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美國會泡沫破滅亦或中國會泡沫破滅?

windlandz wrote:
如果中國品牌企業不想...(恕刪)


華為,中興手機,早就行銷全球了。那來被告風險,誰會告他們? 高通嗎? 繳專利費不就好了,不然改用高通晶片不就解決了。重點是已經開始搶市佔,華為已經全球市佔第三了,接下來還有 聯想,小米 一樣也是進軍國際。那些比較小名氣的山寨,主打新興國家也會持續進行。
專利,只是要付錢而已,並不能把山寨機檔在大陸內。
對全球大廠構不構成威脅,已經是進行式了,很好觀察的。


DVD player 的歷史雖已經久遠,但 全世界的 dvd player 全被大陸貨吃得一乾二淨,會不會在手機,平板市場重演,就等著看。就算不全被吃掉,被大陸貨吃掉一個很大的份額,是無法避免的。
3325km wrote:



華為,中興手機,早就行銷全球了。那來被告風險,誰會告他們? 高通嗎? 繳專利費不就好了,不然改用高通晶片不就解決了。重點是已經開始搶市佔,華為已經全球市佔第三了,接下來還有 聯想,小米 一樣也是進軍國際。那些比較小名氣的山寨,主打新興國家也會持續進行。
專利,只是要付錢而已,並不能把山寨機檔在大陸內。
對全球大廠構不構成威脅,已經是進行式了,很好觀察的。


DVD player 的歷史雖已經久遠,但 全世界的 dvd player 全被大陸貨吃得一乾二淨,會不會在手機,平板市場重演,就等著看。就算不全被吃掉,被大陸貨吃掉一個很大的份額,是無法避免的。...(恕刪)


請教聯發科是何時買?佔多少額份?
http://marketing.thekono.com/microViewer/articlesViewer/66f1109b-b812-47c5-87d1-cebca1514430

裡面這一段話我覺得特別引人深思


馬雲的未來:金融


馬雲表示,「我希望讓誠信的網商富起來,讓信用等於財富!在阿里金融體系裡,不需要抵押、不需要關係,只需要信用。」簡言之,就是企業或網友能將在阿里巴巴集團內的交易信用,向集團貸款或預支款項。在此之前集團已經小試身手,阿里金融的信用貸款業務已撥款給22萬家B2B付費客戶,平均每家貸款新台幣28萬多元。

阿里金融模式奠基於海量資訊的應用,其可以直接從資訊後台評量信用,省去傳統銀行的審核成本,使其年利率僅18%,低於市場平均的20%。2013年4月放貸對象將擴及個人,類似傳統銀行的「信用支付」。6月開放阿里小額貸款的API接口,金融機構串接後可為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服務,全面擴大信用貸款規模,完全打破既有模式,掀起金融革命。


其實也就是個人信用貸款,但換個包裝和行銷手法也就是創新了
es4241 wrote:
創新跟賺錢是兩回事,
可口可樂標榜口味百年不變,賣到嚇嚇叫,
華爾街最會創新金融商品了,結果金融海嘯,
若不是美國政府搬七千億納稅人錢去救,恐怕當年就倒掉一半.



...(恕刪)

這個舉例蠻讚的〜

大陸科技的硬底,應該不用懷疑吧!
有人知道當初核彈的核分裂設計到底是不是用 hand calculation 出來的? 如果真的是用手計算出來的,這種紮實的程度真是太歷害了!

人家早就兩彈三星,現在連韓國衛星也升空!台灣政府居然只能忙著搞經濟示範區的升級!?

自己人不是愛吐嘲自己,至少民營的台積正面迎戰製程冠軍!

不過大陸目前跟美國有差距,也是肯定〜
除非大陸走上蘇聯老路,否則國防科技的能力漸漸釋放到商業科技,會嚇人一大跳!
coadna6666 wrote:
請教聯發科是何時買?...(恕刪)


不太確定你問題的問題指的是那一部份。
聯發科何時買? 指聯發科何時買專利? 聯發科跟高通的專利協定是 聯發科不付錢給高通,系統廠商自行付錢給高通,費用約在 4%-6%之間

聯發科的份額? 聯發科 3G 晶片在中國的佔有率約在去年6月開始超過高通,去年賣了約 1.1億個。
今年中國3G手機約3.5億-4億之間,聯發科佔有率應會過半,加上平板約1-1.2億台聯發科也可以搶到部份份額, 估計聯發科今年3G 晶片出貨量約是2.2億-2.5億之間 比去年成長 一倍。


我是歌手這麼紅, 該節目是中國向國外買版權
這說明兩件事:
1.中國企業就是在模仿 2.是誰說中國制定規則就不會侵權, 不然幹嗎買版權?

中國企業有沒有競爭力,股市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知道看過多少中國股民再罵他們企業不透明沒競爭力
中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了..

中國是個大國有多少企業, 但喊得出來才那幾家, 而且還是在模仿別人的企業...
這樣也在大喊競爭力... 是時候謙卑了!
記得幾年前, 中國扶植的某晶圓廠說過, 台積電不過去中國設廠會怎樣怎樣..
然後又挖了一大堆台積人過去..

結果台積電沒去中國, 去年獲利還創下歷史新高, 市值已經快逼近英特爾
而且現在的對手是 英特爾, 三星, 格羅方德這些超強的對手

反到是面板, led, 太陽能這些去中國, 各各都變慘業

中國市場很大是一回事, 賺不賺到錢又是另外一回事
沒有競爭力給你再大市場也沒有用
他們那掏寶節目也滿好看的,這是摩仿的

節目嗎?

前幾天又看到美國也有個古董節目(不過年代都兩百年內)

這到頭來,好像只能說明,
摹仿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中國大陸摹仿,就是個問題了!

windlandz wrote:
記得幾年前, 中國扶...(恕刪)


一直用高姿態看人, 不嫌累嗎?
兩岸同源同種, 你說對方沒創意, 等於罵了自己.
創意是什麼?能量化嗎?
買別人的版權, 但是搞成了中國特色, 是不是一種創意?
青出於藍勝於藍, 是不是一種創意?
大陸已不屑模仿台灣所模仿的事物,
而轉向全球取經, 台灣還在笑大陸的模仿,
警鐘敲啊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