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現在都不買0050...(恕刪)

VT的覆蓋範圍最廣,而且費率比0050低;最需要擔心的是美國遺傳税問題~
pigstand wrote:
按照今天收盤市值計算,12/15只能買3~4股VT

按照今天收盤市值計算,12/15要賣3~4股VT
pigstand wrote:
按照今天收盤市值計算(恕刪)
小弟在國外工作將近十年,之前一直忙於工作沒想到01裡面竟然已經蓋了好些個"指數型投資"的大樓。恰好今年初回國後便因疫情無法出國上班,在家辦公之餘方有時間細細學習下各位前輩的成功經驗與心得,看來被關在國內也不是沒有收穫 (可惜在中國期間01被封了上不了、等回到SFO時工作又忙也沒辦法上01學習,錯失了不少跟大家交流的機會)
先感謝樓主P大、schou23大、xpotter大、小c大、L大、我就是愛拍照大、Mipiace大.......等各位大大的經驗分享與樓中的回覆,在細細爬完了整棟樓後對我這幾年來苦思未來自己退休前的財務模型該如何配置的課題其實有莫大的幫助。我的年紀與樓主P大相近,加上有老有小自己也如xpotter大一樣煩惱太多, 所以在財務模型裡也將孩子未來的出國念書與買房資助部分都納入了自己的準備目標內。現在仿效了P大的作法將自身現在狀況做出了個列表自我檢討一下
簡單說說小弟現在的狀態好了 (如表):
1、小弟在美與中往返工作多年,在外商電子業擔任研發主管角色,所以這接近十年期間的RSU售出後變成為我這些年投資美股的主要資金 (AAPL/LOGI/NFLX 的投報率未註明主要就是因為這些金額都是小弟的RSU售出後的資金購入,說穿了就是無本生意)。美股投資獲利部分與存款未來都不考慮匯回國內,因為幾年後孩子們就會有出國念書生活的資金需求。
2、富邦台50是我參考X大/S大的說法於12月開始每個月分三次各買進1萬台幣 ,合庫金 & 兆豐金是我參考小c大的作法一樣由12月開始執行買進 (買黑不買紅),這部分的資金是由我這幾年台股操作的獲利部分來執行 (這部分目前也是無本生意)。目標應該是金融股未來分幾年各買進500~800張、富邦台50買進至少25萬股。
3、小米在港股掛牌,小弟在去年它在港IPO之後就開始等待,在跌破10塊港幣時開始慢慢買進,反覆做了兩回波段操作後目前仍持有接近4萬股,港股 (港幣) 與 人民幣 很大部分的資金來源於2017年小弟在中國時因緣際會參與了一家start up 的種子輪,在2019年時於C輪順利套現給投行與原始技術團隊。
4、列表中被我以綠色遮蓋起來的是我目前手中一檔持續抱著的半導體股,今年我的台股投資中IC設計股的確佔了我所有獲利的90%以上 (下圖是小弟直至昨日收盤後的獲利狀況)。投資和潤的邏輯很有趣,我看中的不是它目前與和泰汽車之間合作的車貸業務,我更對它目前在雙北展開的YOXI 業務與想法很有興趣。這可能與我從事的研發工作及先前start up 的成功經驗有關。
5、我其實很認同我就是愛拍照大與另外一位大大所言,我基本上在投資組合上就沒考慮過債券與保險的問題,除了小弟對債券不熟之外,我一向還是自認能夠承受"些許"的風險來獲取"稍高"的報酬。對於債券帶來的報酬我認為以自己的要求來說還不如控制好現金部位來的恰當。三月的股災就是對我來說挺好的機會,也在幾檔半導體股中得到了不錯的報酬。因此這部分我選擇做好"股票 + 現金" 的控管。
該學的還很多,即使是WFH還是一堆會議與供應商拜訪填滿了我白天與晚上時間。但我會利用還在國內的時間好好潛水繼續跟各位前輩學習
ddojjack7788 wrote:
(恕刪)


沒想到教主門下隱形弟子甚多
默默地關注我們

有參與到大大(看註冊日明顯是01先進)的退休規劃,真是與有榮焉
2021 全力VT
ddojjack7788 wrote:
選擇做好"股票 + 現金" 的控管。

以大大的資產規模,更應該做好控管的應該是(指數化)被動投資+主動投機(選股擇時賺價差) 佔總資產的比例吧。
此外,
依您的策略,個人認為存金融股反而比較類似P大資產配置中低風險資產(BND)的功用。
pigstand wrote:
VT的覆蓋範圍最廣,而且費率比0050低;最需要擔心的是美國遺傳税問題~

如同股票是公司的股份,各國的股市指數,也多少代表了各國的經濟實力。
如果是我,我應該不會想要買入各種第二世界甚至第三世界國家的股票。
可能直接買VOO 和 0050 就算了

VT持股:
11.20% Emerging Markets
16.00% Europe
12.30% Pacific
0.10% Middle East
60.10% North America
0.30% Other
ddojjack7788 wrote:
我的年紀與樓主P大相近

所以P大倒底幾歲?

百萬美元的現金都是活存,今年都沒有進場嗎?
三月沒進場說得過去,人總是會怕的嘛,那四,五月也應該進場了,
不然這種配置就不能算是保守,而是浪費了。

如果沒有在低檔入場的能力,請問又何必保留現金呢?
只是為了心安而選擇保有「過量」的現金,
並非有益的資產配置方式。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所以P大倒底幾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百萬美元的現金都是活存,今年都沒有進場嗎?

我沒有百萬美元的活存
我今年也沒有進場
目前股票資產佔了68.0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