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市場的長期頭部震盪

先知大神 wrote:
不知是否瞭解"非線性思考"及"非線性分析"的確實意義?
研究所是這麼教的?不知從那學來的?自學?
既然要用專有名詞,就要用對,就像公式,不是看到相似就亂套一通
不好意思 借你的廢話回你

我看鐵支你等下搶反彈等下測低點 還有什麼只有你自以為傻眼的長紅棒 又接短空耍花腔 搞的虎虎生風
那請問天才鐵支接下來怎麼作嘛 我看你嗆馬大20幾頁 你很有本事嘛 拜託露倆手 別顧著吃便當...(恕刪)



天下之大,別以為別人就是吃便當
回Reynard 房地產那種超長循環跟股市不能一起比吧 但我私自猜想你是想說來市場就是要賺錢而不是分析吧 如果是這樣我贊同。

美股漲跌與信用擴張幾乎是貼合的 但現在與經濟成長都同時準備放緩 方向不重要 重點是位置 你這邊高點就是利空 同樣地台股也是一樣道理 去年三四季都見高了

你不是有你所謂炒短線的"心得" 不是很熟悉嗎??

你在那邊酸馬大 那就是說你比較精確囉 你對時間掌握度比較高嘛 教一下啊 鐵支
我不知道吃便當怎麼拆筷子 你拆給我看 你那令人傻眼地長紅棒 我得領教一下 那接下來短空還是續抱?

看多,看空,其實都無所謂,今年應該是震盪盤
景氣向上,但危機也多。
感覺蠻難斷多空。
先知大神 wrote:
回Reynard 房地產那種超長循環跟股市不能一起比吧 但我私自猜想你是想說來市場就是要賺錢而不是分析吧 如果是這樣我贊同。

美股漲跌與信用擴張幾乎是貼合的 但現在與經濟成長都同時準備放緩 方向不重要 重點是位置 你這邊高點就是利空 同樣地台股也是一樣道理 去年三四季都見高了 ...(恕刪)


眾人公認的說法, 股市的景氣循環是 3 年, 房地產 10 年

但進到了市場, 當然是要賺錢而不是作研究. 平均數字對於獲利並無幫助!

先不談房地產, 光是股市來說, 這棟樓已經蓋了超過三年 (2011/2~2014/2)
深信不移的讀者, 光是不動作, 其中損失的時間與利潤, 已經相當可觀了, 更別說還作反向.

我的原先看法, 從 2008 後, 會以 3 年一個循環來假設, 不過如果開始損失時間&成本,
那就是市場在教訓你看錯了. N 年只是個統計數字與歷史, 歷史未必重複.

香港不就這樣, 日本不也是這樣, 位置也是後面的人去評斷歷史, 當下的人並無立場去評斷當下位置高低.
硬拗的人只是死不認錯而已, 就如同這篇一開始我說的: 空頭一定會到的, 問題只是到時你還活著嗎?


妳所說炒短線心得,並非我說的,連這也要酸,真是小淘氣
妳搜尋一下就知道。
下次妳會改口說那是先知啊
那內容如果還沒感熟悉,表示現在你還在狀況外,對你而言確實是廢話
Reynard 你講的很有理 但是馬大給予的也不少 我感念他好的部分

現在能賺的也只有資金配置的錢 高低位做個調節

我目前對於位置判斷 不至於像馬大這麼抽象 準確性也不會太離譜而被嘎到天上去

我查了還真不知道那是誰 鐵支別戲弄我了啊
先知大神 wrote:
Reynard 你講的很有理 但是馬大給予的也不少 我感念他好的部分

現在能賺的也只有資金配置的錢 高低位做個調節

我目前對於位置判斷 不至於像馬大這麼抽象 準確性也不會太離譜而被嘎到天上去


對於多空並不用太過於執著.

鈔票設計的原理, 使得通貨膨脹是個必然的結果, 否則數學上將產生不合理的矛盾

股票(及衍生)市場也是, 超過實質經濟活動成長的超額利潤, 是看對與看錯的人彼此間互向找補而已.
多頭不斷膨脹的資產評價, 最終也是要輪迴到空頭, 讓一堆人的戶頭歸零, 否則泡沫無限膨脹下, 數學上將產生不合理的矛盾.

分歧的看法, 再也正常不過. 我沒有定見, 也尊重各位的看法, 畢竟散場後, 是看錯的人埋單

唯一我懷疑的, 手上有大部位可操控的老手, 怎麼會固執的孤注一擲?
空頭就看到底也沒什麼錯 重點是之前頭部有沒有賺 你在意的跟我在意不一樣 你對他可能比較好奇吧 一路逆勢其實也死不了人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