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jjack7788 wrote:
"主堡 (現金 + 金融股 + 指數型 ETF) + 護城河 (中波段操作個股)"

建議現金換成債券ETF會更好喔:
1. 債券ETF有資本利得還有配息,且隨時可以變現或是轉成股票
2. 因股債負相關,遇到股災時,通常債券會漲,此時賣出債券加碼股票可以買更多(再平衡)
此外,以大大的資產規模,最重大的決策還是在於決定資產配置的比重,並長期有紀律的執行。例如:現金(建議換成債券ETF)=20%;
金融股=30%;指數型 ETF=30%;中波段(投機)操作個股=20%。
PS, 以上只是舉例,資產資產配置的比重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要怎麼配請自行斟酌
ddojjack7788 wrote:
附上我三月股災後的操作供您參考 (綠色蓋住部分即為昨晚我貼的持續持有並放手讓它跑的ID 設計股),這樣的紀錄我已經執行了超過15年,讓我很清楚面對自己每筆操作的弱點與當下思維,對改進我的操作有很大的幫助。


X大,看看這聯發科的操作,想想看怎麼學習一下?
講到聯發科,有個人的持股排名第二,比董事長蔡明介還多,那個人就是董事長夫人--李翠馨女士,持有聯發科股票43,140張,不曉得是不是現在台灣最有錢的女性?

有一句話說Wife happy,life happy!老婆開心了,生活就快樂了、不苦了,懂得其中的道理,必能家和萬事興,事業飛黃騰達,真的是值得大家學習看齊啊!X大想要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可以考慮一下.......



聯發科(2454)董監事經理人及大股東持股明細
資料日期:2020/10
職稱 姓名/法人名稱 選任日期 持股張數 持股比例 質押張數 質押比率
大股東 花旗台新加坡 2018/06/15 70,897 4.46% 0 0.00%
大股東 李翠馨 2018/06/15 43,140 2.71% 0 0.00%
大股東 國泰人壽保險(股) 2018/06/15 41,645 2.62% 0 0.00%
董事長兼經理 蔡明介 2018/06/15 41,342 2.60% 0 0.00%
大股東 勞工局全權 2018/06/15 31,395 1.97% 0 0.00%
http://kgieworld.moneydj.com/ZXQW/zc/zck/zck_2454.djhtm
pigstand wrote:
最悲慘的一年快過去了(恕刪)

希望啊!
LemonZ wrote:
由於凸性的存在,債券在極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下的收入潛力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要大得多。

樓主買的BND average duration 6.5年, 跟10年美債相當, 殖利率跌1%債券價格大概漲6.5%
說實在並不是很凸的債券

所以如果未來殖利率看跌, 建議買長期債券會比較好
以Vanguard的ETF來舉例, EDV會是最好選擇, average duration 24.3年, 殖利率跌1%, 可以賺24.3%
或者VGLT 18.6年, BLV 16.2年

若殖利率長期看漲(可能嗎), 買短期債券比較好, 不然虧大了
LemonZ wrote:
建議現金換成債券ETF會更好喔:
1. 債券ETF有資本利得還有配息,且隨時可以變現或是轉成股票
2. 因股債負相關,遇到股災時,通常債券會漲,此時賣出債券加碼股票可以買更多(再平衡)
此外,以大大的資產規模,最重大的決策還是在於決定資產配置的比重,並長期有紀律的執行。例如:現金(建議換成債券ETF)=20%;

現金可以換成短債
但是, 台灣的債券ETF規模很大但流動性很差, 持有者幾乎都不交易

另外, 跟股票有負相關的是美債, 但20年美債殖利率才2%多
而且我前一篇說過它很凸, 萬一兩年後, 印太多錢而通膨超標開始升息循環咧?(這種可能性很大喔)
買長期美債會賠死喔....

所以已經完成資產配置的人就不要變動了, 定期執行再平衡就好了, 但還沒完成資產配置的人, 個人不建議現在買長期美債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X大,看看這聯發科的(恕刪)


我已放棄選股!
全力指數投資!

我用了第二層思考個股財報
這財報我是第幾個看到的?
憑什麼我自認我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
看起來像是便宜價,問題是為何只有我發現?

花媽這麼精的人一樣敗在好樂迪
感謝花媽讓我覺悟
全力指數投資!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我用了第二層思考個股財報
這財報我是第幾個看到的?
憑什麼我自認我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
看起來像是便宜價,問題是為何只有我發現?

恭喜X大發現二階混沌系統的秘密
xpotter wrote:
花媽這麼精的人一樣敗在好樂迪

越精的人,越容易在股市翻船~
xpotter wrote:
我已放棄選股!
全力指數投資!
其實這也是可以接受,但是我認為如果是指數投資,就應該拉大部位。
個股的風險比指數高一個級數,所以從個股變基金,在維持同樣風險係數的前提下,可以放大投資部位。不然總資產的績效,長期下來會打折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