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 wrote:也就是說您持有第一...(恕刪) 我的第一金持有還不到千張,這幾年我都是用"0"成本投入法,也就是成本都已撤回,現在投入股市的總金額都是過去10幾年股市賺的,再加上9000點後,不太做短價差,乾脆把短期價差的金額也轉到第一金,共九百多張第一金,算是十年來操作的成績單和獎金吧。至於稅金,我只能說大家都把股利稅金想太嚴重了。適當的分配的話,股利稅金遠比上班所得少太多了。不過也好,大家都不買我才有便宜可撿。我今年股利約120萬,第一金可抵扣稅額10.5%.算一算真的沒繳多少。等我退休後,夫妻再分配一下股票,就算是兩百萬股利也不見得要繳多少稅。
鼴鼠 wrote:weber兄小弟記...(恕刪) 我從未把金融股全面出清,我只有加碼或減碼。減碼主要是發生在除權息前;加碼主要在除權息後及有多餘閒錢時。金融股的全面退出沒有過,未來幾年應該也是如此。只有股市或金融風暴發生時才會全面退出股市。今年的兆豐案發生,我是全面退出持股多年前的兆豐金。 至今我仍未補回兆豐,主要是等起訴書的公佈;現已起訴,但有些資金已買其他績優金控,也就不會動。股市無人說得準,自己評估承受能力及自行分析就好。我是大而化之的人,多賺或少賺只是在增加對自己的瞭解。
weber2654 wrote:我從未把金融股全面...(恕刪) +1很有道理!調節持股。出問題也不是壞事,像中信金,上次出事,01有本錢很厚很厚的高手,短線直接賺走100W台塑越鋼、台化出事,股價也上衝!體質好的,股價總是會回去的,比起樂陞,中信、台塑、兆豐...等台灣50,勝算大多了!賭勝算大的!(有錢不賭,對不起父母)除權息前後,股價活性大,還不錯
weber2654 wrote:我從未把金融股全面.兆豐案發生,我是全面退出持股多年前的兆豐金。 至今我仍未補回兆豐,..(恕刪) 我的作法跟您一樣,第一時間就殺光了兆豐金,我估計兆豐明年股利頂多1元,沒到20元以下我不會再買回。抱歉,眼花價位看錯了。這筆大額交易跟收盤價23.5未免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