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壽法說對今年預期賺5塊如果達標對開發金績效也是貢獻大補中壽(2823)今(25)日下午舉行首季線上法人說明會,除了公布首季營運績效外,也公布2020年底的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簡稱EV),2020年投資報酬率及折現率假設與前一年度相同下,中壽去年整體隱含價值3,576億元,年增15.8%,每股EV75.6元,跟今日收盤市價24.25元比較,顯然股價相當委屈,中長線投資價值浮現。 不過因為中壽即將併入開發金,今年年初時開發金是以23.6元公開收購中壽,已完成收購54%。中壽2020年隱含價值較前一年3,088億元,增加488億元,成長主要來自調整後淨值1,438億元,年增17.5%,扣除資金成本後,新契約價值達226億元,2020等價投報率估4.19% 。以中壽2020年底發行股數47.3億股換算,2020年每股隱含價值75.6元,前一年每股EV是69.2元。中壽第一季初年度保費收入新台幣約2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3%,其中,高價值保障型商品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0%;另外,推動傳統型美元保單,傳統型外幣保單新契約占比也提升至84%,持續推升新契約價值。今年前四月獲利表現持續亮眼,累積稅後獲利達12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2%,每股盈餘為2.65元,ROE高達21.73%,未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每股盈餘為2.38元。除了財務面持續有穩定之表現,中國人壽業務通路啟動轉型展現了初步成果,去年登錄人數自109年1月12,405人至年底12月已達13,341人,成長率7.5%為業界大型壽險公司中最高,今年四月登錄人數持續再成長至13,389人,為業界成長率最高之壽險公司,除人力成長外,109年業務員第十三個月定著率近八成。今年業務通路也將持續轉型工程,聚焦高利潤商品銷售,提升通路價值。此外,中國人壽轉投資之大陸建信人壽,截至第一季資產規模已達人民幣2,416億元;今年第一季合併淨利潤約人民幣9.5億元,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獲利。近年來,建信人壽大力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及優化,今年首季新契約保費達人民幣 143 億元,其中分期繳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三成,持續朝向高價值型公司邁進。
環保貓 wrote:台灣證券交易所可查詢個股殖利率個股日本益比、殖利率及股價淨值比(以個股月查詢) 謝謝!原來官方說的殖利率是有含股票股利的2. 殖利率 = 每股股利/收盤價*100%,其中每股股利採用該公司近期每股配發之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 + 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 (元/股) + 盈餘轉增資股票股利(元/股)為計算基礎。
blackpanther wrote:中壽法說對今年預期賺5(恕刪) 那我只能買爆開發金了我的帳戶已有278張,我媽的帳戶也有209張電子股到我的停利點的話,會轉開發跟永豐我媽的南亞停利時也會轉開發跟永豐這波定要持盈保泰電子股寧願少賺點,我也要多買點金融定存股
blackpanther wrote:中壽法說對今年預期賺5(恕刪) 有沒有投資含壽險部位金融股的網友可以討論一下為何中壽、國泰金、中信金今年第一季的其他綜合損益(OCI)都是負的明明今年第一季美國/台灣股市順風順水壽險大賺阿?尤其中壽與國泰金而且幅度還不小甚至達到去年第一季(疫情爆發)虧的50%以上??另富邦金的資料我網路還沒看到?
太空攻城車 wrote:有沒有投資含壽險部位(恕刪) 主要差異值是在該項「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OCI)之債務工具」該項主要是政府公債、公司債、金融債...等,除收利息外,也會出售價差時,會列為該科目,按公允價格調整而影響當期綜合損益。是否因債券殖利率上升(相對債券價格下滑)。財報應有明細可查看。富邦金在該項科目配置金額少,主要都放在「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損益」,可能是富邦金資配置主力在股票或交易為目的的金融工具上,受惠國內外股市大漲而收益大增。以上,有錯請幫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