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登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代表蔡英文總統出席這場會議,張忠謀預言25年內,全球包括台灣將進入貧富差距嚴重的年代,他還說,將在峰會上指出亞太地區數字經濟中存在的過度補貼、高關稅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問題,並不會回避在峰會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討論非經濟問題。美國副總統Pence、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領導人將出席此次APEC會議。張忠謀強調:「我是領袖代表的身份,而且這個會議是一個經濟會議……但不會避免非經濟問題。」預計張忠謀將針對數字經濟的議題發表6分鐘的演講,他將在APEC會議的演講中強調當前數字經濟面臨的四大問題:非市場需求的補貼產能、不尊重智慧財產權、高關稅以及缺乏對隱私的保護。美國司法部最近起訴中國福建晉華、臺灣聯華電子公司以及三名臺灣人涉嫌竊取美國半導體企業美光公司智慧財產權,張忠謀在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時說,此案已經進入司法程式,若有機會,他將向美國說明這只是一次個別案例,不代表臺灣的積體電路產業。
Qantas133 wrote: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恕刪) 張忠謀說明,每位經濟領袖有6分鐘發言時間,他今天也事先公開他的英語演講稿。大意內容是基於資通訊科技的進展,讓人類世界快速轉變,未來世界將因為人工智慧導致失業嚴重、貧富差距加大,台灣位於「創新供應鏈」的關鍵位置,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願意與APEC各方交換意見,希望與各國有雙邊或多邊的討論機會,共用成果。★以下為張忠謀在APEC會議6分鐘的發言講稿大意(原文為英文):資訊與通信方面的進步,改變了APEC十多億人民的生活。資通訊科技的進步,改變了經濟模式,例如現在民眾買東西、買服務,很多都是經由網路購買。資通訊科技的進步,改變了現代人交朋友,甚至找終身伴侶的場域。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也改變了政治,候選人追求選民支持,也紛紛透過新的通訊媒介。資通訊科技的進步,產生了新的企業,也使得部分老的企業結束壽命。資通訊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學者與學生的研究方式,也改變了教育的進程。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也把知識份子這個名詞,賦予了新的意義。在資通訊科技進步下所產生的現代經濟,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市場經濟。其中,創新是現代經濟的引擎,市場經濟則是現代經濟的載具,在資通訊科技的進步下,產生了「創新供應鏈」,這個供應鏈內,有美國、中國、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但會出現這個資通訊供應鏈,絕不是巧合,在於這幾個地方都很創新,也都是市場經濟。但在進入數位經濟的現在,全球又看到四個問題,分別是:政府補貼部分產業,不是依照市場需求,且對智慧財產權不尊重,此外還有高關稅,與對隱私權沒有妥善保護,都是問題。張忠謀說,因此Chinese Taipei呼籲各方舉行雙邊或多邊談判,來解決現代數位經濟的四個問題。人工智慧會代替很多工作,也會提供人類更舒適、更方便的生活,雖然好處很多,但也同時帶來失業、貧富不均,比現在更嚴重。未來會善用與創造數位經濟的人,這些人會變成高收入,但運用得晚的人,會變成低收入。現在大家已經看到這項問題,是很明顯,且立即的危險。張忠謀預言,這些現象在未來25年內會出現,未來還會繼續變化,問題還會更嚴重。但要怎麼做?他認為政府、教育,都需要付出更重的責任。年輕人需要合乎時代的教育,與現在一般大學所教導的傳統教育已經不一樣。他的母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已經成立跨系所的學院,他覺得這是好的開始與新的模型。張忠謀說,人類已經逐漸看到未來的好處與壞處,很幸運的是,創新供應鏈都集中在APEC。APEC比WTO小得多,但在小型組織裡面,更容易有雙邊或多邊的討論,Chinese Taipei雖然只是一個中型經濟,但卻是一個在供應鏈中居關鍵位置、不可避免的一部分,Chinese Taipei 願意參加雙邊或多邊的討論,解決現在與未來的問題
外星來的人 wrote:早您把管妹封起來了...(恕刪) 哈哈~ 怎麼可能 ........=========================================================================英國雖然脫歐 ,但其經濟體也是很有吸引力 , 主政者只要在行政立法方面 ,訂立有利於各大財團的法規 ,例如5年內營業稅降為10% ,還是會有很多投資計劃投入的===================================================================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份文件,台灣、美國和中國在內的12個WTO成員國要求歐盟提供一項「適當補償」機制,以確保這些國家的權益在歐盟與英國分手後不會惡化。這份文件凸顯歐盟和英國解除其WTO承諾的計畫可能再度受阻,並升高了會員國在這個全球貿易機構攤牌的可能性。彭博取得的這份文件指出:「我們促請歐盟向會員國提出更多保證:將會清楚說明打算如何解釋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將會提供維持目前享有准入歐盟的品質與水準的談判結果,以及如果不能保證這種准入品質與水準,將提供適當的補償。這份由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墨西哥,紐西蘭,巴拉圭,台灣,泰國,美國和烏拉圭簽署的文件,於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WTO會議上討論。文件指出:「鑑於其(英脫)規模與範圍相當龐大且前所未見,這些改變對WTO成員具有普遍與系統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