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金融股》開發金去年EPS2.34元 配息看1.4元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開發金(2883)今舉行法說會,2021稅後淨利新臺幣350.0億元,年增177%,每股盈餘2.34元。其中來自於中壽獲利挹注開發金為134.5億元,占比為36%,其次為凱基證2021年挹注開發金104億元,占比為28%。開發金去年底總資產為3.459兆元。開發金總經理龐德明表示,雖然外在環境不穩,但仍維持樂觀,中壽希望有雙位數成長,銀行則期望有高個位數成長。至於台美升息對獲利的影響,預估若台美各升息1碼,對NIM會提高5BP,來到1.83%。

在股利規畫方面,開發金表示,4月董事會討論後將發布重訊,方向上由於2021年獲利大幅成長,股利會反應獲利成長,可望優於往年。法人估,若以配息率6成計,開發金配息約在1.4元左右。

中國人壽去年是開發金最賺錢的子公司,中壽2021年稅後淨利達新臺幣285.4億元,年成長84%。中壽的投資組合中,最大部位為國外債券,金額為1.2967兆元新台幣,占比為59.9%,其中歐洲債券占比約為30%;其次為國內債券,金額為3117億元,占比為14.4%;國內股票的金額為1942億元,占比為9%,國外股票資產為1096億元,占比為5.1%。至於不動產的資產為590億元,占比為2.7%。合計中壽投資組合在去年底合計為2.1665兆元。

中壽預期將宣告利率上調,另外,中壽持有俄羅斯公債達147億元,2月已經提列15億元的信用預期損失。

凱基證2021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29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達48%。也是僅次於中壽貢獻開發金的小金雞。去年凱基證的經紀業務的市占達10.9%,創歷史新高;而承銷業務也持續維持市占第一的地位。凱基證表示,今年股市風險升高,波動升高,但台灣上市櫃公司獲利能力仍佳,對台股審慎樂觀。今年凱基證也將建構跨市場的資產管理平台,包括香港、新加坡、印尼和泰國等。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87%91%E8%9E%8D%E8%82%A1-%E9%96%8B%E7%99%BC%E9%87%91%E5%8E%BB%E5%B9%B4eps2-34%E5%85%83-%E9%85%8D%E6%81%AF%E7%9C%8B1-4%E5%85%83-075303859.html




我猜今年應該配0.8-1.0不會到1.4,如果有的話算賺到
Lch2506
有夢最美不是嗎?新聞報1.45 就順勢吧!👍
saya
中壽因IFRS17,股息配發30%,開發認134.5億,占EPS約0.72,配30%約0.22上下,中華開發售樓占EPS約0.6,銀行証券等占EPS約1.02,配60%約0.96,合計1.18
升息真的對台灣金融業是免死金牌嗎?坦白說我個人真的不懂,去年營收成長最少的兆豐金,在公佈升息的前夕,率先其他各家金控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2月的表現到目前也還是衰退狀況。
市場上為何願意給兆豐金率先創新高價格的表現,我也想找出原因來說服自己。有前輩願意說說,指點分享一下看法嗎?謝謝
KELLY8116
1.新聞說:兆豐持有最多美元,所以美國升息兆豐受益最大。 2.今年配股利多,代表未來還有成長空間 3.籌碼都在大戶手上,散戶在37以上很多都獲利了結,等待低接
suyusheng5520
單就配股配息的殖利率換算下來,兆豐金應該也不會是創新高的帶頭者,目前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政府要穩盤讓投資者安心的操作標的
suyusheng5520 wrote:
升息真的對台灣金融業(恕刪)

七月除權息前漲得太兇的股票,除權息後可能難填息,去年元大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金融股這波醞釀股息公布及未來的除權息,應該有不錯的行情,所以我已把持股部位提高至七千萬的高水位,希望跟去年一樣,收穫滿滿.
suyusheng5520
f大,單就配股配息的殖利率換算下來,兆豐金應該也不會是創新高的帶頭者,目前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政府要穩盤讓投資者安心的操作標的。從元大這幾年的獲利成長表現看來,目前價位感覺似有委曲
suyusheng5520
雙雄從去年狂漲後,也整理快一年了
suyusheng5520 wrote:
市場上為何願意給兆豐金率先創新高價格的表現,我也想找出原因來說服自己。有前輩願意說說,指點分享一下看法嗎?謝謝
投資前提不同,10萬和10億是不同的投資方法。
suyusheng5520
確實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思考囉輯。但有十億會買兆豐金的應該也是早就買好買滿,不至於買在拉新高價位。謝謝分享
反正應該過不了多久就要開始剁了
豬養肥了就是得殺....
與其在那邊考慮左手分右手的去年股利
先估算一下今年必定成長的公司比較快

目前純銀行股看起來都蠻被低估的....
看台灣不會升息嗎 ?
swim5243
放款比重較高的銀行股今年應該會有成長,感覺今年央行應該至少會升個一碼給個交代
市場上為何願意給兆豐金率先創新高價格的表現,我也想找出原因來說服自己。有前輩願意說說,指點分享一下看法嗎?謝謝
108年初 無意中 發現 有人討論 他將突破天花板 那時是26.5心想一突破 30可期
沒有存金融股習慣的我 心動不如行動 立即解約外幣定存 買了很不少 line 上我也分享 但買了就不動 還被消遣
後來玉山金法說提到 往後數年 股息個半 配好配買 我就換到玉山 23 跌加碼 買到20


我發覺 兆豐是法人 鎖定基本持股 籌碼又10年都配現金 穩定 愈搶愈高
yibwanli
窮人為了賺錢,法人為了避險......按照你們邏輯,買債券的都是神經病了
jhlien
個人認為金融股就堅守殖利率456原則, 兆豐金過往最好就1.7......1.7的殖利率 4%換算回去的股價, 超過此股價就沒投資價值了
〈美股盤後〉Fed如預期升息 四大指數全面收紅、費半強彈5%
鉅亨網編譯林薏禎2022/03/17 05:32

美股周三 (16 日) 開高走高,聯準會 (Fed) 公布最新政策結果,睽違三年多來首度升息,道瓊和標普 500 指數盤中一度震盪翻黑,隨後急遽拉升,四大指數終場全數收高,道瓊漲逾 500 點,那指和標普各漲 3.8% 和 2.2%,費半強彈逾 5%。

連續兩天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會議結束後,Fed 公布貨幣政策結果與經濟預測,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 25 個基點至 0.25% 至 0.50%,一如市場預期,並預測今年底基準利率升至 1.9%,代表今年剩餘六次的 FOMC 會議都將升息,明年預期再升息三次。

這是 Fed 自 2018 年 12 月以來首度升息。Fed 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於會後記者會上暗示,最快五月宣布縮減資產負債表,將持續關注通膨上揚壓力帶來的風險,委員會將採取必要措施恢復價格穩定,美國經濟非常強勁,足以應付貨幣政策收緊。

FOMC 委員會預期,2022 年美國 GDP 增長率為 2.8%,低於先前預估的 4%,失業率預估維持 3.5% 不變,反映通膨狀況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自先前的 2.7% 上調至 4.1%。


Fed 發布聲明後,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升至 2.239%,是 2019 年 5 月以來最高,截稿前報 2.185%。

經濟數據部分,美國公布 2 月零售銷售月增 0.3%,較 1 月顯著放緩,較高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拖累消費者支出,不過隨著確診數大幅減少,支出已漸漸從商品轉向服務。

關於俄烏局勢,俄羅斯首席談判表示正在討論可能的妥協方案,包含讓烏克蘭成為類似瑞典的中立國,談判取得進展的消息,使市場情緒獲得提振。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iy) 於美國國會發表線上演說,盼從西方爭取更多支持,幫助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演說結束後,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宣布對烏克蘭追加 8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使過去一周以來的軍援規模達 10 億美元。

另一方面,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三主持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在貨幣政策、中概股、平台治理與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等方面,釋出積極信號,緩解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部分擔憂。

疫情方面,截稿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數據顯示,全球確診數已達 4.626 億例,死亡突破 605 萬例。全球 184 個國家 / 地區接種超過 107 億劑疫苗。

周三 (16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518.76 點,或 1.55%,收 34,063.10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95.41 點,或 2.24%,收 4,357.86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487.93 點,或 3.77%,收 13,436.55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59.83 點,或 5.03%,收 3,340.06 點。
...............
升一碼 銀行利差可多6-7 Bit 最近幾個銀行法說都提到
又債券有波動 有波動 操作機會就來了
銀行股 10年多頭似又來了 兆豐 往42去 其他銀行要跟上
i777777 wrote:
投資前提不同,10萬和10億是不同的投資方法。


非常認同這句話啊~~~
身邊朋友有時也對我去買一些殖利率不太高如中華電信有疑問, 覺得你為何不買更多的如中信金等等這些
我只跟他說.......這只是資金配置的一部分, 我有兆豐金, 合庫金, 華南金, 中信金, 中華電信, 台泥, 亞泥等等
畢竟不應該看到合庫金/中信金今年殖利率高就把所有資產往這兩家買吧?
其他幾隻可以稍微降低%......但是不應該是"0"....
龍校長
[都買]
jhlien wrote:
非常認同這句話啊~~(恕刪)


中短期股價有時難用常理分析,所以有時候會無法分析。

公股銀行資金雄厚,外資著墨力度漸弱,內資決定股價。
龍校長
[讚]
台灣藏富於民,長投存股族太多了,而且只進不出!一大跌就被掃貨。
螞蟻雄兵太強了⋯⋯




vul34622 wrote:
市場上為何願意給兆豐...(恕刪)
龍校長
[讚]
為退休努力
台灣的儲蓄率在全球排名前幾名,當利息很低的時候,這些錢都出籠了[打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