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之影 wrote:
哈身邊不少人都被主動...(恕刪)
嗯...如前面個人所述
"債"太專業了(比"股"還複雜)....我還是選擇花點小錢請專家才不用傷腦筋(基金)
要的只是"可預見的息",至於"不可預見的降息利多差價",就當是贈送多的即可!
當然這只是個人喜好,從未貶低"債ETF",不過是"相對比較優缺"的選擇
剛剛也隨手自moneydj抓了兩個圖
分別是 2022/7/1 (2022/3Q,專家/網紅大推時期) & 2022/10/1 (2022/4Q,經常可見降息風聲時期) 至今的比較
應該不含配息吧(我猜應都是簡單的看淨值)
似乎沒有漏氣


P.S 幾次發文希望有人可推薦相同於除了上述兩檔的基金,只是似乎已無人喜愛基金了吧.....
ETF 真是萬能的嗎 ?? 個人總認為"不一定"! 還是要看"所追蹤的指數"與"性質"吧?!
當追蹤的指數(非傳統大盤指數)是由"特定因子"所編撰出來的,例如"高息",請問這與"基金"又有何差異呢??
手續費低?? 那當然囉! 無需請一堆研究人員/後勤單位/專業經理人 分析/判斷/調整,
只要交給"電腦"依"一開始選定特定因子/編撰出的指數",定期找已知的資料,調整持股/自動計算執行即可!!
試問....傳統的"選股/汰弱擇強/績效"在這過程中有發生嗎?!?
所收取的費用真的"便宜"???
上述"高息"的例子,還尚未討論此"特定因子"是否合乎常規邏輯咧!!
個人積分:624分
文章編號:87465027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