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jwlin wrote:請問物聯網會應用在哪...(恕刪) 可以參考一下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9%A9%E8%81%94%E7%BD%91
justinjwlin wrote:請問物聯網會應用在哪些東西上??如果說是因為有4G無線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關係,才有物聯網的誕生,那寬頻網路早就有了,WIFI也早就有了,為何有寬頻、也有WIFI時,卻沒有人提到物聯網這個東西?...(恕刪) 請翻閱前面文章,物聯網早爲業界熱烈討論。大陸重點項目「感知中國」、IOT、IOE、M2M,請Google
coadna6666 wrote:互聯網、物聯網傻傻搞不清P to PM to PM to M也不知(恕刪) 看看今日經濟日報吧!就在講上面這些意義打破物聯網4迷思【經濟日報╱蘇明勇】2014.06.29 04:47 am結合資通訊技術、雲端運算、巨量資料分析所建構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 ),能創造出不同領域的多樣應用與服務,被視為產業的下一個大事件(next big thing),將為台灣電子及ICT產業帶來巨大變革和轉型契機。物聯網其目的在透過感測和通訊等相關技術,實現人、機器和系統三者之間的智慧化連結,解決城市化所帶來的各種生活問題,未來如汽車、家電等各種物品都將連上網路,相關創意應用也將有龐大的商機。物聯網是在2005年由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提出,涵蓋「人與人」、「物件與物件」及「人與物件」三大範疇。工研院IEK 歸納研究,物聯網是指透過感測技術、嵌入式技術、網路傳輸及資料蒐集與分析,讓機器可以主動提供人類更便利的服務。物聯網的架構可簡單分為感知層、網路層及應用層等三個主要部分,感知層是由感測器(sensor)、影像監視裝置、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等所組成,是物聯網架構的基礎;網路層是物聯網應用層和裝置與感知層之間的聯繫媒介;應用層主要是物聯網的解決方案與應用,提供使用者或企業各式服務。物聯網是新興概念,很多人不太了解,甚至產生不少分歧的看法與迷思概念。迷思一 是一種技術?物聯網是廣泛的概念術語,包含感測器、聯網設備及所有可能的控制、監測與分析行為,可運用在家電、工業設備、醫療器材等產業,提供各式自動化與智能化的遠端管理服務,例如物流車隊追蹤管理、遠端醫療照護與智慧能源管理等。因此物聯網並非特定或單一的技術,而是將既有技術整合運用到個別應用領域,如在智慧零售與物流中運用RFID或NFC,以及在智慧交通中導入車載資通訊與智慧運輸系統等技術。迷思二 下一代的互聯網?物聯網和互聯網(Internet)在中文上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令人誤解成兩者概念雷同,或具有前後世代的關係。其實物聯網是一個奠基於互聯網而進行實體物件資料交換的網路,透過嵌入式技術進行溝通和感測,以了解物體內部狀態或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可說是互聯網的延伸應用,兩者意義不同,且不會有典範轉移或相互取代的關係。台灣廠商要成為物聯網價值鏈的一環,必須釐清物聯網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掌握重要應用的領域知識及使用者需求,進而評估自身優勢與劣勢,找出成功的營運與獲利模式,才能藉由發展創新的應用服務,在物聯網占有一席之地。迷思三 只注重物的感知隨著感測元件製程與技術成熟,將使未來感知層所有「物」的成本下降,有利於物聯網發展,但若只關注感測器、晶片與網路設備的研發,將很難藉此提高隱藏在「物」背後的價值。硬體設備是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創新應用與服務才是驅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否則只重視底層設備而忽略上層的應用。物聯網目的不只在把物都連上網路,而是要解決人所面臨的問題、滿足人類的需求。由物聯網向外延伸,可以擴展到幸福便利、永續發展智慧城市,「以人為本」的核心概念,更是各國智慧城市政策的目標與方向。迷思四 IoT等同M2M?許多人將物聯網與裝置間直接通訊(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M2M)兩者混用,甚至以為M2M等同於IoT。M2M通訊指聯網機器設備間的資料傳輸,透過Wi-Fi、Bluetooth 、3G/4G等通訊技術,實現人與機器之間的智慧化連結與互動。IoT著重生活情境上的各種應用,M2M則聚焦在無線通訊網路的訊息傳遞,是IoT運作的一種手段。M2M是利用網路資源與基礎設施,達到機器與環境的遠端監測和控制目的,M2M與各種互聯網的協議,可被視為是IoT的子集;相較之下,IoT涵蓋更多的垂直和橫向有意義的連結,能解決各種網路應用的需求。(作者是工研院IEK通訊系統研究部研究員)
【財訊快報/王宜弘報導】研華(2395)智能醫療系統業務在台大成長,其多媒體就診服務系統在全台區域級以上醫院市佔逾5成,涵蓋多家大型醫療院所,並持續擴大中。研華指出,近年因資通訊技術提升,醫院開始走向智慧化經營,結合診療服務與數位科技,提供給民眾品質更好的醫療經驗;該公司多媒體就診服務系統擁有高整合度,品質穩定,是完整模組化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可與HIS完美介接且全天候安全運作。研華表示,推廣至今,其多媒體就診系統的成功案例已遍及全台,以全台區域級以上醫院約有2500診間來計算,研華智能目前的多媒體就診系統市佔率高達5成,包含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台北榮民總醫院湖畔大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三總松山分院、壢新醫院、門諾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台東馬偕醫院等多所大型醫療院所。而最近該公司更進一步打入中部的醫療院所,包括台中市最早的教學醫院之一-澄清醫院以及清泉醫院。在澄清醫院方面,全院的主治醫師已達150人,共有13個醫療中心,36個次專科。近日在中港院區與平等園區共近50個門診大幅翻新,導入研華多媒體公播系統與診間報到系統,病患只要插入健保卡即完成報到,系統化管理更具效率。清泉醫院則在診間裝設研華自助報到系統與一體成形的病歷投遞口設計,完全保護室內問診隱私,另外更提供智慧型手機APP服務,提供看診進度查詢,減少等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