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龍校長 wrote:
你恐慌嗎?害怕回檔?...(恕刪)

長投領息,心態當成股東,長期收租又不用修理水龍頭、熱水器、冷氣機,被租客氣的半死⋯⋯
逍遙自在,樂活人生。
MBUSA
完全收租(股息)無服務,可以當個惡房東?[笑到噴淚]
fishgnik
請問大大們 今天第一金 發"現金股利"

那"股票股利" 什麼時候發呢?

感謝
小雅1268
還沒公佈喔~要耐心等候
zzza
9/14 請參考 https://ir.firstholding.com.tw/c/event_release_o.php?id=17996
9點43分 雙壽 算蠻強的 只合跌 2.35元 而 期指跌445點
龍校長
[讚][讚][讚]
國泰金(2882)今(29)下午舉行第2季法人說明會,上半年獲利衰退46%,每股盈餘3.45元,大家關注的淨值,受市場債券利率大幅彈升及股市下修影響淨值.金控從去年底的9140億元,減至4514億元,上半年減少4626億元,縮水50.6%,每股淨值從61.5元剩26.4元


九份老街
業務越不單純,結果越難估計。
KELLY8116
富邦慢慢買,最後一定是贏家
gds88 wrote:
gds88 wrote:
我在抓富邦金及國泰金第二季底的每股淨值習慣用第一季減幅再乘以二來計算:
富邦金:2022第1季每股淨值$64.3,去年底每股淨值$70.84,每股減少$6.54;第2季底推估$64.3-$6.54*2=$51.22
國泰金:2022第1季每股淨值$51.33,去年底每股淨值$61.35,每股減少$10.02;第2季底推估$51.33-$10.02*2=$31.29

以此標準來推估潤泰全及新的第二季底每股淨值真的有趣了~全只要等幅減少就變負值了~



報載富邦金第2季普通股每股淨值為44.98元,比我估計的還差,一下子退回4年前的水平~

這次,防疫險事件,對其信譽是一大損害,經營高層要深思啊~

明年的股利,有點好玩了~


報載國泰金111年6月底普通股每股淨值$26.4

金控雙雄都比我當初推估的還差,一下子退回去好幾年前的水平了~
KELLY8116
要買就買富邦
看了這篇,我決定繼續買富邦,愈低愈買,分批進場
升息暴風圈 金控上半年投資虧8278億創史上最慘半年 本文共999個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即時報導

2022/08/29

 

19:47

升息暴風圈壟罩,金控上半年國內外市場投資全盤皆墨。據金管會統計,金控集團國內外第二季單季評價虧損合計達8732.7億元,是史上最慘的一季,累計上半年國內外帳上未實現損失8277.6億元,是金控投資史上最慘半年。

其中海外市場部分,第二季單季評價虧損就達4168.8億元,累計上半年未實現虧損一口氣飆升到6617.5億元,前十大海外市場全軍覆沒,又以美國市場累計到上半年爆虧2565.6億元最慘。

法人說,今年第二季美國加速升息,美債十年期殖利率升破3%,股債市齊跌,金控最大投資部位的壽險子公司,更出現逾千億元的未實現損失,讓整體母金控海外投資部位出現巨大評價虧損。

法人認為,7月美股債市雖暫回穩,但美鷹派升息未歇,預估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年底將上看3.25%~3.75%,預期仍將帶動美國十年期公債回升到2.5~3%區間上緣,全球實體經濟也將趨緩,預期下半年金控海外股債投資仍不樂觀。

國內部分,第二季台股量跌價縮,國內單季評價虧損從首季的1739億元、擴大到第二季虧4564億元,上半年帳上損益更由紅翻黑,未實現虧損達1660億元,顯示到6月底,金控國內外投資幾乎沒有可實現的股債利得。

金管會今天公布今年上半年16家金控集團國內外曝險情況,整體金控國內外曝險額達63.7兆元,海外曝險額達23.95兆元、國內曝險額39.77兆元。

海外市場的放款與投資餘額合計22.92兆元,其中投資部位達19.05兆元,較上季僅增加0.95兆元,增額已趨緩,顯示金控對海外市場轉趨謹慎。

今年首季受俄烏戰、通膨、美股債市走空,讓金控集團海外投資帳上損益由紅翻黑,首季單季評價虧損3736億元、第二季續虧4168.8億元,虧損額逐季擴大,累計到上半年帳上未實現虧損已達6617.5億元,是史上最慘紀錄,前十大海外投資市場全賠錢。

「賠最大」的是美國市場,第二季單季投資評價虧損2181.5億元,累計到上半年帳上也賠了2565.6億元,單季、累計上半年虧損額都同步創史上新高。

若以第二季來看,單季虧損僅次美國,排名第二慘的是墨西哥,評價虧損143億元,法國虧140億元排老三,英國虧133.5億元居後,印尼104億元列第五慘,等於前五大海外投資「慘」國中,就有兩國是新興市場。

若以累計上半年來看,虧損額僅次美國者,則是大陸市場,累計上半年虧531.6億元,從2016年首季來、連續逾七年未脫離虧損泥沼,顯示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仍劇

龍校長
[都買]
國壽上半年賣股債進帳 減七成
04:102022/08/30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債券殖利率大幅反彈,老債身價暴跌,股市因經濟前景不明,大幅回檔,國泰人壽上半年已實現股債資本利得為386.19億元,去年上半年國壽在股市賺到779億元、債市實現455億元,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減少近69%。


國泰金發言人鄧崇儀表示,主要是去年股債市表現佳,基期較高。今年可實現股債利得減少,即便如此,國壽上半年台股年化投報率仍有10%,國外股票亦有9.1%,且新台幣兌美元貶值,避險不只沒有付出成本,還有0.21%避險利益,因此國壽避險後年化投報率仍有近4.5%。

且因低利率新保單及投資型保單持續增加,國壽負債面的資金成本亦從去年底的3.77%,今年6月續降到3.74%,損益兩平報酬率3.09%即可,也就是上半年國壽投資操作仍是有大量利差益,因此可以稅後獲利405億元。

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目前會計制度僅先接軌資產面9號公報,將債券分類在以成本列帳的攤銷後成本(AC),及用市價評估的其他損益(FVOCI),股票則在OCI及公允價值進損益(FVTPL),但可用覆蓋法,負債面則用成本,類似AC,升息才會出現資產價值快速減少,但負債沒有反應,6月底國壽淨值比降到4.6%,若用IFRS17,淨值比會比這個數字高。

國壽去年底淨值下未實現資本利得有1,021億元,今年6月底則急速轉為未實現評價損失3,442億元,半年內少掉4,463億元。
..............
昨天法說 法人不買單 44元 保衛戰
龍校長
[嚇到吃手手]
產險認損防疫險 超過千億


包含已理賠金額 加上提列損失準備餘額 預估整體將達1,500億


2022/08/30 03:32:22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不必等到明年,國內整體產險業認列的防疫保單損失金額,包含已經理賠給保戶的金額,加上產險公司已提列的損失準備餘額,今年前八月已突破1,000億元。

產險業者預估,若算到明年4月多數保險失效,整體認損金額1,200億元跑不掉,甚至可能上衝至1,500億元。

繼富邦金控8月19日於第2季法說會公布,子公司富邦產險今年前七月防疫險直接損失(已賠+提損)接近300億元之後,國泰金控(2882)昨(29)日法說會也公布,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前七月防疫險直接損失110億元,產險雙雄就占了410億元。

若加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8月5日公布,今年上半年認列防疫險損失290億元,光是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三家,今年前六、七月的認損金額,合計高達700億元。

不含台灣產險及中央再保險在內,國內共有12家產險公司銷售防疫保單,產險公司究竟需要為這場政府防疫政策大轉彎準備多少「紓困金額」,隨著每日確診人數始終高懸逾2萬人,數字不斷飆高,目前肯定達到「12位數」。

不願具名的產險公司高層說,這波防疫險大多集中在今年4月底賣出,保單有效期間一年,產險業今年到明年4月,整體防疫險認損金額,1,200億元跑不掉,甚至可能會上衝到1,500億元。

產險業者原本一再希望,金管會能夠幫忙業者遊說防疫指揮中心,把防疫等級下調,終結這場「千億紓困」風波,然而隨著年底縣市長選舉腳步接近,產險業者已經收拾起這項無望的期待,準備與12位數對泣。

外界關注防疫險理賠,國泰金昨日法說會詳細解釋,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國泰產今年前七月理賠損失(已賠+提損)110億元,扣除再保,自留損失約80億元。許嘉元說,新冠肺炎確診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國泰產險損失大約增加5.7億到6億元。

國泰金已於今年6月增資國泰產險100億元,且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18.4億元,國泰產的RBC(資本適足率)從去年底284%提升到450%,許嘉元表示,國泰產目前資本適足率足夠,沒有二度增資的計畫。

................
改成 與 covid 共存 後 已申請 還未核可的 .............
整體認損金額1,200億元跑不掉,甚至可能上衝至1,500億元 算做功德
兆豐銀買最多,金額逾30億 接手彰銀股權 前三大行庫出列
朱漢崙/台北報導
2022年8月30日 週二 上午4:10
泛公股陣營先前出手承接台新金約10%的彰銀股權,知情人士指出,除了彰銀本身,其他七家行庫全部出列,尤以兆豐、一銀、合庫為加碼前三大行庫,並以兆豐銀加碼最多,整個加碼金額超過30億元。

據了解,各家銀行買進彰銀股權的金額,除了台企銀不到10億元之外,其他銀行的買進金額介於13億元~35億元,而兆豐銀、一銀、合庫的加碼各超過30億元、20億元、15億元,至於台銀、土銀、華銀的加碼金額則各約在10億元至15億元間。

原本財政部考慮對外尋求民營金融集團、壽險公司加入承接彰銀股權行列,但據了解,由於台新金最後確定釋出的持股規模由各公股事業機構包辦即可,因此最後出手承接彰銀股權的陣容,幾乎全為泛公股陣營成員,行庫之外,還包括台灣菸酒、台灣金聯、中華郵政及多個政府基金。

相關統計也顯示,官股券商10日經手鉅額交易,分別是兆豐證70.71億元、第一金證31.02億元、合庫證27.54億元、台銀證23.52億元、土銀21.02億元、華南永昌證14.98億元,合計已達188.79億元,為10日台新處分彰銀金額的99%。

泛公股體系全體總動員接手彰銀股權後,目前政府體系對於彰銀的持股比重已超過4成,同時也使得彰銀成為除了兩大國營銀行台銀、土銀之外,政府持股比重最高的公股銀行,同時也是各大行庫之間「交叉持股」最密集的公股銀行。

相關人士分析,即使政府並未像對台銀、土銀那樣直接持股,泛公股機構對彰銀持股亦未達5成,但接下來彰銀前十大股東將被各公股事業機構包辦,已被金融圈視為「類國營銀行」。

...........

終於 了結 兆豐 最挺
👍👍👍

《金融股》遠東銀現增發行價 每股9.62元

2022-08-30 15:32:50
【時報-台北電】遠東銀(2845)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資本結構、提升本行資本適足率,董事會決議現增5億股,每股面額10元,發行價格每股9.62元。並訂定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9月12日,最後過戶日為9月7日,9月8日~9月12日停止過戶。另訂定除權交易日為9月6日。(編輯:李慧蘭)
KELLY8116
是我一定套利
dormer
買遠東銀是負責持有存股的,只求成本低。經過今年除權息和現增後,持股成本可降到十年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