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理財比較....

怎會有人無聊到天天來長篇大論,
每篇講得都一樣,
這裡應該是理財版吧!?
要討論孝順問題可以移駕"趣味與閒聊"
如果樓主大是獨子父母年邁,在家親自孝養,我覺得還好說....
可是不要把父母辛苦的資產槓桿到不見是真的,父母會經不起這種打擊....
如果獨子,父母又年邁,真的需要親人看顧阿.如果常需要去醫院就診.我覺得還蠻需要樓主大照顧的.我個人的經驗,只需要幫手,買菜,陪伴,整理家務.除非重症,如:半身不遂,植物人.小兒麻痺...才能申請,幫傭的點數也很苛刻,要三胞胎,不然就要兩個很老歲數的老人,再加一個很小的小孩,幾歲以下.

不像大陸隨時都可以請阿姨,終點的,臨時的一性次的,包月的.都可.上工時間很快,台灣願意做阿姨的超少,還要住家裡的,就更少了,只有家事服務公司服務員.可是時數和包月價格不便宜,工作配合的時數彈性不多樣.

所以如果請非法外勞,問題也很多,一個月實拿2萬一,還要給仲介另4千,所以超過2萬.重點是工作心態不好也不穩定,問題很多,我家經驗是這樣.真實付出的成本我覺得接近3萬.外勞的食住,日用品都包.一個便當,60-70元.有時候吃餐廳,能不給他吃一樣的嗎?要給他像家人依樣的感覺,甚至還要對他好一點,照顧情緒~怕他不開心,不知道會怎樣.

重點是,大家都說好的,你放假要出去玩,被盤查抓到,不要說我們,才請你,結果被抓,也說我們了,還說他要拿剩下的工資,外加他房間的東西晚點請朋友過去拿,然後都給了,叫同鄉跟我們說,他沒有錢可以做飛機回去,很可憐,叫我們要幫助他回印尼,問多少,說2萬機費.就查航空公司.
結果單趟根本不到一萬耶?幾千元就有了.工作時間早上6點到下午4點半點或5點.也沒做什麼租重工作,對他也很好.晚上都休息的.假日也有放假.真心換絕情的心情吧~總之最後被勞工局罰15萬分三期繳款落幕.

所以覺得就算請外勞,外勞也不會辦理請住院手續,掛號,騎機車代老人看診,付款,連買早餐,除非寫好字條給請台灣的店家老闆看,找零.找有打發票或收據的地方.不然怎知道他買多少錢.例如常出去買10分鐘可以做到.可以半小時以上回來.說迷路,什麼的,

家裡的東西一定要收起來,不要考驗他們.東西會被他心情不好時小毀損.也不能說什麼,有事沒事也要看他們喜歡一直講電話.如果要求太多工作規範,他們越來越會不開心~

總之沒想像中是位好幫手.現在樓主要自己幫忙照顧,我現在的觀點變成還蠻支持的.彈性大一點也可請家事服務員.幾個小時的收費,因為一整天的太貴了,也不是一整天都有事.

外傭,除非超級重症,不然我覺得算了吧.一點也不划算.
然後我也很支持如果是爸媽的資產,就不要做高風險的投資槓桿了.爸媽會經不起這樣的風險.如果樓主大還很年輕,又是男生,我也覺得找份兼職的工作也不錯,到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做的同時,時時刻刻都可以提醒自己,錢真的很不好賺.爸媽幸運留給我這些可用的資源,我能更謹慎守好.
表達不好,請多多見諒~~

jimmy6777 wrote:
怎會有人無聊到天天來長篇大論,
每篇講得都一樣,
這裡應該是理財版吧!?
要討論孝順問題可以移駕"趣味與閒聊"


沒辦法,原本只想就理財部分跟樓主討論,
只是越來越覺得樓主做法可議,
而且樓主也無法解答我所提出的問題,
所以慢慢的討論就越來越偏離了。
如果覺得傷眼的話就請自行跳過吧。
vivian93 wrote:
你付出的本金是多少才...(恕刪)



看來你的理財觀念,沒有以家庭為單位來建構...

(在你的想法,可能這只是想覬覦父母的資產,你不覺得你的想法很要不得嘛?)

爸媽累積大量不動產,實現了增值...

但是投資股票、基金、黃金、投資型保單等..幾十年下來都虧了數百萬有...

父母虧錢,雖然不是我的錢,依樣會感到可惜. ....

其实原本貸款的錢,我是要自己繳的..

(信託產品收益的錢,光貸款的收益就足以覆蓋貸款)....

是爸媽提出來的,想說房租退休金...再買股票基金老是虧....

不如來繳房貸,如此RMB的投資可以複利進行...

資產(大陸他們出錢的那部分)我父母還是有控制權阿...

为什麼你要說我據為己有????

我有躲去大陸去揮霍這些錢???還是有這些錢就無影無蹤???

難道你的父母不希望你投資有成?(假如你有那能力的话....)

財富的累積可以靠長時間的規劃來達成.......

希望你能在投資理財道路上規劃出可行的方法,而不是一昧的鑚牛角尖...

難道你爸媽會非常介意你去抵押不動產做穩建有規劃的理財??

若介意的话

1.可能是你及你爸媽沒有"人兩腳錢四腳"的概念
2.可能是你根本沒有一套投資規劃,可以說服你爸媽...
3.可能是你爸媽根本一點都不信任你,怕你捲款而逃..
4.還是說在你家,爸媽認為,兒子敢動父母一毛錢,老子就斃了他

總之穩健的財富增長,要及早開始,靠時間複利,終能獲取豐盛的果實。




茉莉~* wrote:
可是不要把父母辛苦的資產槓桿到不見是真的,父母會經不起這種打擊....


投資前对產品要有充分的了解...

槓桿不是壞事,像一般人買房有房貸,槓桿比我的還大...

幾十年前,我爸媽就是省喫儉用,拼命買房,經過40年的累積,才有可觀的財富

我舉債不是去玩期貨選擇權那種高風險的產品.....

所以一點也不需要擔心......

財富累積是要靠時間的...

等過20-30年就會有巨大的差距........

我自己在這項投資以前,

從剛工作也是股票基金隨便買...15年後,來到快40歲

投資理財也是沒賺到錢....我浪費了15年阿....

總之,為時未晚...理財要趁早...

rickchiu wrote:
看來你的理財觀念,沒...(恕刪)


都懶得講了,我覺得筆戰可以停止了.

說實話,在我個人看來,樓主確實在逃避質疑,
但期待樓主面對自我,只是鬼打牆而已,V大把力氣省下來吧~

這是理財討論,無誤.樓主的確有一套理財規劃,也預期會產生收益.

玩德州撲克的人,衡量跟牌與否,取決的就是機率與報酬,
樓主覺得可行,可忽略(或承受)潛在風險,以獲取預期報酬.

當然有人認為舉債投資欠妥,報酬率也不高,認為不值得(包括我在內);
也有人認為是聰明舉債,覺得可賺取利差,很棒.

就算是他自己的錢,我相信他還是會認為可行而行動.
其它網友的預警,樓主都有看到,但不認為足以影響決定,
就是這樣,福禍自承受!


好了,撇開理財,

個人推測,樓主只是找理由逃避社會行為罷了,
把不工作合理化,若不是受過挫折,就是抗壓性,
再不就是骨子裡的速成心理,反正家裡有依靠.

我免不了再舉那個例子,樓主認為保險中的意外死亡,
理賠金他也花不到,所以根本是不必要的支出,
光這一點,就足以反應性格.

這種心態,應不是一天兩天,可反應在許多事,
但這裡不是心海羅盤節目,點到就好,下課!


拜託,猜測有誤請反駁我!



rickchiu wrote:
難道你爸媽會非常介意你去抵押不動產做穩建有規劃的理財??


穩健有規劃?
你要投資境外標的,
連匯率風險怎麼解決都提不出有效的辦法,
要舉債投資,連利率風險都提不出有效的辦法,
大概也只有你的父母會願意相信你的"規劃"。
我如果提出這種只會畫大餅的規劃給我父母看,
八成我爸第一個先巴我幾下頭吧。
這跟你當初投資股票不管股價波動的行為有什麼不同。


rickchiu wrote:
为什麼你要說我據為己有????


自己上一篇才說的話現在就忘了?
你已經把投資的收益當成你自己的收入,
還說出"比自己上班賺更多"這樣的言論,
這樣還不叫據為己有,
請問怎樣才叫據為己有?


rickchiu wrote:
看來你的理財觀念,沒有以家庭為單位來建構


你連個人的財都理不好了,
好意思說這種話?

Katong wrote:
何須逃避, 你不知道...(恕刪)


K大還是你有耐心....呵呵...很多我都懶得回了...

我覺得他們老是在鬼打牆...陷入無止盡的迴圈了...

光從他們判斷利率..匯率...就知道他們理財的功力在那了...

5年期國債低風險的產品,被說得好像一定倒這樣...(就算加上利率跟匯率風險)

實在很難理解...

台灣利率能在短期暴衝超過5.41%?(或是說台灣基準利率能超過大陸基準利率)

等真的到那天,我的投資早賺飽了...

可惜依舊一直鬼打牆。真不愧是鬼月來了...





其實樓主只要確實將投入總資金 (含自有、點當父母財產、父母租金收入及其它), 及每月淨獲利 (扣掉點當每月還款、租金、手續費、匯差) 公佈就好了.

總資金我猜至少 1500 萬.

rickchiu wrote:
K大還是你有耐心.....(恕刪)


R大,這還真給V大給説中
家父其實對我還真有點不滿
他老人家不滿的是
我怎沒早點想到這方法
讓他在股市多走了幾年冤枉路
他也説,人還是要一步一腳印
别老想著一夕致富
畢竟一年3%利差,有些人是不屑的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