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uangtw1980 wrote:
只對攤提2年有 不同」看法...(恕刪)
我說第3年開始盈利,並不代表折舊只折2年。
而是固定資產折舊的金額是逐年減少,你原本100是虧損,正常生產的公司到第3年應該是要開始有獲利了。
两免三减半是從開始獲利的年度開始算起,一直不賺錢也不現實。
所以前期很多台商兩免一過就開設新公司。
而本地的更狠。從你這邊學到技術,就去外面開一家跟老東家競爭,什麼稅、五險一金一律不交。幾年就關,再重新註冊新公司。
vspebrian wrote:
誰跟你有共識, 哪一本帳本沒折舊? 沒有折舊的帳本還算是財報嗎?.....幫不了你
不過"台灣接單, 中國出貨" 就是會把折舊的現金扣下放在總部, 列帳歸列帳, 抵稅用的. 沒拿到錢. 反正就是不會給中國廠放在銀行存. 因為他用不到. 機器不是他出錢買的, 房子也不是他出錢蓋的, 只是打工仔....(恕刪)

economic wrote:
我是有點感覺中國政府是不是這一波要洗牌
以往遇到經濟面臨下滑,幾乎都會擴大財政政策,擴大貨幣政策,但這兩年整體看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屬中立,甚至從整個國際來看屬於相對保守很多
另外是國營企業和民間企業的相對關係(李克強一直是更偏重市場力量這一派的,這兩年似乎他對政策的影響力加大了一點點)
過去幾年有些泡沫,這兩年破了不少,對經濟和金融都有相當的傷害,需要時間處理...(恕刪)

Erichuangtw1980 wrote:
在調結構,GDP本來...(恕刪)
Erichuangtw1980 wrote:
你這個說法在同一個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