全部都會考慮,不論是超短線,短線,中線,長線因子我都會考慮,基本面的財報三個月一次,所以平常沒啥事就是算算籌碼面,注意一下產業面,要看的懂我分析內容是看什麼線,不要覺得電競筆電很讚,明天要大漲了,不會有這種事的。


操作股票久了,心中有一個感慨,相信有不少人都玩過遊戲,練過等級,在我眼中很多人都是只有兩三級,然後就衝進去想要打大魔王,平常沒事要練練自已的等級,經由看財報,看書,追籌碼,看產業,健全自已的心理面,做資金配置,好好的練好自已的級數,不要動不動就想挑戰魔王,在股市中很多人生存的下來都是經過不斷的競爭所產生的產物,如果你是幼幼級,又不愛練自已等級,那你有空登入遊戲中,之前很熱的保卡夢,試想你路上隨便抓了一隻寶貝就想去道場挑戰,下場是什麼,我想大部份人都清楚,在股市中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滿好奇富邦民生這個分點 今年來出了1萬5千張左右 幾乎都是它在賣
感謝Acer_Kewei大大的分析與分享, 收穫良多,

個人也是覺得Acer未來一兩年應該是有機會的, 慢慢收集中

狗王政 wrote:
感謝Acer_Kewei...慢慢收集中...(恕刪)




+1

少少的、慢慢的收集中......
因為去年基期太低,宏碁連兩個月營收年增了,太厲害了,上一次的連兩月年增是2014/12~2015/1月,三月基期這麼高242.6億,三月有二十三個工作日加上宏碁又是季底營收會比上一個月爆衝20~40%的公司,所以三月營收理論上是比較高的,可不可以連三個月年增,如果撐過三月,四月基期又是有夠低的才140億,連三個月營收年增的話,那連四個月營收年增就很有機會了~~~

話說不是ssd很欠,面板漲價,dram漲價,如果宏碁基本面沒有改善的話,理論上應該不會年增吧!






相比一下華碩這一波的ssd、面板,dram的漲價後,華碩都已經連四個月年減,剛剛看到華碩二個月營收,318億,又年減10%~連五個月年減了~~~敵消我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