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大家好,
過去這兩年多來, 外資賣了很多2330, 然後由內資接手, 特別是八大官股行庫,
假如2330一路向下跌破500元, 請問這樣子會影響到這些官股銀行未來的EPS嗎? 謝謝
austinkeiko
當然會
peter liu
會,現在股價不就是在反應了
越來越接近甜甜價了。開心
vul34622
天天都便宜
fishgnik
富貴險中求,敢的人就快吧!
六大壽險即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今年前四月累計稅後獲利逾1,335億元,雖較去年同期衰退23%,但應仍是歷史次高紀錄;但前四月累計六家公司淨值共已蒸發近9,400億元,應是史上同期新高。

如果六家壽險按各自的資產比例分攤此減損,則國泰金普通股淨值要比去年底掉21.4元,富邦金掉16.9元,新光金掉8.5元,開發金掉4.7元,中信金掉3.9元。
old_hsiao
嚇死人了。
今天我投資 wrote:
如果六家壽險按各自的資產比例分攤此減損,則國泰金普通股淨值要比去年底掉21.4元,富邦金掉16.9元,新光金掉8.5元,開發金掉4.7元,中信金掉3.9元


淨值大幅減損.這會造成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不足. (銀行自有資本淨額除以其風險性資產總額而得的比率). 國泰金等壽險不用等2025年IFRS17. 今年馬上就有不得不大幅增資的必要. 這當然又是跟股東拿錢增資...
然後股本越增越大...為維持EPS又要持續處分賺錢的資產...留下不賺錢的.. 然後又造成淨值減損.
這種循環在大空頭時. 挺可怕的.

玩咖不知道壽險業內部的壓力測試.能夠承受債券殖利率上升到哪裡???(債券殖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
但未來還要升息好幾次.這淨值減損應該還未結束...

玩咖.
火海
開發金成本15多,在想要不要先賣掉
我在01好幾年了,也跟這邊很多前輩學習!長投也好幾年了,前幾個月金融指數創新高,兆豐45,合庫31,開發20,心裏真的很高興資產翻了一倍!
我持股多年,成本非常非常低(扣除股息)⋯⋯兆豐23,合庫7多、開發8,台企9….其他官股也都有一些
最近只被富邦71.3、新光9.76咬到(無奈😮💨)!這次的回檔自己感覺好像比2020年3月嚴重(當時一張都沒賣)。
最近大烙賽…家人同事,一直鼓吹先出,日後再接保住獲利。甚至還有放空

但我覺得我挺得住,這個莫名奇妙的堅持✊、令他們不解!甚至取笑!
(但這次的價格的波動循環,感覺應該會比較久)
01上的前輩有跟我一樣的嗎?
weber2654
此波何時可以穩住?我也不知道,風險控制指標每個人不同。
dormer
股價到十年線算基期低吧。我是把今年權息折下去看爲成本價有沒有在10年線下
剛電視上 說金融期 1622 跌破年線1623.4 1年內買金融的均價都賠錢

電子股
總編說 財報陸續公布,雖然好成績依舊,但這次季報對很多電子業來說,可能就是反轉的開始,最好的時光結束

金融股 .............
今天忍不住進場接了5張

人生三願:笑得開、吃的下、睡得著
KELLY8116 wrote:
我在01好幾年了,也(恕刪)


開發金和臺企銀成本都比Kelly大稍高一些。賣了不知錢要放那,這幾年應該是沒急用,乾脆放著領息去付房貸。
很羨慕有能力高出低進的股民,自己在去年下半年能下定決心把錢都轉來金融保持戰果就很滿意自己表現了,希望今年能這樣跌到除息後。
KELLY8116
有些人真的很厲害,還會在金融期避險,我只是傻存
dormer
金融作價差最穩就美債ETF。看利率走勢就可以決定買正二或反一。
富邦、國泰、開發,今年似乎都有增資計畫⋯⋯
目前狀況、位階,好推行嗎?增資後股本變大,後續股價是不是又要向下發展?
2點
永豐跟遠東 也有
可愛的翔
銀行有增資計畫也不見得今年就會增資..但就如玩咖大所說的今年壽險增資的機會不小
別急,明後天金融雙熊應該要反彈一下了。但別急著接🔪,是底不反彈,反彈不是底。5-8%小反彈,不值得
peter liu
抓反彈 就不用了。高危險動作,也沒必要去賭。耐心等落底。幫幫都盤整9個月了,耐心等
dormer
升息趨勢已定,壽險、證券、租賃、票券 不利;銀行、期貨 受惠(但資產負債表中金融資產占比高的不是)。除權息前通殺全倒是開始佈局新目標的好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