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ryhs wrote:元大美債20年(00679B...(恕刪) 嗯...沒去查"造市商"有哪些,但我猜你所述的八家就是了!!記得 ETF 追蹤誤差(折溢價),就是這些造市商要負責!目的在於配合"發行商",將 ETF 貼近追蹤之指數!故也因此可從中套利(其工作報酬?!)我之所以有疑問就是在此!因為一般散戶不太會去查折溢價那麼要是溢價過高,則會造成散戶不知情情況下"買太貴"了目前溢價超過4%多日,相當或超出美15~20年債券年配息率還要高?!上述如有誤,還請網友不吝糾正.追蹤的 ICE U.S. Treasury 20+ Year Bond Index月和年報酬與 00678B 相差會不會太多了 ?!?中間的差異,又跑去哪了呢!?! 一年損益溢價超過6% ?!800E 的規模.....這可厲害了!!!!
環保貓 wrote:元大投信的00679B...(恕刪) 嗯...台灣多年來被媒體/網紅/專家灌輸了兩大觀念1.有"債"就有保障 ; 現在將"債 ETF "視為"一般到期債" ?!2.有"配息"就是"現金流" ; "配息"中有多少其實是自己的"本金"呢?!如明日大幅收斂溢價 4.x% (雷同升息1碼的跌幅),不知會不會上新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