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2000 wrote:
按2330的法說,今(恕刪)
八月份營收又創歷史新高,但,華為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後結清,也許9月份營收會放緩,但若也能來到1100億,則3Q營收依然來到法說預估區間的上限值,接下來就要看4Q是否還能有如此強勁的力道.
所以敝人對2330的營收與利潤估算還是稍嫌保守.
2330過去25年來的毛利率只有1998至99年,2001至03年,共五年的毛利率低於40趴,其他二十年的毛利率均超過40趴,甚至有四年超過50趴(其中又有兩年超過55趴),她真是台灣之光啊.
guest2000 wrote:
八月份營收又創歷史新高,但,華為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後結清,也許9月份營收會放緩,但若也能來到1100億,則3Q營收依然來到法說預估區間的上限值,接下來就要看4Q是否還能有如此強勁的力道.
所以敝人對2330的營收與利潤估算還是稍嫌保守.
2330過去25年來的毛利率只有1998至99年,2001至03年,共五年的毛利率低於40趴,其他二十年的毛利率均超過40趴,甚至有四年超過50趴(其中又有兩年超過55趴),她真是台灣之光啊.
cougar2015 wrote:
台積電砸100億買地!謝金河驚「十分不尋常」
Bhirombhakdi wrote:
台積電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很曉得加拿大國家鐵路好在哪裡
且我非常了解CNR要怎麼買比較好。
我更曉得CNR為何永遠都會贏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我自認我有很好的理由,但我不會跟你們說。
那我會不會完全不需要了解台積電?
這世界上最好笑的事情就是需要花費極大心思了解的股票效益卻不是保證成正比。
我再跟你們說一件更好笑的事情..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20年來的稅後淨利成長跟台積電差不多喔!
你們到底在幹嘛?
說真的,我也不是不懂物理化學,我只是不小心知道一旦哪天摩爾那套極限真的到了
這產業就會面臨完全的削價競爭,那天發生的話對股東不是件好事。
鴻海以前也很好,郭台銘現在沒有比較笨,但為何就是上不去了?
也許永遠都不會遇到那天?或許吧?
可這件事情有人說得定嗎?有人敢保證這件事情嗎?
但我是不是可以選擇沒有這種問題的公司?報酬會比較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