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腸幫LDS本部】 ==== 被嘎到外太空之來自星星的S教授!! ====


想當年也是坐在備取等唱名,結果只有會計統計有空缺
有時無知可能會比較好,會計師事務所可不好當

Mobile01 發言無益,答案發言?益於商人。

外星來的人 wrote:
會計師事務所可不好..(恕刪)


他進去的這是頂尖的會計師事務所
頂尖的律師事務所也一樣不好當


美國所要求的中國「結構性轉變」是一個怎樣的情況,簡單的說,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無論多大金額,只是標,真正的本就是那些政策和制度性的東西。為了把這個「結構性」分析的更加明白,我舉例說明:在原有的貿易基礎上,中國希望每年再額外安排700億美元資金購買美國產品,這樣經過幾年就可以直接縮小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美國不答應,因為這是一種「救火」的應急措施,而沒有形成經濟循環機制,美國的指令是:中國必須清除貿易壁壘、撤銷出口補貼、開放市場允許外資自由進出、破解國有企業壟斷、保護美國知識產權、禁止強迫美國企業轉讓技術、提高勞工待遇……說白了就一句話:美國怎樣做,你就照樣做。美國這每一條都令中國膽顫心驚,如果中國真正執行了,就形成了一個中國國有企業業與美國民間企業真刀對真槍的競爭局面,一切憑實力說話,美國民間企業不怕競爭,就怕權力干預。


美國這一招肯定是打在了中國的要害上,腳趾頭理論告訴我們,中國企業如果脫離了國家這個後盾,與美國民間企業拚,那一定是一敗塗地。同樣,中國只要是沒有土政策、土法規、土戰術,也就無法阻止美國產品在中國的暢銷,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就迎刃而解。因為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的形成,並不是美國產品品質差、價格高,而是中國通過人為因素築起了一道籬笆和保護網,讓美國的產品「英雄無用武之地」。美國過去對中國給予無私的幫助和貿易上的讓步,那是因為中國還很貧弱,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美國不會再對中國讓步了,因為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了,中國還處處與美國作對、威脅美國的安全。過去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正是農夫與蛇的國家版。

雖然美國的做法無可指責,但對於中國來說,則很要命。因為中國一旦進行結構性轉變,就必然會傷筋動骨,用專業術語就是觸動「核心利益」。事物分為三個層次:形式、結構和成分。雖然結構並不是事物的成分(本質),但結構與成分是有密切關係。打個比方,從過去那種笨重的大哥大手機改造成如今輕巧的智慧型手機,不但機身和內部構造要做巨大的改變,並且零部件(成分)也要進行技術革命。同理,中國如果要實行結構性轉變,就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


(1)如果要清除關稅壁壘,不是把25%降低到2.5%那麼簡單,而是必須要改變中國的稅制,把間接稅(流轉稅)改成直接稅(消費稅),才能讓美國產品能自由進入中國。而稅收制定權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改還是不改?稅收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因為中國與美國一個根本區別之一是:美國是中稅收高福利國家,財政收入70%用於民生,而中國是高稅收低福利,財政收入30%用於民生。中國把稅收主要用於那些項目呢?

主要是:行政費用、三公消費、維穩經費、軍事支出、援助非洲和其它國家、基礎設施……因此,中國人繳納的稅款並沒有回流到民生項目上,而是挪作他用。如果中國改變稅制,那麼就必須大幅減稅,這對於中國來說是燙手山芋,減稅必將讓中國國庫空虛,那今後中國三公消費怎麼辦?沒有錢,維穩怎麼僱人?沒有錢,大手筆援外還怎麼進行下去(近幾年援外4100億美元)?三艘航空母艦製造計畫怎麼辦?沒有錢怎麼統一臺灣?沒有錢還怎麼在世界混?沒有錢,嫦娥四號怎麼登陸月球背面?沒有錢,怎麼能夠建造1200元的港珠澳大橋?沒有錢青島上合峰會怎麼玩(耗資三千億)?如此為難?改還是不改?

Qantas133 wrote:
(1)如果要清除關稅...(恕刪)



(2)中國的稅收和經濟控制權完全被利益集團把持,打個比方,中國石化2018年虧損46億元,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其實中國石化經營上並沒有虧損,油價賣得那麼高,還虧損,這是天大的笑話。那錢哪裡去了呢?就是被中國石化管理層侵吞了,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高速公路管理局設置收費站攔路搶劫為何也虧損?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何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普通民眾沒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平等養老福利待遇?這並不是中國缺錢,而是錢在利益集團手中捏在手中不釋放出來,隨便曝光一個副省長貪官,腐敗金額就是上千億。2017年中國稅收超10萬億,給醫療保健支出僅有2400億(還有600億挪給官員高幹病房),這怎麼實施免費醫療呢?換句話說,無論中國怎麼強盛,中國民眾永遠難以翻身,因為民眾沒有管理和支配國家的權利。美國的理念是民眾利益至上,因此美國對中國這樣的專制獨裁國家特別警惕和排斥,過去美國被中國矇騙(中國在國外的宣傳機構極力美化中國),但到2018年美國終於認清了中國的真面目。

Qantas133 wrote:
(2)中國的稅收和經...(恕刪)


(3)如果終止出口補貼,那麼中國製造產品就失去了價格優勢,在美國就缺乏競爭力。例如,華為手機與蘋果手機終端銷售價格相差不大,那麼你會選擇那一個品牌?這個問題是傻子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中國產品在國外失去了競爭力,那麼中國出口貿易形勢就非常嚴峻,接著外匯收入也就會下滑。因為中國嚴重依賴美國技術產品,一旦外匯儲備下降,中國拿什麼去購買美國晶圓和其它高科技產品?這不但會拖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甚至大豆和糧食進口都會嚴重受阻。到時候,工廠倒閉潮、失業潮、糧食匱乏、一些特殊物資限量供應、貨幣貶值都會成為現實,這種危機已經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在2018年就已經像潮水般顯現。可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改還是不改?

Qantas133 wrote:
(3)如果終止出口...(恕刪)


(4)如果中國從此從法律上對美國的知識產權實行保護制度和終止強迫美國企業技術轉讓,那麼中國就徹底失去了技術上的優勢。產品的核心優勢是專利或技術的革新,例如,三星手機螢幕就是獨門絕技,連蘋果都自嘆不如,三星手機是世界銷量老大是有其不可撼動的技術和專利優勢。中國既沒有原創專利技術,又不能繼續盜竊和掠奪美國的技術,那就不得不非常擔憂:中國今後憑藉什麼優勢與世界各國競爭?除了房地產業中國可以傲世世界,看不出中國有那一個產業具有領先的優勢,中國未來發展的前景在哪裡?

過去3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高峰期,但從2018年開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優越感就成了昨日黃花、英雄遲暮。中國的制度、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都是畸形的,中國又怎麼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呢?

Qantas133 wrote:
(4)如果中國從此...(恕刪)

(5)美國要求中國全面市場開放,市場開放就是市場經濟的重要標誌,如果中國不全面開放市場,那麼美國不會答應,因為美國對中國的逆差形成就是因為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因此,中國全面開放市場,這是美國對中國的基本要求。但是中國市場如果全面開放,這對於中國經濟在短期內是非常致命的,因為中國各個產業的實力非常脆弱,經受不住外資強大的衝擊。例如,石油零售(加油站)、金融、電力、汽車、交通、教育、醫院、電信等諸多被國家死死控制的行業和領域都會被外資攻陷,失去了政策保護,中國壟斷國有企業的求生能力猶如幼童,在強大的外國企業面前不堪一擊。那麼,這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改還是不改?

Qantas133 wrote:
(5)美國要求中國...(恕刪)


6)Trump上任後就下定決心要把中美貿易失衡問題徹底解決,他通過提出「結構性轉變」這個艱難的條件,企圖迫使中國經濟轉型。也許Trump和他的幕僚都認識,到,中國才是當今世界邪惡勢力的總後臺,只有征服中國,那麼世界才能步入太平和文明的秩序中。而支撐中國邪惡理念的基礎就是經濟,因此只有擠破中國的經濟繁榮態勢,才能促使中國幡然悔悟、走上正道。俄羅斯雖然同樣邪惡,但經濟實力無法與美國較量,只是在幕後做一個唱反調。而中國則實施金錢外交、四面出擊:用錢獻媚俄羅斯組成中俄陣營,用錢控制朝鮮與美國作對,用錢拉攏非洲組成統一陣線,用錢支援委內瑞拉組成反美同盟,用錢援助菲律賓、巴基斯坦和柬埔寨使其疏遠美國。建設一帶一路,開闢抗美戰線。中國的思路非常詭異:利用與美國貿易關係發展本國經濟大賺特賺,然後反過來用這些錢從背後捅美國刀子。現在美國恍然大悟了,決定還擊了,從美國242年短暫歷史中可以知曉,還沒有出現過那個彪悍國家戰勝美國的記錄?因為美國的優勢歷來是後發制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8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