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其實小弟想....

回到大家來本版A大吸取資訊的初衷..

不就是.. 響應A大說的... 買一張少一張...

不管版友 入手價是多少..?! 選在哪個價格帶時間點加碼...?!

買多買少... 量力而為...

但要持續持有到 2X 才會考慮賣出..

這樣. 小弟以為. acer 股價 站上 20 的時間點...

會越來越近的...






雖然A大的分析很值得學習

不過依照宏碁流通股數達300萬張來說

想靠版友撼動也太過困難了吧

加起來有沒有1萬張都是問號了

ohohlala wrote:
雖然A大的分析很值得...(恕刪)


你買個一張就可以加進宏碁家族,你就可以知道這裡的實力了,我沒有權力透露給你這裡雲端裡面的資料,只有A大才有權力透露,我只能說你太小看這裡了,而且我們這個家族根本沒有要去撼動宏碁的股價,我們只是看好它的未來,經由A大的指導,分析,讓我們不會被股價的波動所迷惑,持續擁有,直至宏碁轉型成功.
topsight wrote:
之前觀看樓主分享,...(恕刪)


我了解你的意思,所以我提出我的看法來回答你的疑慮,大盤回跌個股會一時會跟著,這是正常的,但並不是絕對的,我在大盤9500時會選擇要中長期投資宏碁,那是我認為宏碁目前在低周期,股價偏離該有的價值太多了,目前宏碁會在16,我認為很單純的是因為一般投資者對宏碁有蛇咬效應,賠錢賠怕了,會把安全邊境拉大,或是根本不買宏碁,寧願去買一些財報還是臆測,股價會漲,卻已經被拿走12~15年的獲利的股票,那種股票風險就很大。


如果是投資一般穩健股的話,我就會參考你的看法,大盤在相對高點,大盤跌下來,這些穩健股會被影響,穩健股差不多就是賺一樣的獲利,所以大盤在相對高點時投資,未來受傷的機率也是不小,也許就是拿15~20%的風險換5~15%的報酬,如果是我,我也不會選擇在大盤10000點時投人大量的資金。但是宏碁屬於轉型股,如果我怕大盤在高點,不敢去投資宏碁,宏碁轉型的成效也不會因為大盤現在在9500或1萬點剛會不同,最終我可能會失去一個好的投資機會,所以投資一定有風險,但是風險有大有小,以企業經營的角度,目前就算台股12000點,我還是會做相同的決定去投資宏碁,大盤修正時,若一時宏碁跟著修正,那也無所謂,這只是很單純少數的人用很便宜的價格去賣掉宏碁,而價值性投資的人會在這個點去大量收購股票,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賤賣股票的人單純是因為預期心理覺得大盤跌時,個股就該跌,真實宏碁的價值是沒有改變的。


為什麼穩健股我不會在9500~10xxx投資?很簡單,因為穩健股一般的股價都是已經把公司未來獲利10~20年的錢算進股價了,所以距離淨值會有一點遠,投資這種股票你就會在乎景氣是否反轉,是否會影響該公司未來獲利的能力,竟畢你都已經付了10~20年的眼光費進股價了,所以當然要對股價變化,景氣變化很敏感,試想,台積電淨值56元,假設現在每年可以賺15元,目前股價206元,那是不是差了150元,現在買在台積電的人已經付出了10年的眼光費,而且是以台積電每年能賺15元的情況,如果我們以這個為基礎點來算,買進的人就是願意用高於台積電10年獲利的價格買進,現在股市一反轉,正所謂股市是經濟櫥窗,如果股市反轉,經濟也許就反轉了,大家會預期,也許明年台積電僅能賺12元,有的更觀悲認為只能賺10元,以付出10年獲利當眼光費的股價就會變120+56~100+56,所以股價修正到156~176,這都是正常的,畢竟眼光費已經被拿走了。


我們回到宏碁,淨值19.15(有1元被匯率影響,台幣回32.x這1元就會回來),股價16元,有趣了,還沒有人付任何眼光費給宏碁,所以應該就不存在大盤修正,經濟反轉,要去修正宏碁的股價,因為不用修正,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給宏碁獲利當眼光費,以目前來說,宏碁能賺0.5, 照台積電的邏輯,至少也要到24.x元,然後因為經濟反轉,也許宏碁本來賺0.5,會大家覺得會變賺0.3,或賺0元,這樣至少還要在19.15~22.x才合理。很多人都誤會了大盤修正所有個股都該修正,所以就會產生傻子送錢,把一間有價值的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賤價賣人,這不意外,股市是有聰明的人,笨的人,老人,年輕人,樂觀的人,悲觀的人,專業的人,業餘的人…組成的,所以只要了解這一點,有傻子要送你錢時,當然就是眼睛閉著買就對了。

ohohlala wrote:
雖然A大的分析很值..(恕刪)


其實不需要專注在此版的宏碁股東有多少張,在台股中,宏碁的股東有3x萬人,持有30x萬張宏碁,這裡有很多朋友是原本就持有宏碁然後進來參考我注意到的點,對你來說,你只需要看宏碁的基本面對應的股價是否值得你投資,是否值的持有,如果你看完基本面分析後,覺得有價值,那也許是別人還沒有看到,今天不小心你路過被你撿到寶,也許你有獨特的看法,那看完後至少可以看一下別人怎麼想,以和你不同角度切進去看一家公司,這對你來說也沒有壞處。

如果是我路過看到這一篇,我應該會深入研究一下,以我個人的角度,現在宏碁這個價格要我投資我還是敢的,宏碁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風險不大~~


這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是宏碁的股東,我就會分享給你我對宏碁所有的看法,不論你是2014,2015,2016,2017或更早之前就買的,讓所有的宏碁股東了解他們手上的股票其實是有價值的,不要傻傻的把有價值的股價以便宜的價格賤賣給別人。其實不論是21元買的,18元增資增到的,宏碁2014~2016現金都是賺錢的,除了2016打消會計上的無形資產,那些技術,在2014年時存在,打消後的2017技術還是存在,只是新的雲端子公司無法產生這麼多現金流要付折舊及攤提,所以選擇先打消掉,反正市場也不給面子,淨值21,股價敢在13~15,打消後淨值還有19元,股價反而有16元,也還好,未來營利率會提升,那時市場反而會買單。未來說不定再打消2元,因為折舊及攤提費再下降,獲利上升,市場反而在淨值只有17的情況,股價願意給到2x。

一般投資人的眼中看到的宏碁如下~~,為什麼股價會委屈?各位要以一般人的視角去看,他們不買單是因為看到以下的獲利情況,但實際上我們已經仔細的研究財報裡面的內容,和呈現出來的不一樣,所以這就叫"眼光",一般人光看到2016q4賠1.62元,他就不會買了,不會去管是怎麼一回事的,一般來還看不出來,不狂熱,所以宏碁就安全的不得了




#####################################

這一個六日宏碁版還蠻熱閙的,除息前的宏碁,應該有一些人想在宏碁除息後介入,宏碁今年的股息是免稅,所以不會有所謂的除息前的賣壓,除息前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多低的買點吧


A大寫了很多資訊讓大家參考,真的值得稱讚,01難得有這麼認真付出不求回報的人
有空我就會看看有沒更新的資訊,看宏碁是怎麼華麗變身,要注意甚麼.
只是目前為止還是僅止於觀望,因為我無法判斷這些資訊背後的獲利數字會是多少.
當然我也沒那麼認真的去研究我的疑問的解答
隨便舉幾個例子
- 庫存增加,營收沒有跟著成長是為什麼?
- 淨值高於股價,也不能代表價值被低估,除非是持有的現金幾乎等於股價.
- 宏碁股本300億,轉投資的那些公司資本額都不到一億.可以貢獻多少盈餘?何時可以開始貢獻?1.2.3年?還是更久
- 要有實際獲利似乎還是要靠本業.那本業獲利從哪裡來?
1.電競產品
預估可以進帳多少獲利? 何時開始貢獻? (這關係到資金要放多久.何時進場)
可以從現有的供應商(微星跟華碩)搶到多少份額,假設全搶到了獲利是多少?
毛利率還可以維持跟微星現在一樣嗎?這我想是不可能的.
既然預估市場要起來,以現在大陸的實力,要進入這個領域也不難,有多少廠商要搶進?競爭力如何?
2.個人筆電
現在的狀況改善後的數據是甚麼?
未來的展望如何,預估可以貢獻的獲利有多少?
坦白講,我是沒花時間去研究,因為太複雜了,也或許A大早已了然於胸.
可是,有一點我跟A大一樣,我也不想讓別人來改變我對股票的作法,所以時間還是花在個人認為比較有效率的地方.

講個小故事
個人經驗,這麼多年下來聽別人介紹的股票很少賺錢的.而且賠的錢都比較多.越有把握的消息賠越慘.
實例是有兩個朋友是某公司的董事還有某公司的董事長直接給的消息,都是賠錢出場.還好當時在股市的資金不大.
因為太有把握一值撐,可是等到真的認為不行時,已經一屁股了.
所以聽消息還是要自己判斷過,要符合自己的買股原則才能進場,這是我花錢買來的經驗.
只是聽聽就買,除非你有把握從買進到賣出對方都會第一時間跟你說,還有你要有把握完全聽指令做動作

李佛摩虧得最慘的其中一次交易就是聽棉花大王的話,將自己的判斷拋到腦後.

只能說真要參考別人的建議買股票,又不能理解對方的所有的判斷方式,
那你就要做好跟對方一樣的心理準備,拋棄自己的想法,千萬不要在過程中自作聰明.





ML-108 wrote:
A大寫了很多資訊讓...(恕刪)


A大寫了很多資訊讓大家參考,真的值得稱讚,01難得有這麼認真付出不求回報的人
有空我就會看看有沒更新的資訊,看宏碁是怎麼華麗變身,要注意甚麼.
只是目前為止還是僅止於觀望,因為我無法判斷這些資訊背後的獲利數字會是多少.
當然我也沒那麼認真的去研究我的疑問的解答

隨便舉幾個例子
- 庫存增加,營收沒有跟著成長是為什麼?
ans:匯率,關鍵零組件漲價。

- 淨值高於股價,也不能代表價值被低估,除非是持有的現金幾乎等於股價.
ans:一家可以連三年現金帳目獲利的公司,股價為什麼要低於淨值?你開的店100萬,每年賺5萬,共105萬(淨值),我就說,這家看起來不怎麼樣,賣我85萬吧(股價),股價是才不同人所決定出來的,不代表每個決定者都是專業的,如果你夠專業你就會去以85萬買進別人傻傻賣你值105萬的店面。


- 宏碁股本300億,轉投資的那些公司資本額都不到一億.可以貢獻多少盈餘?何時可以開始貢獻?1.2.3年?還是更久
ans:大立光股本才13.4億,卻成為台股獲利王,資本額和獲利有什麼關係?當你在找新創產業0到1的事業,不可能一開始就投入大量的金額,一定要市場起來,然後靠1到1的複制,把市場做大,那時就會把公司分開再上市上櫃,看你要多大的資金額都有。

- 要有實際獲利似乎還是要靠本業.那本業獲利從哪裡來?

1.電競產品
預估可以進帳多少獲利? 何時開始貢獻? (這關係到資金要放多久.何時進場)

ans:去年電競類營收約3億美金,今年前5月已經成長80%,至於資金要放多久?至少你也要放兩年,何時進場?早該可以進場了。

可以從現有的供應商(微星跟華碩)搶到多少份額,假設全搶到了獲利是多少?

ans:2022年電競納入亞運,電競納入了亞運,預估三年後會是高峰,華碩最近組織重整,找了一個管平板的人去組電競部門,未來電競餅能有多大?這還不清楚,以微星和華碩毛利率要14%,營利率要4%的,要搶華碩、微星的市場似乎也不難,但而要時間驗証,獲利能多少?你找陳俊聖或宏碁團隊也沒有人能告訴你,但是只要宏碁電競往對的方向前進,以目前的股價,投資起來不會有什麼風險。

毛利率還可以維持跟微星現在一樣嗎?這我想是不可能的.

ans:你覺得毛利率和微星不可能一樣的證據在?股市投資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臆測的東西就留給媒體,投顧或分析師吧。

既然預估市場要起來,以現在大陸的實力,要進入這個領域也不難,有多少廠商要搶進?競爭力如何?

ans:大陸廠商要搶筆電沒這麼簡單,有幾家已經失敗了,華為要搶筆電市場,一開始會先打到聯想,筆電這個市場沒有這麼簡單的,經銷商據點要夠多,維修站要多,大陸已經有很多失敗了。


2.個人筆電
現在的狀況改善後的數據是甚麼?
未來的展望如何,預估可以貢獻的獲利有多少?
坦白講,我是沒花時間去研究,因為太複雜了,也或許A大早已了然於胸.
可是,有一點我跟A大一樣,我也不想讓別人來改變我對股票的作法,所以時間還是花在個人認為比較有效率的地方.

ans:如果我可能告訴你宏碁第二季賺560億,eps 0.2,那宏碁就是穩健股了,因為營收出來,獲利就出來了,和中華電信就沒兩樣了,目前宏碁改善的證據是公司體質,其它收入、財務成本,這三年的毛利率及營利率因產品組合而穩健向上,宏碁連淨值都沒有站上的公司,你應該不會要求這麼嚴格吧。那些早就被別人拿走公司未來獲利10~20年的公司,未必你都了解下一季的獲利,下一年的獲利。

投資也不需要多有效率,你如果能連續10年在股市中獲利,復利的威力就會讓你不需要工作,投資要有效率?一家公司營運也需要時間,每年賺錢,我是不了解要多有效率。

講個小故事
個人經驗,這麼多年下來聽別人介紹的股票很少賺錢的.而且賠的錢都比較多.越有把握的消息賠越慘.
實例是有兩個朋友是某公司的董事還有某公司的董事長直接給的消息,都是賠錢出場.還好當時在股市的資金不大.
因為太有把握一值撐,可是等到真的認為不行時,已經一屁股了.
所以聽消息還是要自己判斷過,要符合自己的買股原則才能進場,這是我花錢買來的經驗.
只是聽聽就買,除非你有把握從買進到賣出對方都會第一時間跟你說,還有你要有把握完全聽指令做動作

李佛摩虧得最慘的其中一次交易就是聽棉花大王的話,將自己的判斷拋到腦後.

只能說真要參考別人的建議買股票,又不能理解對方的所有的判斷方式,
那你就要做好跟對方一樣的心理準備,拋棄自己的想法,千萬不要在過程中自作聰明.

ans:對小故事中有兩個問題

第一、董事,董事長會直接給你消息的,這家公司誠信就有問題,而董事長的能力會因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你不會拿xxx和張忠謀比吧,你覺得張忠會不會給你消息?我是覺得不會,因為他有誠信。

第二、李佛摩本身是一個投機客,搞投機的,棉花大王可以比較了解市場,但他無法控制市場,李佛摩棉花是投機期貨,不是投資棉花,如果李佛摩投資的是做棉花的公司,中長期投資最終他不一定會失敗。

Acer_kewei wrote:
A大寫了很多資訊讓大...(恕刪)


如果研究股票不需要預估未來的可能數字是多少,那要怎麼評估這家公司的價值會到哪裡?
最少也會看一下經營的主力產品未來成長性如何,是不是有殺手級的應用還是有特殊的機會或方式可以搶到市佔率.
陳俊聖是人才,體質改善跟距離轉型成功可能是近也可能是遠.這要像A大這種有耐心的人持續追下去.
宏碁會不會轉型成功,我不清楚.現階段我不會將時間花在這公司上面.如果宏碁有天到我認為值那個價格時.我寧願付出眼光費買進也可以說是我的保險費.到時來幫各位抬轎.
為什麼會來看這棟樓單純是想知道轉型股需要看多少面向,多學學一些東西.

Acer_kewei wrote:
ans:大立光股本才13.4億,卻成為台股獲利王,資本額和獲利有什麼關係?當你在找新創產業0到1的事業,不可能一開始就投入大量的金額,一定要市場起來,然後靠1到1的複制,把市場做大,那時就會把公司分開再上市上櫃,看你要多大的資金額都有。

台股的歷史以來有幾家公司可以像大立光依樣賺這麼多?大立光是技術領先享有高獲利
那宏碁轉投資公司可以有甚麼門檻讓這些公司像大立光依樣可以成功,可以貢獻那麼大的獲利.研究股票不應該了解這些內容嗎?
簡單的講這些子公司的產業未來前景如何,市場多大?為何有機會成功?可以貢獻宏碁多少獲利?不需要有個概念嗎?
歷史上一些大公司轉投資的子公司一定都是經過評估後才去投資,問題是每一家都會成功嗎?
我相信是不會,買了一家公司希望可以有綜效,可是最後失敗的例子也很多.

既然是長期投資,不能等到子公司成熟到可以複製的時候再介入嗎? 剛開始對宏碁的獲利貢獻一定是小的,有需要這麼急著進場.是投資又不是賭博.
反而提早買進的結果是怕自己的眼光不夠看不懂,或是耐心不夠,沒辦法注意到重點跟撐到成長的那時候


Acer_kewei wrote:
ans:你覺得毛利率和微星不可能一樣的證據在?股市投資有一份證據說一份話,臆測的東西就留給媒體,投顧或分析師吧。

的確不能單純用感覺做股票,請教您的證據在哪裡? 為何毛利率不該降,為何宏碁的電競品值得高價? 提醒A大這是您在研究的公司,如果說法反覆可能無法取信宏碁家族的成員.
關於毛利率我已經說了,市場越大就一定會有競爭者進來,一定會有人殺價競爭,可是您不相信,您說大陸的公司很多都做失敗了,未來還是依樣會失敗嗎?我倒不認為是這樣.
再請教您如何判斷毛利率可以維持跟現在微星依樣? 記得您前面自己寫的,"宏碁是價格破壞王"
Acer_kewei wrote:ANS:微星的股本85億,宏碁308億,差不到4倍,微星能紅起來,除了微星專注電競外,那就是華碩失策,沒有把重兵投入電競而投進手機及機器人,在電競產品又要有15~20%的獲利,捨不得在六年前微星要起來前先用價格戰打死微星,兩者共存了六年,華碩ROG已經十年了,最近似乎發覺已經輸給了微星。聯想,宏碁這種價格破壞王又來搶生意,我覺得比較該擔心的是微星,兩三年電競高峰後,微星的下一步在哪?出貨10X萬台筆電,有近100萬台是電競,宏碁未來還有VR,AI,一大堆新創事業
#2044

Acer_kewei wrote:
ans:如果我可能告訴你宏碁第二季賺560億,eps 0.2,那宏碁就是穩健股了,因為營收出來,獲利就出來了,和中華電信就沒兩樣了,目前宏碁改善的證據是公司體質,其它收入、財務成本,這三年的毛利率及營利率因產品組合而穩健向上,宏碁連淨值都沒有站上的公司,你應該不會要求這麼嚴格吧。那些早就被別人拿走公司未來獲利10~20年的公司,未必你都了解下一季的獲利,下一年的獲利。

以上這些問題也是我不想花時間在宏碁身上的原因.因為太大太複雜,為何毛利增加?營利增加?背後都有原因.這原因可能打給發言人就會知道,也可能是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台股很多低於淨值的公司,賺的錢也不比宏碁少.可是股價比宏碁還要低.金融股就很多.可是您一定會說產業不一樣,沒錯就是產業不一樣.為何有的公司可以享受高本淨比.有的不行.

Acer_kewei wrote:
ans:2022年電競納入亞運,電競納入了亞運,預估三年後會是高峰,華碩最近組織重整,找了一個管平板的人去組電競部門,未來電競餅能有多大?這還不清楚,以微星和華碩毛利率要14%,營利率要4%的,要搶華碩、微星的市場似乎也不難,但而要時間驗証,獲利能多少?你找陳俊聖或宏碁團隊也沒有人能告訴你,但是只要宏碁電競往對的方向前進,以目前的股價,投資起來不會有什麼風險。

以我個人的方式,我要研究的股票一定會有一個數字,不管對不對.等財報出來再調整就好.因為要做預測就會找很多相關的資料來佐證想法.因此我才說宏碁太複雜,我不想花時間.一千多檔股票可以讓我選為何要選個難度高的.A大才是厲害挑這種困難的下手.

Acer_kewei wrote:
第一、董事,董事長會直接給你消息的,這家公司誠信就有問題,而董事長的能力會因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你不會拿xxx和張忠謀比吧,你覺得張忠會不會給你消息?我是覺得不會,因為他有誠信。
第二、李佛摩本身是一個投機客,搞投機的,棉花大王可以比較了解市場,但他無法控制市場,李佛摩棉花是投機期貨,不是投資棉花,如果李佛摩投資的是做棉花的公司,中長期投資最終他不一定會失敗。

第一. 請不要污辱我的朋友,我有說他跟我說的消息是甚麼嗎?是內線還是他對產業的近況看法,我有說嗎.
第二. 我強調的是不要盡信別人的觀點,別人的研究是屬於研究者的邏輯未必符合該追隨者的操作方式.可以多看看別人怎麼判斷跟研究,學學怎麼釣魚的技巧對自己才有幫助.

宏碁會不會轉型成功我不清楚,從約當現金看公司體質是可以,有本錢當轉型需要的資金.(但現金流量似乎跟A大說的不一樣,2015到Q1是呈現減少) 現在股價似乎也走在長線打底區.如像A大說的假設16塊買進風險10%也算合理.端看個人的投資風格.

最後麻煩A大把我設成您的黑名單,這是我個人的意願,一發文就好像變成來踢館的酸民.
大家投資觀念不一樣也沒辦法有討論交集,您就繼續蓋下去吧.

聽你說這麼多,那請你把錢投資在你覺得會漲的公司上不就得了?沒人拿槍逼你要買Acer啊~~~
ML-108 wrote:
如果研究股票不需要...(恕刪)
Acer_kewei wrote:



A大寫了很多資...(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