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21-11-17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開發金(2883)今股價大漲逾6%,成為金融股的領頭羊,外資近期大買開發金,累計外資持股逾24%。
開發金控已於10月1日臨時股東會通過以股份轉換方式將中國人壽納為100%持股之子公司,預計在今年12月27日前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並完成股份轉換後,將加速強化集團競爭力及發揮經營綜效。此外,開發金控已喬遷至以永續發展理念打造的全新總部,也是開發金控承諾2045年淨零碳排的具體實踐。
開發金前9月稅後淨利306.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9%,每股盈餘2.05元,各子公司以中國人壽及中華開發資本獲利貢獻最大,較去年同期獲利成長亦最多。今年前9月中壽稅後淨利達259.4億元,年成長75%,初年度保費達672億元,年增9%;開發金今年出售總部大樓獲利80億元,已經在9月份認列。開發金第三季底總資產為3.392兆元,而因為認列出售總部大樓獲利,前9月ROE和ROA分別跳升到19.3%及1.65%。
開發金旗下凱基證券榮獲1111人力銀行2021「幸福企業票選」金融管顧類金獎,該獎項評選從超過2000家企業中,針對公司規模、員工福利、企業體質等項目,經歷3個月網路票選,綜合評比出各類別前15-20%企業,頒發金獎表揚。凱基證券從近80家金融管顧業者中脫穎而出,顯示落實中華開發金控「首選雇主」策略獲得肯定,已成為金融人才心目中首選幸褔企業。
fostery wrote:
開發金合併中壽後,也幾乎可以算壽險金控,
開發金還有很多發得出現金股利的事業,
這幾年買的幾家公司,都算是眼光不錯,
說不上是純種的壽險金控,所以我想即使明年本益比不好,
過幾年也有可能會還它公道。
2005年,開發金曾計畫併購金鼎證券,但未獲得金鼎証券原經營團隊同意;在持續四年購入股票後,開發金於2009年已取得金鼎證券超過48%的股權;[2]但在歷經長達五年的爭議後,開發金最終仍未能順利併入金鼎證券,期間也導致了開發金控併購金鼎證券案。[3]
2012年,開發金以新台幣546億元公開收購全台灣第二大證券業者凱基證券,為台灣歷來最大宗證券購併案,以每股新台幣5.5元現金及1.2比1的換股比例購併凱基證券。2013年1月18日完成換股後,開發金持有凱基證券100%之股權。[4];同年6月22日,再將凱基證券與旗下原有之大華證券合併,以凱基證券為存續公司。[5]
2013年6月,凱基證券與子公司大華證券正式合併,旗下兩大券商業務整合,成為國內投資銀行、債券及新金融商品之領導者。
2014年,開發金控以總金額約新台幣230.94億元合併萬泰商業銀行為金控子公司,萬泰銀行於2015年更名為「凱基商業銀行」。[6][7][8][9][10]而後,開發金控再將開發工銀的企業金融與金融市場業務讓與凱基銀行。[11]
2017年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更名為中華開發資本。[12]。
2017年9月獲金管會核准開發金控投資中國人壽25.33%的股權,決定自8月17日起到9月6日啟動公開收購程序,以每股新台幣35元收購股權,將中壽納為開發金控的子公司。[13],開發金控會因併購中壽之後成為金控前十強。[14]。
2021年4月,承諾2045年全資產組合(Total Portfolio)淨零碳排,透過金融業的投融資行為擴大影響力。[15]。
2021年10月,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以股份轉換方式將中國人壽納為100% 持股之子公司。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並完成股份轉換。 [16]。
2021年10月,搬遷至台北市敦化北路135號,在成立20年的重要時刻,開發金控喬遷至羽翼造型的新大樓,象徵即將展翅高飛。
vul34622 wrote:
兆豐金公告2021年1月份自結獲利,兆豐銀行去年1月稅後盈餘18.12億元,今年卻只有10.02 億元,大減45%,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利差萎縮,再加上持有彰銀股權約 2.17%,彰銀每下跌1元,就得提列2億元的評價損失,對獲利更是雪上加霜
.................
彰銀 應跌無 可跌 公股銀行 的盈餘目標達標 關乎 員工的獎金 其實未達標 應可申訴 當初為何買彰銀 非戰之罪
這就是全民智商稅了。
當初搞台新金,違反市場的自然力量,
硬要把經營權交給一群,只會為自己爭權奪利的工會人士。
然後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什麼全民資產的狗屁,製造輿論,
騙一些笨蛋股民。
最後還不是大家出錢給財政部的決策買單?
一群傻B。
其實搞台新金事小,但國際影響事大,搞出這種大事,
契約精神都不管,只有民粹,還想談什麼亞洲金融/新創中心?
只有奴性的代工可以稱冠全球,因為很多雇主也很少在管勞基法的。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