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rock255 wrote:
分析一下玉山金 .近...(恕刪)


感覺如果推算明年殖利率5%計算,幾乎所有股價都還有一段下跌空間!
napoleon0014
明年元大如果配1元,這股價也是合理
KELLY8116
元大用6%來推股價比較好
KELLY8116 wrote:
感覺如果推算明年殖利...(恕刪)


走過動盪六月,市場空頭氣氛瀰漫,股價跟本益比常常出現天天都便宜的情況。
金融股難免受資本市場影響,進場時的資金控管得更保守點,以免在微笑曲線的左邊就用完子彈,寧可少賺也不要多賠。

希大家下半年投資順利。
peter liu
中肯
rock255 wrote:
分析一下玉山金 .近10...(恕刪)


銀行型金控如合庫、玉山等均有較重比率的投資獲利。只有到底反彈,獲利會有較成長。第三季會是台股底部的機率不小。

玉山金近年高配股儲營運資金,惜效果尚未顯現。
玉山金 6月利息和手續費營收還是有40億,主要是股債評價負了14億

印象中 上次法說會有提到 持有債券部位年限 平均是約3.3年期 又波動大 增持短債 股票部位其實很保守
6月 股 債 其實都跌 債券 部位大 評價損失負了14億 希望是短空長多 利息收入是增加
國票 和京城銀 也有影響 兆豐 是疫苗產險損

部位要控制好 最近4年 2次跌到20 一次是川普 金小胖大鬧 川普放狠話 市場那時還不習慣 我知道是虛的 猛買 尤其 美國是3連黑 一次1000點 根本是程式單
一次是美國疫情失控 美國也是3連黑 一次1000點 我也嚇壞了 賣了一大半 再補10.8的台新 由10元反彈 再換回玉山

這回 先是 雙壽 淨值大減 壞事情一直來 金融期一直破線 減碼
接著 元大金 除息 摜壓 我很有戒心 也有減量 看吧 如跌到25 除息後是22.8 外資再摜壓 也許真有甜甜價

股債損失+防疫理賠影響 金融股上半年獲利 受挑戰
peter liu
甜甜價可能有,這次跟著校長買雙熊,希望能[笑]
因為玉山金年年配股,股本膨脹
獲利跟不上,EPS就會相對減少
若因這樣就說玉山金是爛公司
個人是覺得不太公平
至於股價,每個人算法不同
市場共識自然會給予它該有的價格

再來從Goodinfo
看玉山金近十年的月營收資訊
拉一個簡單的表格
就可以看出最近幾年的月營收
都有在2018年的水準以上

至於六月單月衰退這麼多
比較類似的狀況是2018年九月
但19年後玉山九月獲利
就算減少也相對趨緩

六月份的衰退原因
前幾樓的文章也都有提過了
是否為單一個案,好公司遇到倒楣事
先看七月是否回穩

以上僅個人看法

tomo~ wrote:
因為玉山金年年配股,...(恕刪)
刪文
sam189
這是金融保險產業的特性,尤其是保險產業的景氣循環高點明顯已過,只能忍得點,忍到景氣再次翻轉,忍到投資價值再度浮現,或者好價格來到。
〈玉山金法說〉科技聯隊六巨頭亮相 領軍1300位人才拚數位轉型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2022/02/15 15:52

玉山金 (2884-TW) 今 (15) 日召開法說會,由於玉山金的營運策略中訂下「科技領航」,玉山銀董事長黃男州也率領「科技聯隊」六位高層主管亮相,該聯隊由超過 1300 位科技人才組成,積極推動數位轉型。

玉山金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超過 1300 位科技人才組成科技聯隊負責整體的「數位發展、智能應用、資訊研發以及資安管理」,由科技長張智星、數位長唐枬、資訊長謝萬禮、資安長劉懷聰、玉山證副總郭健男與陳烜台共同領軍。

其中,玉山金在 2020 年 8 月延攬台大資訊系教授暨台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智星擔任科技長,持續推動各項 AI 落地應用於法令遵循、顧客體驗及流程精進等各方面。

玉山金也在 2021 年 7 月自美國 IBM 延攬全球銀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唐枬擔任數位長,新任數位長唐枬擁有豐富的國際金融創新經驗,曾為超過 50 個國家的金融機構提供諮詢。


唐枬表示,玉山的數位金融發展將對標國際級銀行,以顧客為核心,聚焦在 5 個 A,包含 Access 導客、Acquire 獲客、Activate 活客、Adhere 留客、Advocate 悅客,達成 Simple、Smooth、Sweet 的 3S 顧客服務體驗。

玉山金也是台灣首家銀行將人工智慧深入應用於各項業務,以開放雲端原生技術、微服務架構自建核心系統,近三年整體數位顧客成長逾 1.5 倍,目前超過 77% 的基金申購、97% 信貸申請案件、99% 外匯交易和 88% 證券開戶均是在數位通路上完成。

玉山金也在今年領先金控同業設立「永續長」,由玉山金總經理陳美滿兼任,陳美滿表示,玉山金從自身營運減碳做起,現有半數國內自有建築為綠建築,朝 2027 年 100% 綠建築、2030 年 100% 使用再生能源。玉山金將 ESG 融入金融本業,透過綠色授信、責任投資及 ESG 金融產品發揮影響力,發行、承銷永續發展債券,並提供顧問式的 ESG 諮詢服務,攜手顧客長期投入永續發展。
..............

超過 1300 位科技人才組成科技聯隊負責整體的「數位發展、智能應用、資訊研發以及資安管理」
一位科技人 平均 年薪如80萬 一年就是10億 薪資 加上設備折舊 ...

等除息後 找甜甜價 再增持
龍校長
🤣
winson hsieh
認同aliang388
4月高點下來,金融股股東變多31萬餘人。被套勞?參與除權行情?

***「經濟」
持較樂觀看法者,提出三大原因,一、金控股東多以存股族為主,盤整下跌時接手,可攤平長期持有成本,二、7月有除權息行情,存股族想領權息而逢低進場,三、法人有停損壓力、散戶遭套,若不想停損,自然只得先續抱。

持較悲觀看法者則認為,股東人數增加愈多,加劇籌碼面分散下,股價往往愈低迷、或是遠落後大盤,後市也較易跌難漲。


islandhuang
我覺得應該用股數來看會準確一點, 很多人買一張開發金只為了那個紀念品
九份老街
依照比例來看,增加最多的前四檔,大概多6-8%的股東人數,開發金、新光金、元大金、富邦金,除了開發金的故宮碗紀念品,不知其他三家股東暴增的原因是什麼?
金控股大跌 股東數反飆新高!逾31萬存股恐變「存骨」

2022/07/10 21:37:26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金控股從第二季至今崩跌了近15%、股東人數反創史上新高。據集保中心截至上周五(8日)統計,15家金控股東人數達624.42萬人創史上新高,4月至今更大增了31.4萬人,換言之,在金控股跌勢未止下,已有逾31萬的存股族恐已變成了「存骨族」。

金控股大跌,為何股東人數反創史上新高?到底是散戶順勢在下跌中、抄底撿了便宜?還是反而接了滿刀,慘遭割韭菜?市場有兩種看法。

持較樂觀看法者,提出三大原因,一、金控股東多以存股族為主,盤跌時接手,可攤平長期持有成本,二、7月有除權息行情,存股族想領權息而逢低進場,三、法人有停損壓力、散戶遭套,若不想停損,自然只得先續抱。

持較悲觀看法者則認為,一般而言,股東人數增加愈多,加劇籌碼面分散下,股價往往愈低迷、或是遠落後大盤,後市也較易跌難漲。

尤其是第二季外資和機構法人大賣金控股,可能接刀的都是一般散戶,愈跌愈買、愈買卻又愈跌,籌碼從機構法人流向散戶過程中,就會出現股東數大增、股價卻下跌的現象。

據集保中心截至8日統計,15家金控股東人數達624萬4219人,單周增加2.5萬人、單月增加6萬人,若以4月金控股起跌至今,則增加了31.4萬人,其中以開發金(2883)、元大金(2885)、新光金(2888)這三檔金控股,股東人數增加位居前三大。

開發金股東人數達85萬餘人,4月到上周五(8日)止,增加了近6.6萬人,總股東人數和增額都居15家金控之冠,元大金和新光金股東人數各為41.6萬人及46.1萬人,4月至今也增加了近4.6萬人及4萬餘人,增額各居亞、季軍。

相對應這三檔金控股,4月至今的股價跌幅,也以開發金跌32.8%最大,元大金和新光金跌幅各是25%及21%,換言之,這三檔金控股過去3個月來、共增加了15.2萬的小股東,不想停損者、持股只能先續抱。

多數法人指出,金融股升息的利多已在第一季幾乎全數反映、股價高峰恐已過,金融股跌勢又不如電子股深,對想搶反彈的投資人也不具吸引力,加上去年壽險股獲利高基期、今年勢必下修,目前看金融股後市仍不樂觀。
......................
兆豐產5月提損數是以確診率12.6%估算,但全台確診率持續攀高,因此6月兆豐產修正提高確診率至約18%,如此必須增提損失,導致6月單月再虧損2.85億元,至6月底累計兆豐產稅後淨損30.87億元,每股淨損10.29元,虧掉超過一個股本。

兆豐 跌7毛5

玉山 跌1塊2毛5

7月27 美似還要升息3碼 息差如擴大 美元指數 都創新高 107 了 外資如續外逃 難搞
債券 更是 短空 難免 壽險 部位超大 更難調整

計畫 趕不上變化 F大還是先知 早有示警 持現貨 不像期貨 是不帶感情 勢不對 出清反空
vul34622 wrote:
金控股大跌 股東數反...(恕刪)





外資賣翻了,短短半年賣了快1兆
大盤卻只跌了4000多點,台灣人藏富於民,一直接刀+定期定額的螞蟻雄兵🐜。
若是早幾年也許早就跌到十年線了,台股的結構跟幾年前確實不同了⋯⋯
很多有錢人也許都在等官股金控大跳水,
準備撿便宜。


看不懂目前只能看戲少買,繼續定期定額。
KELLY8116
vilentino_1 尊重你的看法[[謝謝]
vilentino_1
[沒有不敬的意思][謝謝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