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ge-Ulysses wrote:可是某大大似乎...(恕刪) 其實世界這麽大,難道歐洲鐵路坐一圈就算都玩過了嗎?也不是這樣講嘛。就算同一個景點,春夏秋冬,早晨黃昏景色也不一樣。再會玩,也玩不到1%,去紐約玩,難道每個百老匯的秀都看過?所有博物館四季的展覽都瞭若指掌?證交所都參觀過?所以不用和別人比,自己玩的開心就好了⋯⋯
jonathan6320 wrote:標題,我不知道該怎麼...(恕刪) 如果你有野心,應該朝1%去走,為什麼呢?因為5%跟20%只差在資產多寡,但1%跟5%最大差別在哪,在於社會的影響力,你沒有權沒有影響力,你的資產隨時可以被1%的人掠奪,能斷你銀根的人就是那1%的人,看看國外的隱形富豪們是可以進出白宮、操控華爾街、掌握聯準會,控制利率,看看郭董也是能夠如此上達天聽,當你有這般社會影響力時能幫台灣做的事就非常多了,相信我,你只有錢,論權你還沒有,我沒有酸你的意思,這是我父親給告訴我的事實,窮到只剩錢是可悲的,1%的圈子比較的不是誰資產多,而是誰的社會影響力夠大。
just truth wrote: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恕刪) 綜合所得稅申報戶數和家庭戶數是兩回事。該新聞資料報稅戶數才613萬戶,和主計處的884萬戶差很多。也不清楚這613萬戶是否含公司行號。
rickchiu wrote:是用USD計吧...(恕刪) 最好是。老兄你離現實越來越遙遠了嗎?美國的數據看一下,回到凡間了沒?This data is for the Federal Reserve’s estimate of 126.0 million households i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