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美債/公司債/投資等級債....危機入市 V.S FOMO V.S 百年機會 ?!

不會降息 甚至還會繼續升息 因為韭菜還沒割夠

20兆美元的債務上限 一次就能過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不過的結果 ??
風暴之影 wrote:
呃,那個是主動型基金...(恕刪)


嗯....謝謝提供資訊,只不過個人目前還是偏好"基金"咧!

=============
難得又見到對於台灣通膨率的深入分析......

台灣通膨率不到3%?五大問題破除迷思!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2631
kch008 wrote:
不會降息 甚至還會繼...(恕刪)

債務上限,不過是政客/政黨間的協商籌碼....
恬適生活 wrote:
嗯....謝謝提供資...(恕刪)

哈身邊不少人都被主動型基金打擊過,所以感到有點訝異,對我來說他們最好少點操作。
基富通上面同樣基金也分兩種吧,一樣策略但是有配息跟不配息的。
恬適生活 wrote:
債務上限,不過是政客...(恕刪)


是的 但是卻可以引起波動 這些波動就足以要了很多小命
帝國末年 政黨都會殺紅眼
唐 宋 明都是黨爭而亡
只要能得權 毀滅帝國利益也會在所不惜

6/1 是必定不過的
反正7月才會真正違約
難道不能短期違約嗎? 美元的替代品 現在還沒出現
去美元 才開始沒多久 現在不玩個小違約
不然等mrb起來再違約??
能撈多少 是多少
比起美債 美元更值得持有
多少美國中小銀行 因美債而亡
這次美國剪不到國外羊毛 只能剪本國頂層以下到中層的部分羊毛
更要剪外國投資客羊毛
連摩根都有可能會倒
恬適生活 wrote:
有人可以推薦一下不是"月配息"的"境外""美元""債券"基金嗎!?? 暈......



高盛投資級公司債基金X股美元

https://www.fundrich.com.tw/2022OfficialWeb/fundCenter/fundOverview/fundContent/033054

這檔不配息,我是買它配息型的
如果不看新聞,會與世界脫節。 如果有看新聞,會與事實脫節
hermas
這檔月配息
gentle7
hermas 他有配息型跟累積型的,你點進去看,選配息紀錄,它顯示不配息
風暴之影 wrote:
哈身邊不少人都被主動...(恕刪)


嗯...如前面個人所述
"債"太專業了(比"股"還複雜)....我還是選擇花點小錢請專家才不用傷腦筋(基金)

要的只是"可預見的息",至於"不可預見的降息利多差價",就當是贈送多的即可!
當然這只是個人喜好,從未貶低"債ETF",不過是"相對比較優缺"的選擇

剛剛也隨手自moneydj抓了兩個圖
分別是 2022/7/1 (2022/3Q,專家/網紅大推時期) & 2022/10/1 (2022/4Q,經常可見降息風聲時期) 至今的比較

應該不含配息吧(我猜應都是簡單的看淨值)
似乎沒有漏氣





P.S 幾次發文希望有人可推薦相同於除了上述兩檔的基金,只是似乎已無人喜愛基金了吧.....
ETF 真是萬能的嗎 ?? 個人總認為"不一定"! 還是要看"所追蹤的指數"與"性質"吧?!

當追蹤的指數(非傳統大盤指數)是由"特定因子"所編撰出來的,例如"高息",請問這與"基金"又有何差異呢??
手續費低?? 那當然囉! 無需請一堆研究人員/後勤單位/專業經理人 分析/判斷/調整,

只要交給"電腦"依"一開始選定特定因子/編撰出的指數",定期找已知的資料,調整持股/自動計算執行即可!!
試問....傳統的"選股/汰弱擇強/績效"在這過程中有發生嗎?!?
所收取的費用真的"便宜"???

上述"高息"的例子,還尚未討論此"特定因子"是否合乎常規邏輯咧!!
恬適生活 wrote:
嗯...如前面個人所...(恕刪)

債券是可以考慮使用主動型基金介入,前提是基金的費用率要夠低。所以,可否請版大列出在台灣幾檔費用率夠低的候選名單?
債券主動型基金的費用率都偏高,除了基金保管費率+基金管理費率(經理費)還有一條雜支費(這項事先沒有公布),長期在成本考量建議主動型債券投入比率不宜太高。
還有千萬不要有"花點小錢請專家"的思維,我甚多甚多年的經驗是股市(含債券)沒有所謂的專家,只有輸家與贏家。
RICHARDSCW
精闢,謝謝。
小弟以為,
我們的賭市,
還有莊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