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hMoney wrote:打了一堆問號 搞得我...(恕刪) 這位朋友就是看別人文章一知半解然後提出問題,a大用耐心與專業回答,然後認定自己問題不是要這種解答所以用以往朋友賠錢經驗來講股市險惡爆氣的點也讓其他看的人一頭霧水。這篇文章就是說 溝通的重要不僅是言語上回應文章上的語意也是很重要的。
我的文章很多人愛看的原因其實很單純,我不會說一些是是而非的事,我從公開資訊中找到的資料,我經過我多方的比對,放上來給大家參考,我思考的邏輯是什麼我也寫上來,想參考的就參考,未來毛利率多少,營利率多少,獲利多少,產品有沒有什麼殺手級應用,這些東西就不用去臆測,我看到的東西就是財報中體質改善的證據,1、我從102~105年拿"公開資訊"比對了其它收入及財務成本給大家看,這是事實,我只是比較勤勞的去翻了四年的財報,又願意花時間剪下來分享給大家看。2、我也看到2014~2016三年的營收對人事成本的變化,我也是願意花了時間去年把三年的財報,12季的季財報把微小的變化營業費用對營收貼出比較來給大家參考,這也是事實,沒有任何的憶測。3、庫存成料增加,我也是觀察了面板,dram、ssd各廠的獲利及股東會陳俊聖親口在股東會上說的,就是關鍵零組件漲件,怕搶不到貨所以先備貨,已制成庫存,我也透過華碩,及匯率的變化,讓大家了解我是以匯率、華碩營收去推測的,邏輯就是清清楚楚。4、宏碁新創產業有哪些,我把每一間子公司列出來,股本多少,做什麼的,最近有什麼活動分享出來,陳俊聖在股東會也說過這就是未來產品,目前貢獻營收有限。5、電競產品在股東會上陳俊聖也說了,去年營收約3億美金,今年目6月前成長了80%,chromebook因為asp提高,所以也提升80%,這些都是事實,可能有人沒有看到新聞或是沒有看股東會不會知道,我分享給大家知道。其實還有很多,我想有看我所有的文章的人,應該這些事算是基本的,我在想,以後我就回答是宏碁股東提出來的問題,一時找不到,或是想了很久想不通,你就問,我會回答你或告訴你在哪,在問之前最好要稍微跟上進度,文章要看,我自已也都會回頭一遍一遍的看,投資很多時候自已也要努力一點點的,畢竟錢是自已辛苦賺來的,要問問題稍微就客氣一點,尊重一點,畢竟我一天工作可以賺5仟元,花了1個小時回你問題,也值500元,在這回答完問題,我一毛都沒賺到。ps:早知道今天早上醒來時,就去再多睡一個小時,花了一個小時回答了問題,好像變的沒有意義~
看來是有人早知道,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幾天股價被壓抑的原因之一,既然股價沒漲,明天要大跌的機會也不高,會不會有利空出盡的意味呢?明明代工廠(廣達 仁寶 緯創)都明顯年增,宏碁卻年減,雖然沒有必然連動關係,但仍讓人有點不解,難道是為7月營收預備~宏碁季線來到15.45左右,明天如果真的來到季線,反而是好加碼點!【財訊快報/編輯部】宏碁(2353)自結106年6月營收212億2977萬8000元,較上月增加18.17%,較105年同月減少14.28%;累計106年1-6月營收1096億5686萬3000元,較105年同期減少2.50%。
宏碁 106年6月營收212.30億、年減14.28%年增失敗~~第二季營收536.2億,比第一季的營收560.3億少了4.3%,看來真的沒有要衝量的意思,宏碁第一季營收560.3億,人事費用比去年同期少了9.38%,第二季營收少了4.3%,不知道人事費用會少多少?轉型股有趣的地方在於毛利率,營利率是會變化的,不像穩健股一樣毛利率、營利率這麼固定,宏碁目前的營利率變化還蠻大的,營收出來看起來不是很好,所以就不用急著加碼買進,等到第二季財報出來,看一下毛利率及營利率及人事費用的變化吧。宏碁前半年的表現看來還是行的上半年累積年減2.5%,華碩前半年累積年減7.66%~~毛利率和營利率影響轉型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營利率是1%或0.8%那就差很多,營利率1%本業就是賺5.36億,營利率0.8%就是4.29億~再等一個月又5天,第二季財報就會出來了,那時就知道是不是想顧毛利率及營利率,不要財報出來前就認輸~~宏碁上半年表現還是優於華碩的,所以整體表現算是還行,畢竟淨值19.15,股價15.75,有賺錢就行了吧,要是宏碁這種獲利配上股價6x時,獲利,營收只要稍不如預期就要大力的減碼,都還在淨值下,連13季沒有一季是賠錢的,我就不信第14季會賠錢~~只要不賠錢,市場股價不給面子,那就每年拿0.5配給我,不管怎麼配,淨值都還是19.15,因為宏碁每年也是能賺0.5元的。########################################台灣雙A上季營收皆較Q1修正 華碩預期Q2是全年低點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2017/07/10 16:10台灣雙 A - 華碩 (2357-TW)、宏碁 (2353-TW) 今 (10) 日公告 6 月營收,華碩 6 月品牌合併營收 352 億元,月增 26%,年減 1 成;第 2 季品牌營收為 865 億元,季減 12%,年減 8%,符合原先預期。華碩強調,第 2 季將是全年低點,對獲利看法相當保守。宏碁 6 月營收 212.29 億元,月增 18.18%,年減 14.28%;第 2 季營收為 536.25 億元,季減 4.3%,年減 4.5%;上半年營收為 1096.56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2.5%。華碩表示,受手機新舊機種轉換、新產品上市前出貨量明顯收縮,電腦產品零組件成本上漲,以及新台幣匯率升值等多重因素影響,第 2 季營運將是今年全年低點,單季獲利看法保守。展望下半年,華碩強調,受惠產業旺季,加上新產品上市,營運將有所改善。對於產業變化與市場競爭,產品與營運獲利仍有壓力,為了因應產業變化,華碩已經啟動組織變革,預期需要 3-4 季的時間,才能展現改革效益,也才能使創新產品上市放量,減少手機事業虧損的壓力,另外加快電腦與電競產品獲利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