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成轉盈、氣體穩定,聯華Q1稅後淨利創新高MoneyDJ新聞 2021-05-11 11:19:18 記者 邱建齊 報導投資控股聯華(1229)昨(10)日公告第一季財報,歸屬母公司淨利12.5億元寫單季新高、年增4.7倍,EPS則因股本膨脹、以0.98元創8季高,遠勝去(2020)年同期的0.2元。聯華表示,轉投資聯成(1313)較去年同期轉盈並貢獻聯華稅後淨利約4億元、佔近1/3,聯華氣體兩岸合計也貢獻約5.9億元穩居最大獲利來源,至於本業最大宗麵粉因小麥飆漲確有較大成本壓力、求力守市佔。法人再度上修聯華今(2021)年稅後淨利與EPS,分別以逾40億元及3元以上同步挑戰新高。聯華第一季合併營收22.25億元,季減9.25%、年增8.68%;營業毛利4.93億元,季增68.84%、年增37.71%,毛利率22.16%,較去年第四季的11.92%近乎翻倍、年增4.67個百分點;營業利益2.25億元,季增5.25倍、年增97.37%,營益率10.11%,較去年第四季的1.45%更是近7倍翻、年增4.54個百分點;稅前淨利13.48億元,本期淨利13.18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2.50億元,除季增45.35%、年增4.7倍,並創歷史新高,EPS 0.98元。代表本業的營業毛利與營業利益雖都為年增與季增,但排列在歷史第三高,反倒是稅後淨利創下單季新高,主要為聯華獲利結構中,認於業外的轉投資收益佔整體獲利比重較高,尤其聯成與聯華氣體均有好表現。聯華持股32.88%的聯成與持股50%的聯華氣體均採權益法認列獲利於業外,一向佔整體獲利4成以上的聯華氣體,今年第一季兩岸貢獻約5.9億元、佔比近46%;今年第一季對聯成則由去年同期認虧2.72億元轉為認列獲利約4億元,一來一往相差將近7億元。至於本業佔比最高的麵粉,雖仍挹注獲利、但在原料小麥飆漲下,獲利貢獻金額為年減表現。聯華去年EPS 2.43元,董事會決議盈餘配發1.7元現金與1元股票;今年前4月合併營收為29.50億元、年增5.51%,聯華表示,麵粉、租賃、股利與資訊等本業均有穩定表現。
雙北防疫三級警戒!申請專屬QR CODE通過實聯制,「台北通APP」超簡單步驟一看就懂https://www.elle.com/tw/life/how-to/g36436612/id-taipei-pass/
台泥首季每股賺0.57元 積極拓展能源事業(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5月17日電)受惠於歐洲及台灣地區水泥獲利增加,台泥 (1101) 今年首季稅後淨利新台幣33.19億元,年增10.6%,每股盈餘(EPS)0.57元,台泥指出,除了水泥本業,將繼續朝多角化發展,積極拓展能源事業。台泥原先計畫在今天召開法說會,不過受到本土疫情升溫影響,改以書面方式說明營運概況。台泥首季營收220.37億元,受惠於歐洲及台灣地區水泥獲利增加,稅後淨利33.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6%,EPS 0.57元。台泥說明,台灣去年水泥需求成長6.4%,因基礎建設、工廠擴建產能及房地產新建案,今年第一季台灣水泥需求持續成長。中國水泥首季因銷售價格偏低,導致毛利率下滑,不過,隨著價格4月起上揚,毛利率已恢復至正常水準;海外水泥市場獲利貢獻持續成長,土耳其去年銷量成長近30%,價格成長約25%,葡萄牙去年銷量成長約12%,水泥價格優於其他地區。廢棄物處理事業部分,台泥去年共處理了約123萬噸的廢棄物,包括營建業工程廢棄土、半導體製造業的氟化鈣污泥等。台泥能源事業部分,子公司台泥綠能及能元科技發展儲能設備、智慧電網以及生產高端電池,台泥已宣布投入100億元興建一座1.8GWh超級電池工廠,將是台灣最大的電池廠。此外,台泥4月中宣布收購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EPS的60.48%股權,將成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展望未來,台泥指出,積極發展各種電力及儲能事業,有望減少碳排並且增加獲利,台泥將繼續朝向穩定財務結構、國際化及多角化事業群發展。
〈台泥展望〉併NHΩA跨入電動車快充領域 間接與FCA合作終獲一線車商青睞 鴻海明與第4大車廠結盟造車鴻海揮軍電動車終於有大收穫,明天(18日)將與全球第4大車廠Stellantis聯袂開記者會宣布策略聯盟。由於先前鴻海取得的電動車訂單均非一線車廠,這次能與Stellantis簽下策略聯盟協議,也代表已獲得一線車商認可,將有助於未來更多傳統車商的電動車訂單。為了揮軍電動車市場,鴻海曾於2年前與FCA(飛雅特克萊斯勒)簽訂合作協議,打算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製造電動車,但隨後因為FCA(飛雅特克萊斯勒)與PSA(寶獅雪鐵龍)洽談合併,加上武漢肺炎(亦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干擾,讓此一合作案始終只聞樓梯響,時隔一年多,由FCA(飛雅特克萊斯勒)與PSA(寶獅雪鐵龍)合併而成的Stellantis,終於與鴻海再牽良緣,也讓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電動車大計畫更進一步。目前Stellantis集團是全世界第4大汽車集團,旗下擁有14個汽車品牌,分別是Alfa Romeo、Maserati、Peugeot、Chrysler、Citroen、Dodge、DS Automobiles、Fiat、Jeep、Lancia、Opel、Ram、Abarth 以及 Vauxhall等。據了解,鴻海在過去這段時間,一直與Stellantis集團密切溝通,希望能夠爭取替該集團開發新一代電動車產品,這次順利能夠與Stellantis簽下策略聯盟協議,劉揚偉中間花了相當大的力氣。雙方將於18日舉行線上記者會,將正式對外說明策略聯盟的具體內容以及未來合作的發展項目,包括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Stellantis軟體事業負責人Yves Bonnefont以及劉揚偉以及FIH(富智康)執行長池育陽等都將出席。
台泥Q1 EPS逆增,台、歐廠有望撐全年獲利台泥(1101)首季財報出爐,單季EPS 0.57元,略優於去年同期的0.55元,亦優於法人圈預期。原本法人認為,在煤炭成本上漲壓縮,台泥營收雖增、獲利恐降,但在台灣需求極佳、海外歐洲廠獲利大增,且轉投資能源相關子公司、信昌化均減虧,造就今年第一季獲利逆增。台泥內部目標,今年拼獲利維持去年高檔。台泥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220.38億元,年增11.3%,毛利率25%,則年減5個百分點,營業淨利42.08億元,年減12%,但業外收益達到6.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4億元翻倍成長,稅後淨利33.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的30億元年增1成,EPS 0.57元,優於法人原估的0.5~0.55元。分析台泥今年首季的財報,受惠於台灣台商回流的建廠需求,帶動水泥、預拌混凝土價格居高,因此台泥單季台灣廠貢獻有1~2倍成長,大陸的電廠亦貢獻不錯的收益,此外,透過荷蘭投資公司持有的葡萄牙和土耳其廠,今年亦有大幅成長態勢,合計單季歐洲貢獻業外收益達到2.8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6億元同期翻好幾倍。同時,台泥重要轉投資公司亦有減虧,像是信昌化,去年第一季台泥認列虧損1.37億元,今年則小幅貢獻獲利1117萬元;台泥循環能源(能元科技母公司)去年第一季認虧2170萬元,今年僅虧1236萬元,虧損亦收斂。而今年首季中國水泥本業的台泥國際貢獻度為5.98億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6.68億元;今年中國水泥業拼全年貢獻走穩。台泥表示,首季中國水泥報價走跌,且煤炭價漲,侵蝕獲利,但第2季水泥價格走穩,第3季盼下跌幅度低於去年,第4季再上漲優去年,則全年中國整體獲利有機會守穩。外界關注的和平電廠部份,第1季貢獻業外獲利5.65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9.63億元,法人估,今年台泥來自和平電廠的獲利會減少約20億元。不過,法人認為,台泥今年和平電廠雖獲利減少,但在中國廠走穩,而台灣廠、歐洲廠大增帶動下,今年台泥全年營收仍看升,EPS則有望拼守穩4元以上。
cafm wrote:金融:5880《 合...(恕刪) 2021年( 麵包🥯配息 ) Cover 小c …食品:1229《 聯華控股 》庫存:250 張配息:1.70 現金:416,022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