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資金專法今(15)日上路,財政部期待在享有稅率優惠的二年內,最多將迎來1.78兆資金活水。部長蘇建榮昨(14)日則表示,在美中貿易戰的環境下,專法可引導台商將資金匯回台灣進行實質投資,促進轉型升級。
蘇建榮說,五區國稅局日前已成立海外資金匯回單一諮詢窗口,服務有意回台的業者,8月下旬各區國稅局也將召開座談會,向全球台商說明專法優勢。財政部、經濟部及金管會也將於今日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說明各部會配套措施。
蘇建榮說,美中貿易戰已持續一年多,且看來短期內不會結束,貿易戰不會這麼容易結束,在中國大陸投資的不確定升高,包括資通訊產業,已很多外國大廠已陸續從大陸撤離。台商作為供應鏈的一環,也會跟著調整生產基地,轉向東南亞國家或回台投資。
因此,蘇建榮表示,美中貿易戰促成的回台推力,加上國際反避稅潮流,台商有海外資金匯回的需求。
財政部日前推估,專法施行的二年內,樂觀預估資金最高匯回規模可達1.78兆元,中推估引資規模達8,544億元,低推估則至少2,666億元資金匯入。稅收方面,最高每年替國庫入帳1,184億元,中推估496億元,低推估60億元。
但業界指出專法仍有三大問號,包括:不能與《產業創新條例》重複、營運資金比例限縮,恐影響回台意願;此外,仍有遺產問題待解。
專法規定,台商境外資金在兩年內匯回指定金融專戶,可享第一年8%、第二年10%優惠稅率,若進行實質投資更可退還半額稅款,相當於可享最低4%優惠稅率,但必須依指定方式向經濟部申請投資計畫,可以直接投資自身企業、新設或增資其他營利事業代為執行投資計畫,也可以透過間接投資,由創投或私募股權基金投入重要政策產業。
由於財政部明確排除專法資金不得適用其他租稅優惠,首當其衝的是產創條例投資5G及智慧機械條款、天使投資人條款、未分配盈餘投資條款等三大投資相關租稅優惠。
Macquarie150 worte:
==========...(恕刪)
好,美國近年通過了許多友台法案,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 酈英傑,今天到桃園為美台關係40年展覽開幕,發表安全合作的政策演說;他提到台灣面臨的軍事等威脅,他強調,威脅台灣就是威脅西太平洋,並宣布新的美台安全交流計畫。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酈英傑:「美國將把『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 』視為不只是對台灣的威脅,同時也是「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力挺台灣抗中共威脅,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今天到桃園,與外交部次長徐斯檢、桃園市長鄭文燦同台,酈英傑說,包括軍事越界、軍機繞台、還有假消息的攻擊,目的都是要瓦解台灣的民主。不過,台灣的決心,讓他欽佩。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酈英傑:「我不僅對台灣高層堅定確保自身自我防衛能力的堅定決心深感欽佩,也對延伸至國防之外、涵蓋廣泛領域的美台安全合作關係印象深刻。」「台灣另一項不同凡響的紀錄,就是在其他國家需要幫助時,總是慷慨部署其強大的救災能量,展現台灣在印太區域成為建設性夥伴及領袖的意願。」
酈英傑表示,美方《印太戰略報告》,明確指出台灣是「美國可靠、有能力及天生的夥伴」。他今天宣布新的美台交流計畫,由AIT 遴選台灣公民,橫跨軍及民間單位組織,接下來,可能有訪美計畫。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 酈英傑:「我們現在正式推出『印太安全事務領袖參訪計畫』。AIT已經遴選出一群出色的中階文職和軍職人員,他們都展現潛力,能在未來成為美台安全關係的領袖人物。」
鄭文燦表示,台灣關係法40年來,讓台灣能發展出真正的民主政治,也有很好的經濟成就;而桃園與美國連結甚多,例如美籍工程師負責石門水庫興建,還有黑貓中隊的美軍駐紮,從歷史脈絡可發現美國是台灣重要的戰略夥伴、台灣也值得信賴。
Macquarie150 worte:
好,美國近年通過了許...(恕刪)
過去1年,台灣經濟已經走到了30年來,首見的轉折點。
當美中貿易戰走向白熱化,外界看衰台灣經濟,但美國卻正在加大力道,重新連結台美經濟。這股力量,將影響台灣未來10年的經濟發展,帶來過去完全沒想到的新機會。
過去30年,台商早已習慣美國接單、中國出貨的貿易形式,現在已經開始轉變。悄悄地,過去半年,AIT(美國在台協會)對台灣的態度也變了。
「以前,美國和台灣關係冷淡的時候,台灣官員是不會到AIT的」,1位30年經驗的貿易代表觀察,當時雙方只能約在北美事務協調會見面,那是台美關係的低點。
但是,今年我們看到,AIT每天都在參加活動,工研院院慶、資策會會慶,甚至是數位內容廠商台灣智崴公司的活動。
美國官員一下子在台南,看好南台灣成為高科技重鎮;一下子又在工研院,要和工研院在智慧機械、智慧製造、循環經濟領域,加深合作。在今年經濟論壇上,AIT官員更重批中國扭曲市場,反覆表示有意加深和台灣的經濟合作。
台美經濟會往哪裡去?為了找出答案,7月25日我們走進美國在台協會在內湖的新大樓,專訪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代組長羅峻平(Michael E. Pignatello)和文化新聞組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Joy Mansour),了解美國政府對台美經濟未來走向的看法。
Macquarie150 worte:
第1家走進AIT辦公...(恕刪)

這證據1:美商頻加碼,和台灣一起拚經濟
「為什麼美國在台協會今年特別活躍?」本刊記者問。羅峻平表示,除了因為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周年,美台經濟的熱度,也是有史以來最高。
過去1年,美國大公司紛紛宣布在台投資成立研發中心。8月初,在台北捷運亞東醫院站旁,遠東通訊園區裡谷歌將進駐的新辦公大樓,這1天,玻璃帷幕外牆剛剛完工,正在陽光下閃耀,反映谷歌不斷在台灣擴編的龐大人力需求。
今年初,谷歌副總裁Rick Osterloh證實,台灣已經是谷歌在亞洲最大研發中心,員工人數超過2000人,分散在101等地。未來這棟新大樓落成後,谷歌在台灣的員工人數,還會再向上攀升,甚至翻倍。
6月27日,美國晶片大廠高通公司也宣布要在竹科興建研發中心,要把5G測試、多媒體和行動AI三個研發中心放在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